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疗效研究

时间:2022-10-19 11:19:01

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疗效研究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天津300193)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8例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各54例,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及心电图检查。结果:针刺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心电图的改善优于针刺对照组。

结论:针刺内关、水沟等穴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引发的心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主题词] 脑血管意外/针灸疗法;脑血管意外/并发症;心脏疾病/针灸疗法

StudyonTherapeuticEffectofAcupunctureTreatmentonCardiacInjuryInduce

dbyAcuteCerebralApoplexyZhaoJianguo,FuLixin,LiYan,etal

(DepartmentofAcupunctureandMoxibustion,

TheFirstHospitalAffiliatedtoTianjinCollegeofTCM,Tianjin30019

3,China)

[Abstract] Purpose

Toobserveclinicaltherapeuticeffectsofdifferentneedlingmethodsoncard

iacinjuryinducedbyacutecerebralapoplexy.Methods

Onehundredandeightcasesofcardiacinjuryinducedbyacutecerebralapoplex

ywererandomlydividedintoacupuncturetreatmentgroupandacupuncturecont

rolgroup,54casesineachgroup,

anddefectdegreesofnervefunctionswereassessedandelectrocardiographic

examinationwasmadebeforeandaftertreatment.Results

Improvementofnervefunctionandelectrocardiogramintheacupuncturetreat

mentgroupwassuperiortothatintheacupuncturecontrolgroup.

ConclusionAcupunctureatNeiguan(PC6)andShuigou(GV26)

hasanobviousprotectiveactiononcardiacinjurycausedbya

cutecerebralapoplexy.

[Keywords]CerebrovascularDisorders/acupther;

CerebrovascularDisorders/compl;HeartDiseases/acupther

急性脑病主要为急性脑血管病、急性颅脑外伤等累及丘脑下部、脑干和自主神经系统所引起的继发性心脏损伤,称为脑心综合征,也称为脑*.心卒中。笔者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刺对脑*.心卒中患者心功能异常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本文拟总结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特点,探讨其卒中性质、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相互关系。同时采用两种针刺方法治疗108例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动态观察其疗效,以期为针刺治疗脑*.心卒中提供有力的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急性脑卒中患者126例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平均62.45±12.10岁。均于入院24小时内作常规心电图描记及头部CT扫描。其中脑梗死(CI)101例,脑出血(CH)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例。脑卒中病例诊断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于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2]。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针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伴发疾病评分、既往史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2]。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心电图异常108例,病例资料见表1。

经χ2检验、t检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伴发疾病、既往史评分差异无显著性。108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7例,其中,治疗组死亡2例,对照组死亡5例。

1.2 病例选取标准(1)诊断标准 因脑心综合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研究仅观察急性脑卒中造成的心脏损伤,据文献调研及临床实践,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急性脑卒中,均经脑CT扫描证实,具有脑卒中的临床表现与体征;②心电图异常,呈心肌缺血、心室肥厚、假性心肌梗死、各种心律失常等特征样改变;③心肌酶谱出现阳性改变,但无急性心肌梗死的演变规律。

(2)纳入标准 ①急性脑卒中发病7天内入院;②具有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与体征,并经CT扫描证实;③脑卒中引起心电图异常呈上述特征样改变,或原有心脏疾患,脑卒中加重其心脏损伤者。

(3)排除标准 ①短暂性脑缺血(TIA);②急性脑卒中后心电图或心电监护1周内未出现异常或与以往心电图比较无明显变化者;③非急性脑血管病如颅脑外伤、先天性血管畸形、脑肿瘤等;④脑卒中发病超过7天者;⑤伴发严重的肺感染、中枢性呼吸衰竭、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及高热等影响心脏活动疾病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在脑梗死及出血急性期存在颅内压增高综合征者,两组均给予常规降颅压处理,同时配合针刺。2.1 治疗组取穴:内关、水沟、人迎、三阴交、风池及改善肢体症状的穴位极泉、尺泽、合谷、委中。

手法量学:先刺内关,直刺0.5~1.0寸,施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施术1分钟。针刺水沟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手法,至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3天后改为上星透百会。避开颈动脉直刺人迎1.0~2.0寸,施捻转提插泻法,施术1分钟。直刺三阴交0.8~1.2寸,施捻转提插补法,施术1分钟。直刺风池0.5~1.0寸,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施术1分钟。

2.2 对照组取穴:神门、通里、膻中、间使、血海,同时取改善肢体症状的穴位肩、曲池、环跳、阳陵泉、昆仑。

手法:对虚实证候给予相应的补泻处理,当虚实症状不明显时给予平补平泻。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执行[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疗效参考标准制定[3]。(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

(2)心电图检查:两组病人分别于入院初始、治疗后3天、7天、14天、21天、28天做心电图描记。

(3)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分别进行χ2检验,Ridit分析及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成组均数t检验。

3.2 结果(1)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发生率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心电图异常者108例,异常率为85.71%,以ST*.T改变最为常见,共88例,占69.84%;其次分别为心律失常68例(53.97%),左心室肥厚27例(21.43%)和心梗图形10例(7.94%)。

(2)急性脑卒中病变类型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从表2可知,经χ2检验,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而且二者心电图在ST*.T改变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而脑出血患者的左心室肥厚、心律失常频度显著高于脑梗死患者(P<0.01,P<0.05)。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例数过少,代表性差,未做统计学分析。

(3)急性脑卒中病变部位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结果表明:经χ2检验发现脑干及左基底节丘脑病变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于右大脑皮质(P<0.025,P<0.05),此外,右大脑皮质病变的心律失常发生频度高于左大脑皮质病变的患者(P<0.05),同时高于右基底节卒中的患者(P<0.025),而ST*.T改变与左心室肥厚发生频度与卒中部位无关。

(4)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

结果:治疗组对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5)针刺对急性脑卒中合并心脏损伤患者心电图的改善

经Ridit分析,治疗1周后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明显意义,但治疗2、3、4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4.1 急性脑卒中与心电图异常脑卒中多急性发作,病人可呈昏迷、嗜睡、失语等改变,有关心脏的主诉很少,仅有部分神清的患者可诉心悸、胸闷、心前区痛,但心脏的临床征象往往被脑部症状所掩盖。本组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7例发生与心脏相关的疾病而猝死。因此本课题的提出,旨在提醒临床治疗脑卒中的同时,应积极预防心脏的损伤,注意连续的心电图观察,及时治疗,以免坐失抢救良机。

有关急性脑卒中引发心电图改变的报道很多,其ECG异常发生率为64%~82%。本文1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ECG异常发生率为85.71%,其异常ECG类型共有13种,以缺血性改变最为常见,占69.84%,其中有2例胸前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也称“脑性T波”,深度13~20mm,其完整的QRS向量环和无心肌梗死特征的心肌酶谱排除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此是由于急性脑卒中时,颅内压增高,脑部自主神经中枢受到压迫,引起双侧交感神经节发出激动的张力与强度不同,各部位心肌失去同步性能而引起T波宽而深的倒置。其次为心律失常,占53.97%。由于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仅有2例,虽然均ECG异常,但病例数过少,不足以反映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异常ECG全貌,故本文重点比较脑出血与脑梗死患者的ECG改变。

脑出血患者的ECG异常率为91.3%,明显高于脑梗死(84.2%)。同时ECG改变与病变部位有关,以脑干病变(95.2%)最高,两侧及左右基底节丘脑病变(91.7%,88.2%,84.0%)次之,左大脑皮质病变(85.7%)再次之,右大脑皮质病变(61.5%)最低,呈“同心圆”性改变,即病变越接近脑干,ECG改变越多,反之周围病变ECG改变少,同时基底节、丘脑病变ECG异常率也较高,此是由于基底节、丘脑靠近丘脑下部自主神经中枢之故。并且左侧病变ECG的异常率多于右侧,左基底节丘脑病变ECG异常明显高于右大脑皮质病变的患者(P<0.05=。本文有3例突发左侧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6~12天死亡,而仅有1例右侧基底节脑梗死患者于发病后2月死亡,而且7例死亡患者中除2例未于死亡之日进行ECG描记,余5例患者死亡当日的ECG均呈窦性心动过速改变,提示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应引起临床医师高度重视。

4.2 针刺治疗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价及穴位分析针刺后,急性脑卒中引发心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随着神经功能恢复,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逐步增加,说明心脏功能的恢复与卒中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改善密切相关。治疗组对神经功能及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取穴由内关、水沟、人迎等组成。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泻内关可起疏通气血、宁心安神之功。Hirsh指出,心脏对缺血十分敏感,在大脑局部缺血期间,及时地采取了保护心脏的措施后,脑所耐受的局部缺血时间就稍微延长了一点(7,8分钟)[4]。笔者操作时,先刺内关,这样就可及时保护心脏,延长脑缺血耐受时间。针刺内关穴,可使心肌收缩加强的同时,改善心肌舒张功能。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督脉起于胞中,贯脊入脑,故刺水沟可直通脑府,以达醒脑开窍、复神导气之功。人迎为足阳明经穴,为足阳明、少阳之会,具有通脉、降逆、理气之功,穴下分布着面神经颈支、交感神经干及迷走神经,针刺人迎可使交感神经发生抑制,交感神经张力降低,心率减慢。有临床研究发现,针刺人迎诸穴后脑卒中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了针刺人迎可以通过刺激穴下交感神经干和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从而起到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功能的调整作用。诸穴同用,共奏醒脑开窍、清心宁神之功。

5 参考文献

1 傅立新,石学敏.针刺对脑―心卒中患者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国针灸,1997;17(5):261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血管病分类,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6

3 陈贵廷,杨思澍.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339,415

4 周裕民,于淑琴.针刺“人迎穴”对心脏神经官能症和冠心病ST*.T改变的鉴别.中国针灸,1991;11(3):35

(收稿日期:2001*.07*.04,赵昕发稿)

上一篇:医疗器械招标,谨防“做秀” 下一篇:循经取穴针刺治疗血管性头痛12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