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图的我国大陆和台湾地理教材正文比较

时间:2022-10-19 10:58:19

基于概念图的我国大陆和台湾地理教材正文比较

地理概念是重要的地理知识,其表述关系到学生对地理事物本质的理解,因此有必要研究地理概念的表述。2012年7月31日,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提出积极促进商签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协议,涉及两岸教师、学生交流及两岸的课程、历史地理教材等,都会有相关的协议,这将对两岸交流合作带来深远的影响。本文响应此次会议精神,选取我国大陆和台湾教材锋天气系统正文进行比较,可增进两岸地理教材间的交流。

一、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依据

1.有关锋天气系统大陆地理课程标准和台湾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

2.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及策略

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理论依据来自地理科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建构主义认为新知识必须与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相互作用,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另外概念密度应当适量,学习材料数量的多寡和保持的百分率成反比。

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基础性原则、时代性与应用性原则、艺术性和生活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地理教材概念表述合理性基本策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知识,是掌握地理概念的基础;使学生明确地理概念的定义,形成地理概念的结构,是掌握地理概念的根本;使学生运用科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是掌握地理概念的重要保障。

二、概念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

1.概念图的绘制方法

用概念图软件分析教材,是一个新颖的角度,也有难度。本文选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的第3版(简称人教版)以及台湾翰林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的第三版,以锋天气系统内容为主。地理教材的课文需转成概念图中的命题。两个节点加上中间的连接词构成1个命题,一个命题包括2个节点数。一句课文可以转成1个甚至多个命题。如教材中“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就可以转换成命题:把“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放入第一个节点(概念框),把“气团”放入第二个节点(概念框),把“叫做”放在连接线上,连接两个概念。

2.对两版本概念图进行三方面定量分析

(1)节点频率。马费成、郝金星综合Novak等人的研究成果,提出节点个数是测量结构化知识的广度指标,杨克非称之为节点频率,并认为节点频率是表明学习内容广度(覆盖面)的一个指标。

从节点频率来看,台湾翰林版教材在锋天气系统相对于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广度较广,多了近65.4%,在知识点分布上,相同的是“锋面”、“冷锋”都是较高频节点,不同的是人教版“暖锋”连接频率高,台湾翰林版很低;台湾翰林版“气团”连接频率很高,而人教版很低,且还出现人教版没有的节点“海洋气团”、“大陆气团”等。另外人教版称“准静止锋”的概念在台湾翰林版称“滞留锋”,它们的连接频率都是2次。

(2)命题频率。两个节点及两个节点间的连接词组成一个命题,命题频率也可以反映学习内容的广度。从图1看出人教版的命题频率是21个,图2湾翰林版的命题频率是30个。从命题频率来看,台湾翰林版的学习内容广度较广。

(3)长节点个数。根据杨克非的研究,把字数大于或等于10个字的节点称之为长节点,一幅概念图中长节点个数越多,这篇课文的阅读难度越大。大陆人教版和台湾翰林版长节点的个数分别为17个和18个,两版本的阅读难度差不多。

3.对两版本概念图进行两方面定性分析

(1)概念图的结构。王立君曾引用Yin定其结构主要有五种:线形、环形、轮辐形、树形和网络形。不同结构的概念图阅读难度也不同。树枝状概念图内的连接词没有交叉,学习者可以从数值的顶端出发,沿着各个分支一步步地学习,而网状概念图里的连接线相互交叉,结构更加复杂,会给学习者造成困难。从两幅图看基本上是树枝状结构,从这个角度分析,两幅概念图的阅读难度相当。

(2)某节点与其它节点的联系。概念图图形化的呈现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某节点与哪些节点相连接、与哪些节点较近或较远,它们之间又通过哪些节点相连接等。气团在台湾翰林版的连接频率有6次,而人教版只有2次。人教版气团的概念是为了引出锋面的概念,而台湾翰林版气团是作为一个单独的天气系统,表述的深度较深、广度较广。人教版锋面、锋的连接频率都是4次,翰林版锋面连接频率6次,没有锋以及锋线这两个概念。人教版冷锋、暖锋连接频率分别是4次、5次,主要从气团的移动、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和在我国出现的情况阐述,翰林版冷锋、暖锋连接频率分别是3次、2次,主要从气团的移动、过境时的天气阐述,但两版本过境时天气的表述不同。大陆人教版突出冷锋过境时有大风,暖锋过境是连续性降水或雾,翰林版则突出降温、升温。

三、总结及对教材编写的建议

从概念图节点频率和命题频率看,台湾翰林版教材的广度较大陆人教版更广,从长节点的个数和概念图的结构看,两版本教材的阅读难度相当。

大陆此内容地理课程标准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里面提到的概念是“锋面”。因此人教版的教材可以借鉴台湾翰林版教材省略“锋线”、“锋”的概念,直接就用“锋面”的概念。

两版本此内容较大不同在于“气团”,台湾翰林版把它划为天气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较多、较难的气团概念,台湾地理教学大纲的目标是能认识天气系统中的锋面,没有直接要求气团这一概念。而人教版气团概念只是为了引出锋面概念,这符合大陆课标要求,而两岸教材在此节内容都有讲到反气旋,另外结合概念表述合理的理论依据要有适当的概念密度及编写基础性原则,台湾翰林版教材关于气团的概念可以更简单明了,删除不必要的概念。

两岸锋天气系统的知识重点应都是锋天气系统过境前、时、过境后的天气情况,大陆人教版对锋过境时天气情况阐述较详细,冷锋有大风,暖锋阐述连续性降水,均有阐述过境后的天气状况,而台湾翰林版相对简略,此内容可借鉴大陆人教版。

上一篇:教师教育情境下全日制专业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探... 下一篇:今天,一个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