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8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9 10:32:29

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58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阑尾炎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依据58例急性阑尾炎病人的具体状况给予相应手术治疗,分析总结病人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急性阑尾炎病人均痊愈出院,17例病人于术后5天拆线,占29.31%,40例于术后7天拆线,占68.97%,1例延期愈合,占1.72%。均未见腹腔内出血、粘连性肠梗阻、肠瘘等严重的并发症。结论有效、合理、早期的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临床观察

急性阑尾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患者以青年人居多,临床表现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化脓等,腹腔脓肿与切口感染为其主要并发症[1]。一旦确诊为急性阑尾炎宜及时行阑尾切除手术。阑尾炎手术治疗时时机与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急性阑尾炎在临床上分为阑尾周围脓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坏疽与穿孔性阑尾炎。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共接诊58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相应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急性阑尾炎病人58例,其中23例女性,35例男性;年龄最小34岁,最大62岁,平均(42.1±10.4)岁。包括9例坏疽性阑尾炎,26例化脓性急性阑尾炎,12例单纯性急性阑尾炎,11例穿孔性阑尾炎。25例病人体温超过38℃,33例低于38℃;22例病人出现腹胀、腹泻、呕吐等症状;42例出现右下腹压痛与反跳痛,15例出现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1.2手术方法所有病人均常规的消毒麻醉;若病人有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表现则采取右下腹麦氏切口,若无典型表现则采取经腹直肌或者腹直肌旁探查切口,切口大小依据术中情况确定;行常规阑尾切除,包埋残端,若病人盲肠壁出现明显水肿,无法进行包埋,可对残端采取“8”字缝合法进行包埋或对阑尾根部作单纯结扎;若病人出现化脓穿孔及周围脓肿,将脓液吸干净,脓肿包裹后可用手钝性的分离机化大网膜,将被炎症浸润的大网膜切除;对于出现局限性腹膜炎的病人,不宜大面积冲洗,皮下给予庆大霉素进行冲洗;对于出现弥漫性腹膜炎的病人,可给予大量温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后应用0.2%甲硝唑注射液进行冲洗腹腔,右髂窝内置引流管,皮下给予庆大霉素冲洗;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腹腔。

2结果

本组58例急性阑尾炎病人,出现腹痛的时间皆在36小时内,经临床检查确诊后2至4小时行开腹切除阑尾手术。手术较顺利,本组急性阑尾炎患者均痊愈出院,17例病人于术后5天拆线,占29.31%,40例于术后7天拆线,占68.97%,1例延期愈合,占1.72%。住院时间7至14天,平均8.5天。所有患者未见腹腔内出血、粘连性肠梗阻、肠瘘等严重的并发症。

3讨论

急性阑尾炎作为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阑尾切除术。阑尾为一条盲管,其特点为管腔细长,开口窄小,壁内有大量淋巴组织,系膜较短等,造成阑尾管腔极易出现阻塞,管腔阻塞导致阑尾粘膜分泌大量的分泌物,增加腔内压力,血运出现障碍,加剧阑尾炎症,组织遭受破坏,机体抵抗力较弱时,使细菌、病菌继发性入侵[2]。多数阑尾脓肿发生在发病后5至7天。

阑尾炎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腹痛大部分源于脐周或上腹部,位置不定,呈现阵发性,即为阑尾炎引起管腔发生阻塞、扩张及过度收缩导致内脏出现反射性疼痛。几个小时后疼痛转移至右下腹部,痛逐步加重,这是因阑尾炎症侵犯浆膜,刺激壁层腹膜造成的,急性阑尾炎多表现出此典型转移性腹痛,但个别病例发病后即有右下腹疼痛。同时伴有轻微的胃肠反应如呕吐、恶心等。早期可出现头痛、乏力等,炎症加重后可有发热、出汗、心跳加速等症状;出现腹膜炎后可有高热、畏寒,若并发门静脉炎可有黄疸。急性阑尾炎常见的主要体征是右下腹压痛;炎症扩散后,压痛的范围也扩大,但压痛仍为阑尾部位最明显。出现腹膜刺激征表明阑尾炎达到坏死、化脓等程度。辅助检查有腰大肌试验、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试验等。诊断时需跟右侧输尿管结石、胃十二指肠穿孔、宫外孕等鉴别。

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乏力、发热、呕吐腹泻、转移性腹痛等症状。临床统计表明,70%-80%的病人出现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症状[3]。急性阑尾炎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宜及早治疗,延误可引起脓肿、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传统的观念认为,无论急性阑尾炎属于哪种类型,早期均应采取阑尾切除术治疗。目前该观念发生了改变,急性阑尾炎发病3天内尽量行切除术,超过3天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治疗方案。阑尾切除术的禁忌证不多,包括:①腹痛时间在3天以上且有包块形成的患者;②年龄在1岁以下或年龄超过70岁,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单纯性急性阑尾炎采取非手术方法治疗,大部分均可治愈,但若病人阑尾管腔过于狭小或慢性阑尾炎症未清除易引起复发,故手术切除阑尾仍是首选。在手术准备阶段若腹痛已减轻或者消失,且病人尚未明确同意手术时,应择期手术,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若阑尾炎迁延至周围脓肿,则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或同时结合中药等药物治疗,使脓肿逐渐吸收消退,3个月后再行切除阑尾[4]。对有腹膜炎症状或全身感染的患者,宜开腹探查,以正确诊断,防止延误治疗。妊娠期病人,因盆腔器官充血水肿,造成阑尾出现充血水肿,使炎症进程加快,故宜尽早手术。术后多数病人易发生尿路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因此宜重视术后护理,例如为有利于引流聚集于盆腔的炎性反应物,以及避免盆腔粘连的发生,术后6小时应取半卧位。因术后病人的胃肠功能与机体免疫力较差,故术后第1天宜给予豆浆、米汤、牛奶等流汁食物,第2-3天可食用粥、面条等食物,3天后可恢复正常饮食。为避免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应每天拍背辅助咳痰,且保证大便通畅。鼓励病人早期下地活动,以加速恢复肠蠕动,预防发生肠粘连。阑尾动脉结扎是阑尾切除术中不可或缺、关键的步骤。近些年,外科手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极大增加阑尾手术的成功率,手术切口日益美观,手术效果理想。

综上所述,对急性阑尾炎病人而言,应及早就医并选择恰当的术式及时治疗,防止因延误最佳的手术时机而导致其他严重并发症,影响疗效。

参考文献

[1]罗朝正.乡镇卫生院阑尾炎手术312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27-128.

[2]杨涛.阑尾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3):73.

[3]梁留安.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18(5):1002-1005.

[4]李利明.阑尾炎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8):78.

上一篇: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78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观察腹腔镜联合十二指肠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