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9 10:20:56

经济资本在我国银行资产管理中的运用

内容提要:构建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模式,是近年来国内外银行业努力探索与积极实践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我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经济资本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资本管理方法,科学地实现了资本和风险的整合,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管理的基础和主轴。本文分别从资产规模、资产质量和产品定价的角度加以分析,介绍了经济资本管理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运用。

关键字:经济资本 数量约束 质量约束 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60-1770(2009)03-049-04

一、经济资本管理与银行资产扩张

(一)我国银行扩张的内在动机分析

与一般的工商企业相同,银行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传统上经常使用的衡量银行盈利能力的指标是权益资本收益率ROE,而ROE又可被分解成总资产收益率ROA和权益资本乘数EM,即ROE=税后净利润/股权资本:(税后净利润/总资产)×(总资产/股权资本)=ROA×EM。在ROA一定的情况下,EM越大ROE就越大。所以银行都倾向于扩张资产,提高杠杆率。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规定,我国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表1)

与世界主要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中行,工行、建行因上市前国家刚刚补充过资本金,所以相对资本充足率较高)。在2004年英国《银行家》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数据中,排名前20位的银行,其资本充足率最低的是法国的农业信贷集团,为10.5%,最高的是德意志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3.90%,花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12%。此外,香港的汇丰银行、恒生银行、标准渣打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0%,13.2%、14.6%,新加坡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5.1%,大华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8.2%。

(二)经济资本的数量约束作用

根据经济资本的定义,经济资本是对银行面临非预期风险的全覆盖,因此经济资本的多少决定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和资产扩张能力。在数值上,经济资本应当大于或等于监管资本,否则银行将违反监管要求。同时经济资本应当不小于账面资本,才能保证银行运作的安全性。经济资本的这种数量约束性质在管理中被用于制定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张预算。

受制于监管约束,我国商业银行在规模急速扩大的情况下往往被迫在年底前进行股票增发或发行次级债券以满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例如招商银行在2006年9月22日增发A股,浦发银行在2006年11月30日增发A股。所以,在资本极度稀缺的情况下,运用经济资本管理来合理分配业务发展所需要的资本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总量上来说,如果董事会给出下一年的利润增长目标及增资方案,银行可以通过经济资本的换算制定出次年的发展计划。例如某银行2007年末的资本充足率为8.04%,2008年计划资本充足率要达到10%,计划利润增长20%,考虑08年新发行股票45亿元,则。8年的加权风险资产可达到3000亿元,如果资产业务结构不变,则贷款的业务规模能增长70亿元。

根据宏观调控的外部要求或者银行业务调整的内部需求。对需要鼓励发展的项目和需要抑制发展的项目设定不同的权重系数,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应的经济资本限额,能够实现单一项目的规模控制。例如本文前例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所述。

运用经济资本管理控制资产规模扩张的好处在于能够从业务源头上产生控制力,具有预见性,能够使高层管理者动态地,及时地对银行的各项资产规模予以掌控。银行的数据是自下而上的传递,业务的发生到会计报表的反映有一个时间差异,过去的银行管理往往是等看到报表数据以后才紧急“刹车”,此时往往很多业务已经进行到一半,已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通过各种权重和回报率的设置,提前向各业务部门发出信号,指导业务发展方向,并通过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方式,使各部门自觉约束扩张冲动,使银行管理的整体目标得以实现。

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课题组对建行广西分行的一份调查报告中显示,经济资本管理对基层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从而积极主动地执行上级行的经营政策。经济资本作为总分行的政策导向传递介质,有效地向一线营销人员传达上级行的经营管理讯息,起到了“指挥棒”的作用,提高了管理手段的有效性。总行通过对不同产品设定不同的分配系数,传导出一个明确的政策信号,从而引导基层行的经营行为。总行的经营理念,政策导向与基层行的经营行为得以有效统一。

二、经济资本管理与银行资产结构

(一)我国银行资产的盈利能力

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与国际先进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如下表所列。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RAROC远远低于国外商业银行。国外商业银行除拥有风险投资基金的银行风险资本收益较低以外,其余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收益均数倍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巨大,但收益率不高,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是盲目扩张而不注重资产的风险减除,不注重资产质量的约束。

(二)经济资本的质量约束作用

如果银行的经济资本超过实际持有的资本,则银行有两种方法解决这一问题。一是增加资本,二是减少风险资产。由于增加资本并不是随时可以实现的,而且在风险控制出现问题时求助于资本市场是不实际的(此时要么筹集不到资本,要么需要支付高得多的资本成本),因此银行只有减少风险资产。减少风险资产的方式一是直接减少资产,即经济资本的数量约束i二是调整资产结构,增加低风险资产比重,即经济资本的质量约束。

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后,银行风险资产的扩张受经济资本预算的约束,在等量经济资本约束的情况下,只有投放更多的信用风险分配系数较低的产品,才能产生更多的受益。具体而言,业务部门对于给定的经济资本量和规模利润指标,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业务部门必须要调整客户结构或产品结构,尽可能多地发展那些占用经济资本少收益高的客户或产品,压缩那些占用经济资本多收益低的客户或产品。追求优质客户和发展优质产品成为业务部门的自觉行为。

经济资本的配置调节过程可以通过下图来描述。假设有A、B两个部门,都达到了1000万元的资本配置。部门A、B的经济资本产生的收益率如图: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广西监管局课题组对建行广西分行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建行在产品、市场定位中,围绕经济资本占用系数,经济增加值贡献度确定信贷投放的重点,重点倾斜垄断性、基础性行业,主动收缩风险较高行业的信贷资产业务,重点投向信用等级为AA级以上的优质客户,主动从信用等级BBB级以下的客户中退出。2004年该分行BBB级以下客户减少了86.78%,正常固定资产、个人住房、贴现类贷款等

低风险业务余额新增合计占正常贷款净新增额的102.82%,经济资本分配系数较高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的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贷款整体收益水平提高。

所以,运用经济资本管理调节银行资产结构能够使银行克服以往盲目追求“大而全”。忽略投入产出效益,进行低水平竞争的弊病。同时,经济资本管理也给予了各地区,各部门自我调节的能力。

三、经济资本管理与银行资产定价

(一)我国银行的贷款定价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价格的制定主要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为依据。1999年3月3日颁布的《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六大类利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优惠贷款利率、罚息利率、同业存款利率、利率浮动幅度,金融机构根据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可以确定的利率有五类:浮动利率,内部资金往来利率、同业拆借利率,贴现利率和转贴现以及人民银行允许确定的其它利率。

虽然上述法规规定了商业银行拥有利率浮动权,但目前商业银行在利率的制定过程中,随意性仍然较大,利率浮动幅度的确定也未能充分反映借款人及借款项目的风险。这样的贷款定价方式难以实现信贷风险管理中贷款收益与所承担风险相配比的原则,不利于银行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容易滋生发放关系贷款、无效益贷款的现象,既不能在贷款价格中反映商业银行自身承担的风险程度,也影响了商业银行贷款对优质企业的竞争力。

(二)利用RAROC模型进行资产定价

科学贷款定价的衡量标准,主要是要使贷款价格充分体现商业银行每笔贷款的风险因素,也就是使商业银行的贷款价格与所承担的风险相配比。运用RAROC模型进行贷款定价,通过把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业务的经营成本(包括经营费用、资金成本)和银行贷款的预期损失以及银行资本的底线回报要求分别计入贷款的价格,可得出贷款业务的保本利率水平。

采用RAROC模型进行风险定价公式表示为:

RAROC:r×A-i×D-OC×A-EL×A±M/EC/≥R

其中r是产品价格(如贷款利率),A是业务规模,i是债务资金成本,D是业务占用的债务资金(一般情况下D=A),OC是经营成本率,EL是预期损失率,M是与该业务相关的其它收入或支出(如税金),EC是占用的经济资本量,R是经济资本的底线回报率。

假设某客户拟开立35000万元融资保函为期一年,保函开立手续费按0.1%的费率收取。经过测算,该业务可派生贷款10000万元,贷款资金成本3%,经营成本率1%。该笔贷款的违约率1%,违约后的损失率为50%。

1、测算经济资本成本

银行开立融资性保函属于表外业务,信用转换系数100%。该客户属于银监会规定的公用企业,表内风险权重为50%。再加上新增10000万元贷款(同样按50%权重计算),风险加权资产合计为22500万元。按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8%和经济资本成本率10%计算,占用经济资本1800万元,经济资本成本180万元。

2、测算贷款利率;

贷款利息收入-贷款资金成本-贷款经营成本±其他相关收入(支出)-预期损失≥经济资本成本

r×10000-3%×10000-1%×10000-r×10000×555%+0.1%×35000-1%×50%×10000≥180

r≥6.30%

所以,该派生贷款的利率不能低于6.30%,否则银行将做亏本业务。

运用RAROC模型进行贷款定价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各项贷款业务(按行业、地域等划分)的风险度,使贷款定价与其风险程度密切相关,实现了贷款价格即利率与风险的配比。对不同风险程度贷款客户的区别待遇,有利于银行贷款客户的优化和承担风险的合理化。同时,模型还提供了一种在各项资产风险度不同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项资产收益率的量化指标,使不同贷款经营人员的业绩可以在单位风险下进行对比,增强了可比性,从而起到对那些不计风险、盲目追求高收益的贷款行为进行制约的作用。

RAROC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它不仅可以用于贷款定价,还可以用来衡量银行非贷款资产业务的收益情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银行的资产业务将不仅仅局限于贷款业务,在进行资本市场投资时,RAROC模型可用于衡量不同资产的收益与风险程度(此时,用投资额替换贷款头寸,用投资预期损失替换贷款预期损失),因此它将有利于银行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

上一篇: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与评级机构的监管 下一篇:次贷危机、银行业转型与流程银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