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下的现代设计管窥

时间:2022-10-19 10:12:19

生态文明下的现代设计管窥

1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设计

(1)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景观设计

1)沈阳建筑大学校园。说到生态文明背景下的景观设计,不禁让我想到了俞孔坚的生产性景观设计。它所要体现的不仅仅是设计的艺术性、美观性,而且还注重了作品的生态型、可持续性。例如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设计,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能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在大面积均匀的稻田中,便捷的步道串连着一个个漂浮在稻田中央的四方的读书台,每个读书台中都有一棵大树和一圈坐凳,让书声溶入稻香。本设计中,“园林结合生产”有了新的解释。该校园的环境设计力图使当代学生有机会回到真实的土地,感受农作物自然生长和管理、采收过程,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的间接知识的同时,也能从真实世界中获得真知。

2)纽约长岛屋顶绿肺。纽约长岛绿色屋顶是纽约市已经建成面积最大的,同时也是第一座可监控科学数据的绿色屋顶。这个绿色屋顶具有可预期的好处,这些同屋顶花园的一部分功能是等同的,如隔离系统、清洁作用,包括吸收空气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改善户外空气质量,增加能量利用率及减少雨洪径流。这就有如最典型的“桑———蚕———鱼”模式,做到了高物质循环率的同时还最大限度的将投入资源降到了最低。桑养蚕,蚕粪喂鱼,还能吐丝、创造效益,鱼粪则可以养桑,同时也创造了效益,而且三者一起互利互惠能达到高收成。

(2)生态文明背景下的规划设计

1)明确空间区划界限,保护生态敏感区。要加强城市的空间区划,明确重点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等各类空间的界限,加强对生态敏感地区的保护,如山地、河流、湖泊、湿地等的保护。通过划定城市绿带、绿道、城市增长界限来控制城市的蔓延。

2)高度重视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本质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的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的空气、食物,通过体育、游憩、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包括城市绿地系统,更广泛的还包涵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并进一步可以扩展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

3)重视不同层级的规划设计。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城市的规划有着紧密关系,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中合理安排各项城市功能,保证生态、经济、社会的和谐长效发展,是当前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的城市规划应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多环节考虑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室内设计

室内设计潮流无论怎样变化,也脱不出装饰和空间的圈子,设计师需要满足空间的功能性分割要求,需要注意空间的舒适性分割要求,需要满足装饰的主题性要求,需要注意设计的成本要求,需要协调设计师与雇主之间的审美差异等等。在设计时从生态文明的角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的可循环再生性。采用多层次的室内绿化,利用目前发展起来的腐植土生成技术、防水处理技术、无土栽培等现代绿化技术,用以吸收二氧化碳,清除甲醛、苯和空气中的细菌,形成健康的室内环境,具有生态美学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补充了地面绿化的不足;另一方面,往往与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的处理相结合,大大改善了室内空间与自然的隔离状况,把自然生态延伸到了室内环境。

2)设计的环保性。第一是建筑材料自身的环保性(石材、人工合成的化学材料等),即材料的使用不存在危害自然环境的成分;第二是材料的再生性(木材等),即材料是不是能够被循环使用。

3)以人为本的舒适性。首先把人放在设计的首位,设计出更便利、更舒适、更体贴的生活环境和室内空间是设计师在新时代的重要目标。在技术不断发展的信息时代里,人的异化和物化已经成为哲学家们所担心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工作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的今天,人们更希望能够在公共空间里得到更多的人性化关怀,人们渴望在一天繁忙的工作后在一个设计温馨的家里享受到放松感和安全感,在一把舒服的椅子上得到身体的休息和心灵的慰藉。

2总结

生态环境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俨然已成为必须的选择。所以我们在进行一系列的设计时,应该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从宏观、中观、微观等多层面、多角度、多环节考虑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的开发及利用自然,形成良好的人地关系,以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钰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上一篇:网络时代与生态文明 下一篇:生态文明下的勤俭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