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

时间:2022-10-19 09:45:27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整体教学实践

摘 要:整体教学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它以“整体课程”的理论为基础,从小学数学四大领域中某一典型内容的教学设计入手,向师范生提供整合的课程学习材料和研究性学习框架,同时明确学习目标和成绩评定标准。“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实施包括选择教学设计的典型课题,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课程材料,分工合作与交流以及学习评定等环节和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057-02

一、问题缘起

在多年指导师范生试讲和实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师范生虽然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当他们进行具体的讲课时,却往往不能自如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整合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教学。这促使我们反思:学生不会教学的原因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除了在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不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教育课程的相互分离——学科课程和教育理论课程之间缺少横向的整合。由此导致师范生学到的只是各种知识的简单相加,只是一些没有附着点的、零碎、孤立且缺乏深刻理解的知识。因而出现教学中用到相关知识时不易提取或不知道要用哪些、应该怎么去运用等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中实施整体教学,即是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所作的实践探索。

二、“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涵义

1.什么是整体教学

整体教学是基于整体课程思想提出的教学理念。整体课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还处于理论初创期。它不是一种课程形态,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课程理想和愿景的表达。它以联结、转变和灵性界定自身,追求学生身心的联结、知识领域之间的联结、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结。它强调课程与学生之间既不是传递关系,也不是交流关系,而是以一种整体主义方式互相渗透的转变关系。它尊重学生的灵性[1]。整体课程主张“尊重整体的学生,谋求课程的统整,建构整体的教学,张扬艺术的价值,践行整体的语言和塑造整体的教师”,以此来培养整体的人[1]。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整体教学基于相互关联和整体性原则,把学生看作是有着身体、心理、情感和精神的完整的人,把教学看作是一种通过不同形式的共同体寻求学科之间、学习者之间关联的教与学的方式。在教学设计上,整体教学设计追求知识的整体性和学习的整体性,追求“科学理性”的设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的。它提倡情境性的学习、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社会性的学习和内在驱动的学习,倡导利用教练策略、支架策略、建模策略为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2]。

2.“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整体教学的涵义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一般包含课程理论知识、教学理论知识和学习理论知识三部分内容。该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师范生的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能力,使其获得专业自主发展的力量”。不论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获得,还是研究能力、反思能力的养成,最终都是为发展师范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能力奠定基础。因此,我们从教学理论部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入手,以小学数学四大领域某一典型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中心,实施整体教学。通过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学习材料和研究性学习框架,引导师范生组织和运用与之相关联的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数学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设计。这种整体教学是不同于专题理论的系统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整合性学习材料、探究性学习、校外实习基地和各学科教师与师范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为支持条件,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其“整体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整体性。教师一般向师范生示范在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或某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怎样从横向上整合教育学知识、心理学知识、教育科研方法、教育技术知识、数学学科知识和小学数学教学论自身知识中相关联的部分;怎样从纵向上将小学数学教材中各领域的知识形成网络结构;怎样将小学数学知识、学生和学习视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设计;怎样整体把握某一知识单元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渐进性。二是学习的整体性。师范生一般被分成多个教学设计团队。他们根据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研究性学习框架和学习要求,开展探究式学习。各种图书资料、小组成员的经验和学科教师、小学教师、小学生都成为师范生教学设计的有效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师范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实现知识、经验、实践的全面整合,这对于发展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数学教学论”整体教学的实施

1.选择教学设计的典型课题

向师范生示范的教学设计课题一般综合三个维度来选择,以使师范生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和教学。一是兼顾小学数学课程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大领域中的关键内容;二是突出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强调的几个核心概念,如数感、符号意识、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估算能力、数据分析观念、问题解决等;三是课型全面,既有新授课,又有复习整理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业或测试讲评课。例如,我们选用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典型课题主要有:11~20各数的认识(一年级上)、20以内退位减法(一年级下)、图形的拼组(一年级下)、厘米和米的认识(二年级上)、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年级上)、统计(二年级下)、分数的初步认识(三年级上)、多边形面积的整理和复习(五年级上)、用字母表示数(五年级上)、确定起跑线(六年级上)等课题。我们选择“11~20各数的认识”的理由:它是为学生初步理解十进位制、20以内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奠定基础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师范生了解小学低年级学生数概念的形成特点、培养小学生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的优质素材。

2.组建学习共同体

由于教学设计需要综合运用教育学各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数学学科知识,需要借鉴小学数学教师的实践经验,因此,学习共同体包含大学教育学各学科教师和数学学科教师、小学数学教师和师范生。其中,师范生分组形成多个教学设计团队,并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责任感强的学生作为小组负责人。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是师范生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教师,为师范生提供各自学科领域中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在共同体中展开的整体教学可以在学校周边的实践基地中进行。

上一篇: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模式探究 下一篇:解读幼儿非言语行为中隐喻信息的心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