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2 In the Forest教学案例

时间:2022-10-19 08:50:39

Unit2 In the Forest教学案例

创新整合点

本课遵循故事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的设计理念,结合电子白板的特点为学生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融入学习环境,同时邀请学生帮助主人公在故事发展中根据线索完成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小组交流,真正融入知识的学习与应用。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上海牛津英语2A Module4,内容围绕In the forest中发生的故事Who stole my meat?展开讨论,用故事情节的发展带动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森林中不同动物的生活,培养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

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热情好动,观察能力强,敢于开口,经过两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对英语学习中的字、词、句的构成已具备初步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关动物和食物的单词:fox/hippo/grass/meat。能够利用所学句型描述不同的森林动物的喜好和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森林中的动物和食物单词;学会描述不同森林动物的特征和喜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森林世界里各种动物的生活,激发对动物和自然世界的热爱。

教学过程

1.主题引入

利用电子白板的视频插入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插入森林场景的图片,播放嵌入的视频,让学生走进美丽有趣的动物世界,并运用电子白板“搜寻探照灯”功能在森林中寻找小动物,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以前学过的动物类单词。

2.在故事中学习

(1)教师播放动物的自我介绍,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找出故事的主角。学生聆听“Mr Lion听录音”的音频,获取信息。

(2)展开故事的主题“Mr Lion和他的食物”,询问它喜欢的食物?选择移动食物问一问Mr lion,引入新单词meat。(学生选一选、问一问)

(3)介绍Mr Lion喜欢的食物meat,以及句型I like meat。接着移动“meat”,拖入歌曲,师生合唱。

设计意图:播放嵌入的视频及资源库中的音乐歌曲,使学生融入扮演的角色中。

(4)随着故事的发展,提出问题:Who stole the meat?点击Mr lion,凸显食物,显示寻找小偷的踪迹,并沿路线追寻。

设计意图:运用电子白板神奇墨水的功能寻找小偷的踪迹,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发展情节中。

(5)场景转换到zebra及他们的对话,观察故事的发展。

(6)呈现绿草,帮助学生学习zebra喜欢的食物及新单词grass,并展开学生问答环节,接着教师讲解重要的语音及词汇。

设计意图:利用隐藏的文字、拖动关键词工具,帮助学生高效地学习新单词,

(7)在草丛中寻找食草的动物,帮助学生巩固新单词,并通过捉迷藏的互动游戏帮助孩子在游戏中操练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8)场景转换到hippo及他们的对话,学习新单词,继续故事的发展。

(9)介绍hippo的super,通过电子白板的前置功能依次显现hippo的各项能力,使学生有序地学习和选择自己喜欢歌曲,并创编新歌曲,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10)场景转换到侦探环节,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为Mr lion发现线索。

设计意图:通过电子白板的后置功能建立角色卡为学生提供语段,帮助其表达不同角色;通过锁定和拖动标识卡帮助学生判断thief的行踪,并通过移动的功能发现thief的特点,使学生融入到故事的发展中。

(11)场景转换到fox及他们的对话,学习新单词fox,开展故事的高潮。

①发现box中的fox,学单词。

②扮演fox朗诵。

③对话、交流、感知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利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聚光到森林中的神秘box,发现fox的踪影,利用box与fox的相似处巧妙地隐藏b和f,使学生利用旧词学新词。

(12)营造发现盒子中的秘密的氛围,发现fox的秘密。

①发现box中的自画像。

②找一找,画一画,连一连创作自画像。

(13)在疑问中,进一步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发现被偷的meat,发现真正的thief。

①学生发现box中的meat。

②追寻fox的踪迹。

③听fox的解释。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现藏在盒子中的meat,发现fox就是thief,学生成功地帮助狮子找到了fox,使他们有强烈的成就感。

3.故事总结

教师总结故事的角色和新词,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故事情节,使其感受森林世界的美。

(1)通过大转盘的游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单词和故事角色。

设计意图:通过开展大转盘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复习所学的新词,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2)播放自制故事视频使学生回忆所学的故事环节。

①学生欣赏视频。

②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理解判断题的对、错,让学生即时纠正,动态批注。

(3)带领学生回到故事发生的森林场景,回顾所学的新单词,使学生感受森林世界的多姿多彩。

①圈一圈,答一答。

②进入神秘通道学新知。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寻找、圈画,并运用神秘通道导入复数的特点,帮助学生分析并学习新知识的共同点和规律。

(4)帮助学生认识森林中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征和喜好,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

①展开个人和团队合作的问答。

②选一选,演一演。

③师生问答。

④欣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容器的设置建立动物分类卡,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学会区分不同动物的食物选择。通过图片的前置师生依次问答,辅以音乐使学生感受在森林的美的同时,动态引入主题,表达对森林动物的热爱。

4.作业布置

教师布置朗诵、阅读,引导完成work sheet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

1.电子白板功能与学科知识融合应用,创设开放型交互式课堂

(1)妙用“前后置”解放教师双手。

在创编诗歌、侦探寻贼、主题升华环节,我依次展现了不同的图片进行问答。这解决了传统板书设计时出现堆积,致使学生注意力分散,教师手忙脚乱的问题。使用“前后置”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学习资料,同时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2)利用“画笔”增加生生互动。

在自画像环节,学生找一找,连一连,猜一猜,连接器的使用将教学从单一的讲授模式,转换成为有活力的互动学习。在神秘通道环节,学生数一数,圈一圈,钢笔的选择将传统的程序式教学过程,转换成为开放的随机课堂。

2.电子白板的使用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环境,释放了学生创造力

(1)使用“容器创设”开放课堂。

在向Mr lion提问环节,我利用容器创设了虚拟的互动场景,学生身临其境,与故事主角互动对话,并复习课文中“Do you like…”句型,使学生勇于发言、大胆提问、大声说英语。

在森林动物分类环节,我利用容器制作了开放的互动游戏区,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表演中展现,有效地巩固了句型“I am a …”“I like …”“I don’t like …”。这突破了传统的简单问答形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创设了开放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展现自己的空间。

(2)巧用功能增强视觉体验。

教学中,我先通过限制器、图片和钢笔的组合运用,为学生展现了动态的线路图,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接着通过旋转器和图片的组合运用,为学生设置了趣味大转盘游戏,使学生在玩中学,快乐地复习新授的四个单词fox/meat/grass/hippo。电子白板的使用将静态的图片转化成动态趣味的动画,形成了直观生动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点 评

“一切教学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互联网+”当然也不例外。“互联网+小学英语”的立足点是为了孩子在学习英语时,能学得更快、学得更活、学得更好。宋燕琳老师的In the forest一课就很好地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学科深度融合的魅力。

1.“互联网+”是为了更好地“入境”“激趣”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热情好动但注意力很难持久的特点,宋老师首先运用了电子白板视频的插入功能,插入森林场景的图片,播放嵌入的视频,让学生走进美丽有趣的动物世界,去接触活泼可爱的森林中的小动物,去感受不同的小动物的生活,这样就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进而轻松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宋老师又创设了在草丛中寻找食草动物、追寻小偷的踪迹、发现盒子中的秘密、猜一猜故事主角等活动,调动了孩子们的热情,使孩子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使课堂达到了“小手常举、小脑常动、小嘴常说”的境界。

2.“互联网+”是为了更好地“夯基”“促长”

“互联网+”与基础教育的整合也使很多人产生“双刃剑”的疑虑,以至于一些专家和教育学者提出要慎用多媒体和互联网。应该说,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也的确有一些教师过多地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导致该记忆的单词没有很好记忆,该阅读的文章没有很好阅读,该停下来思考的时候却被图片和音乐取代。而宋老师的课堂却始终紧扣学生英语的“双基”,让孩子们在合适的情境下学习单词,掌握特定句式,很好地夯实了孩子们的知识基础。

与此同时,猜一猜、选一选、问一问、唱一唱、演一演、说一说等环节,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在培养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培养了学生与自然、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互联网+教育”的真谛在于摆正互联网与教育的位置,在于明确“互联网+”的出发点,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明白了这些,或许我们就能领略“互联网+”的魅力。

上一篇:无人喝彩也要为自己歌唱 下一篇:小学语文“快乐阅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