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政治专业语言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10-19 08:38:09

关于高中政治专业语言能力的思考

[摘 要] 政治专业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方案,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专业语言!

[关键词] 政治专业语言;长期忽略;表达能力有限;创设环境;加强训练

【中图分类号】 D9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36-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考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答题规范化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和暴露出来。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考考查学生的各种能力最终要通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以文字的形式反映在试卷上,而且越是能力测试型的题目,对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这需要学生根据平时学过的概念、原理,用恰当的政治专业语言,去解释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经济问题、哲学问题、政治问题。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高中政治课上,政治专业语言的表达能力既是教师长期忽略,也是学生所普遍欠缺的。

一、存在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当我们几个政治教师谈到学生在政治学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时,几乎所有的政治教师都会提到这么几个问题:“他们写作业时,甚至连题目都看不懂!”“我看不懂他们的答案,不知道他们在讲什么?”“他们写了一大堆,但没有中心词”“他们了解材料要表达的涵义,但却不能找到合适的词句将之表达出来!”……尽管每个具体的答案可能都不近相同,但几乎所有的答案最终都会归于一个问题即――学生的政治专业语言表达能力太差。

二、分析原因

第一,政治学科的性质和高中学校的现实条件影响。由于高中学校实际条件的限制,除了少量有点过时的报纸外,学生再无其它更好的途径去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很难准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政治专业术语。

第二,政治学科专业语言所用的专业术语与日常生活语言或先入为主的其他学科语言有很大的区别。如果缺少广泛而真实丰富的语言体验的话,大多数学生都会在理解这些专业术语所包含的意义时面临困难。一些不同语域中的专业语言,很容易混淆,学生容易处理不当,使概念产生歧义,以至学生在实际答题中隐患无穷。

第三,高中学生相对较差的基础使教师降低了原有的要求。高中教师在课堂上可能更多地会使用一些生活化的通俗语言,关心的是学生是否能懂而忽略了政治专业语言的运用。

三、解决方案

学生进入高中后,政治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专业语言能力呢?

第一,做好示范,教师自己首先要努力实现课堂语言专业化。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中曾经说过:“语言是率领人们冲锋陷阵的统帅,是拨动人们心灵琴弦的乐师……语言是争取人们灵魂的战士,一切都取决于你这个教师的语言怎样,有的话语象患呆小病的人那样瘦弱难看,有的话语象枯草的影响一样没有力量和感情,有的话语则象永恒的星辰那样光辉灿烂,永不熄灭,为人类指引着道路”。政治教师在政治术语上首先要做好示范作用。政治课理论性强,也比较抽象,尤其是一些哲学用语,学生往往很难理解,由此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牢牢抓住自己的学科专业语言,要讲求课堂语言艺术,做到“言传身教”,切忌顾此失彼,活了形象,失了本质。政治课专业语言的积累首先应该从课堂入手。比如,课堂教学中增加政治专业语言的出现频率,多次强调,加重语气,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强的感染力。切不可重理论、轻语言,在材料或课文分析与引述之后,还要让学生确认、描述出该章节重要的政治术语。

第二,激发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本上一些理论性的文字材料学生本身看了就不感兴趣。如果教学总是一味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也就更加不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那么,自己在回答问题上,组织专业语言的能力也就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在课堂上大胆地与教师、同学进行有建设性的交流与探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多读多讲多议多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讲议给予肯定、鼓励、体验,让他们在教师真诚热情的评价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受到自尊的滋养,提高讲话的信心和勇气。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语言能力。

第三,创设环境,引导学生学习政治专业语言。伟大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政治课新教材时代感强,贴近生活,比如广告语言、宣传语言、新闻语言等,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不少语言本身就是政治术语。它们既形象直观,也利于学生掌握。由于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比于城市学生,可能缺少一点时代感,教师应该创造环境或鼓励学生多接触社会生活,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这些新鲜活泼的语言。

第四,加强训练,熟练掌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意识的能动作用不能写成意识的反作用,人民民主不能写成人民,自由不能写成宗教自由等等。看似机械简单,其目的在于学生的熟练运用与掌握。同时,教师要强化语言运用训练,呈现一定量的材料,有选择性地让学生进行演练,训练中要起到画龙点睛的引导作用,要加大分析力度,评讲过程要注意点化语言运用技巧,鼓励学生大胆想像,敢于联系,善于否定。通过训练发现语言运用的薄弱环节,对症下药,作专题讲座或个别补救,逐步提高学生的政治专业学术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专业语言的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和熟练使用政治专业语言以及学术语言的运用能力,是每个政治教师应该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思想通俗讲话[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

[2]张金鉴.中国政治思想史[M].台湾:三民书局,1989.

作者简介:程晓龙(1980-),男,汉族,山西介休人,山西省介休市职业中学校理工部讲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学。

上一篇: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下一篇:浅谈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理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