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时间:2022-10-19 07:28:18

完善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的对策

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目的是为了从制度上保障绝大多数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为了实现这一制度目标,就必须根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随能力和针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建立内在的制约机制,强化医疗服务的管理,保证基金收支平衡,保障职工的基本医疗需求。

依法建账建制,完善分析、预测、预报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制度。医疗保险机构应当根据《会计法》和国家社会保险会计制度的要求,从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特殊性出发,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有关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议工作秩序,健全账薄,合理运用会计科目,全面客观地记录基金的运行情况,及时提供内部管理及国家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并保证其合法、真实、准确、完整。保证社会保险基金撮和征集预算的有效执行,加强收缴率的会计分析,定期检查未完成预算的原因,进行预测、预报,以便为调整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强化会计监督,健全约束机制,建立科学、规范、严密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制度。由于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之中,医疗保险基金的收缴、发放、管理难免存在各种问题,如上缴医疗保险费拖欠现象,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存在医疗项目收费不规范,医疗成本过高等,多是由于会计管理上的漏洞较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够严谨造成的,鉴于此,医疗保险机构应当完善基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约束机制。基金收缴方面实行申报、审核制度,应当首先对参保单位办理登记,然后根据申报审核制度的要求,重点对缴费单位提报的职工人数、工资总额等情况进行严格的审核,以防谎报、瞒报,或故意压低缴费基数,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足额收缴。要加强基础管理,设立参保人员个人帐户和统筹帐户,个人帐户实行"个人帐户资金归个人所有,滚存节余,超支不补"的原则。统筹帐户主要用于住院费用,在管理上要重点把握几个关键环节,对定点医院上月度的普通门诊量、特殊病种门诊量、住院量、次均费用、《药品目录》外费用比例进行分析,引导医务人员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既减轻参保人员的经济负担,又能减轻统筹帐户的支出压力。医保机构财务部门要建立月费用总支出、《药品目录》外费用比例支出、个人现金支付比例等多条预警监控线,以及时发现医疗费用支出中存在的问题,提前做好防范处理,确保医疗基金运行安全。医疗费用报销实行复核、签批制度,严格核查,按实拨付。医疗保险机构应当根据复核、签批制度的要求,首先由业务部门验证病人的身份和医疗保险证是否相符,医疗终结时,财务部门要对病人的病历、治疗费、检查费等全部诊治资料进行严格的复核,确认无误后,经单位负责人签批同意,方可拨付。同时对一些关键性的证件,应当实行定期审验稽核制度,严防弄虚作假。

会计素质方面实行道德水平与业务技能考核制度。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方面,广大会计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熟练掌握会计法规制度,全面掌握社会保险知识和规定,掌握先进的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提高管好用好社会保险基金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法律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要以对广大职工、对国家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切实管好用好基金,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要运用法律手段予以抵制,真正成为执行会计法规的卫士,确保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基金管理坚持财务公开公示制度,自觉接受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严格实行"财政专户储存,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基金的筹集和使用情况应当实行公开公示制度,以便接受广大职工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医疗保险基金的安全完整。

加大财政投入,拓宽基金筹集渠道,形成安全、保值、增值的社会保险基金运行机制。多渠道筹集医疗保险资金,增加医疗保险投入总量是建立健全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需要。一方面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各级政府预算先安排的必保项目,不断加大社保财政投入总量,逐步提高社会保障预算内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后,要尽快实施公务员医疗补助和大额医疗补贴,以增强医疗保险工作的吸引力。国家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的封顶线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三倍左右,即目前一般确定在3万元左右,这个数额基本上可以解决大多数职工的医疗费用问题。但是,超限额以上的大额医疗费用又是客观存在的,为保障国家公务员及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医疗待遇不降低,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国家规定实行大额医疗补贴的办法,将封顶线确定在15万元左右。现在,一些地方未实行大额医疗补贴,一些单位加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超限额的部分仍由原单位解决,削弱了单位入保的积极性。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合资企业、个人私营企业等全部纳入医疗保险覆盖网,扩大基金增量。三是探索医疗保险基金增值途径、使闲置、沉淀的保险基金最大限度的保值、增值。

上一篇:与时俱进 务实敬业 下一篇:一个小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