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时间:2022-10-19 06:53:57

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中图分类号:F125.531;F125.55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0961(2009)04-0016-02

一、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东北亚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从总体发展看,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东北亚区域合作由各国自主开发向联合开发及多国合作的方向发展,联合开发的共识基本形成。如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计划既开启了东北亚多边区域经济合作的先河,也成为至今东北亚地区唯一的由联合国UNDP支持和各国中央一级政府推动的多边经济合作项目。东北亚各国政府是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最积极的因素,中国政府关于图们江开发开放规划已由吉林省的省级规划上升为国家行为,俄罗斯联邦政府《2013年前远东与外贝加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联邦专项纲要》表明俄将以国家行为开发远东地区,由此可以看出各国中央政府的积极态度。

二是区域内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迅速。中日、中韩、中俄、日韩、俄韩等双边经济合作进展都比较顺利,相互间的经济依存度也在不断提高。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额达2667.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占同期中国外贸总值的10.4%。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第一大贸易伙伴,日本继续保持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最大进口来源国地位。2008年,中韩两国贸易额达186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2%,韩国对中国贸易额年均增速28.5%,大大高于同期韩国对外贸易年均16.3%的增速。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为中国第六大贸易伙伴。目前,中国也是韩国第一大投资合作伙伴。中俄贸易额2004年首次超过200亿美元,2007年中俄两国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481.6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4.3%。2008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600亿美元,中国成为仅次于欧盟的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同时,中俄贸易结构明显改善,相互投资稳步扩大,边境和地方经贸合作以及所涉地域范围不断拓宽。韩日互为重要经贸合作伙伴,日本为韩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韩国为日本第三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贸易顺差来源地。2008年,俄韩双边贸易额达200亿美元(2007年为150.6亿美元,年比增长54%)。目前,俄罗斯是韩国第出口对象国,两国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合作开发油气田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是多边经济合作相对滞后、进展缓慢。如图们江开发到现在已有20年的历程,但它没有像长三角、珠三角那样迅速腾飞,而且20年来这一区域还没有一个象征性的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开花结果,缺乏核心项目、缺乏大的成功的经济合作项目,这不能不说是目前为止东北亚多边经济合作中的一个缺陷。

四是中、俄、朝、韩、日、蒙六国的地方政府也在多方寻求国际合作;制定了各自的国际合作开发计划,颁布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和扩大国际经济合作。

但东北亚毕竟是东北亚,由于地处欧亚大陆东北端的犄角地带,从交通距离和世界经济发展来看相对偏僻一些,铁路、公路、海运和空运能力都须进一步提高,整个开发的基础条件有待于提高。中国东北曾经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但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遇到了产业转移的严峻挑战,所以中国制定了振兴东北计划,东北面临着还要走出老工业基地萎缩的困境,正在振兴的过程中。以图们江开发为例,我们要实现的目标是借俄朝港口出海,那么,通道建设就成为最关键的问题,其中两个通道必不可少:一条是从中国珲春口岸到俄罗斯扎鲁比诺港的道路,另一条是珲春到朝鲜的罗津港快速通道,这两条路如果解决了,加上已有的珲春到卡梅绍娃亚的高速铁路,这一地区才会形成必要的交通网络格局。目前的中俄珲春一哈桑“路、港、关”合作项目、中朝珲春一罗先“路、港、区”合作以及中蒙“两山(阿尔山-乔巴山)”铁路合作等项目的建设已被提上日程。

另一方面。尽管政府的积极性很高,但民间企业的步伐并没有完全跟上,民间企业响应的热情还有待提高。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民营经济的参与是项目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一大批有潜力、有价值的经济合作项目。所以,为使合作更加切合实际和富有成效,东北亚须开发有潜力、有价值的经济合作项目,可以将工作重点投入交通、能源、投资与贸易和旅游领域,以及对各国具有重要性的项目上,各成员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重点项目;项目应具有共同利益,能够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

二、新形势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广阔前景

(一)全球经济正在进行调整,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有了新的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程度。全球一体化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意味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符合这种经济发展大潮。再者,东北亚相关各国对区域合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合作意愿比过去更加强烈。从我国国内看,进入21世纪,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从粗放的发展模式正在转向以科技型、环保型、节能型为主的发展模式,我国东南沿海那些主要靠劳动密集型发展的企业正逐渐向提高技术含量方向转移,很多加工业在向内地转移,因此也带来了投资的转移。同时,全球性金融危机也带来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加之东北亚地区开发较晚,而且土地资源丰富,土地价格又比较便宜,劳动力价格也相对廉价,这样,东北亚就有了新的吸引力。

(二)东北亚区域有雄厚的资源、能源优势和各种矿产、农产品,各国间相互合作有巨大的潜力和空间

中国东北地区目前仍然保有很大的资源优势;而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资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目前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朝鲜北部也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良的港口,但其经济落后,自身没有开发能力;日本和韩国有先进的技术和足够的资本。中国东北是中国制造业基地,有广阔的土地空间,有大量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如吉林省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农业大省,吉林省土地面积占国土的1/50,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5,商品粮占全国的1/10,储备粮占全国的l/5,出口粮食占全国的1/2;内蒙古东四盟总面积是46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000多万,有丰富的煤炭、水和矿产资源,探明煤矿保有储量是910亿吨,占东北保有储量的70%。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在资源方面的优势。

同时,东北亚各国地域较集中,经济要素的流动相对便利,基础设施底子较好。如通过满洲里与俄罗斯相连,成为连接欧亚美三大洲的“大陆桥”枢纽;通过黑龙江、乌苏里江与俄远东相接;吉辽两省与朝鲜半岛为邻,形成图们-清津-日本海“小陆桥”。东北地区有十几条公路、铁路与朝鲜、俄罗斯、蒙古相接,有大小港口15个,可与

7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这些便捷的交通均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货物贸易运输减少了成本,提高了效益。这些特点是世界其他地区少有的,也是东北亚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良好基础,相互间的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

(三)东北亚地区位于各种不同经济实体的对接区,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梯的国家间经济有互补性

东北亚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垂直状,有明显的级差,这种梯度结构对于开展经济合作非常有利。东北亚六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发达国家,以日本为代表,韩国也逐渐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韩国人均GDP已经接近2万美元;第二层次是经济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世界“金砖四国”就有两国在东北亚地区――中国和俄罗斯;第三层次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朝鲜和蒙古。可以说,这个区域的发展浓缩了全球经济发展的样板。同时,处于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梯的国家,其经济有互补性和对接性。欠发达国家资源丰富,缺乏技术和资金;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其市场已经打开,经济极其活跃,但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资源;经济发达国家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但缺乏劳动力,需要市场和资源,而东北亚自身就可以完成这个结合。

(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未来发展的产业构想

图们江经济开发20年来的一个重要缺点,就是没有发展起支柱核心产业,所以区域经济合作应当考虑结合区域优势打造自己的核心产业。以吉林省提出的长吉图方案为例,主要考虑以长吉图地区产业规划为主,加强以下产业的建设:一是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创新型现代化产业开发为龙头;二是以俄罗斯、朝鲜、日本和韩国的销售市场的出口加工业为基础,包括食品、服装、生活日用品等产业基地;三是以进口俄罗斯、朝鲜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业企业为主体,包括能源、金属、建材、材料工业等产业基地;以俄罗斯、朝鲜、韩国、日本为出口对象的农产品种植及加工业,包括粮食、蔬菜、食品、木材、家具、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对长吉图三点应该区位分级规划:一是以长春为科技、产业后援基地,重点建设生产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基地;二是以吉林为中转过渡基地,重点建设能源及矿产深加工基地;三是以图们(包括延吉、龙井、珲春)为前沿基地,重点建设出口加工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能源利用基地。

总之,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正处于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北加速发展为东北亚经济合作提供了战略机遇。一个舞台已经展开,很多机遇正摆在我们面前,我们愿意和东北亚各国一起合作,共创美好的未来!

上一篇:全力打造中俄沿边开放先导区 下一篇:俄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科研成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