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状况

时间:2022-10-19 04:44:58

浅析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状况

作者简介:张清华(1982.8-),男,贵州省安顺市紫云县人,天津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体育学科教学。

摘 要: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一直都是以教师作为控制者,缺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师生关系比较僵化。本文立足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试图改变体育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师生关系,而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如何上好一堂体育课。通过和谐师生关系,提高中学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这样,不仅保证使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而且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

关键词:中学;体育;师生关系

一、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成为整个课堂的控制者,掌控者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学业评价,而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一颗颗棋子,任凭教师“发号施令”,缺乏自身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久而久之,体育课堂上的师生关系日趋僵化,课堂教学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这样的状况,既不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体育教学水平,又影响学生对动作技能等方面的掌握,使体育教学流于形式,缺乏实质。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一味地把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只注重教学的成果和效率,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探索。在师生关系上,更没有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加以教育。学生在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很难去发在内心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去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技能。虽然这种情况在其他学科中也有所表现,但是作为体育课,其学科特点尤为明显,主要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去达到掌握基本技能技法的初步要求,最终强身健体,锻炼自身坚强的意志品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以生为本”构建新型中学体育教学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没有抛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但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需求。“在我国的体育教学中历来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把这一条作为体育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因为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把有关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及方法传授给学生,转化成学生的精神财富,并通过教学实践来发展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1]可见,在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并没有下降,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更好地把知识技能和运动经验等方面的东西传授给学生,当然,在这里,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原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使学生在的水平有所提高。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探索、发现,使学生主动求知、学会学习。

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以生为本”,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在人格上的平等、在互动中的民主、在相处上的和谐,实现师生心理上的相容,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新型中学体育教学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在体育教学评价上,也要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和喜悦感,充分肯定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当然,教师也不应该一味地逢迎学生而丧失了在教学评价上的公平性。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给出恰当的成绩。不要只注重学生最后的行为表现,而是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手段,更加看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提高幅度,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使学生对后续的学习充满自信和期待,相信自己能不断得到收获。

这种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其实是为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就是要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把自己从“师道尊严”的权威中解放出来,去聆听学生们的心声,使自己从体育教学的指挥者变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从决定学生该学什么、该怎样学的主宰者变为与学生合作的学习伙伴。教师必须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在个性上的差异。“可见,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在教学中形成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2]

综上,增强中学体育教学实效性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多方面加以综合可虑。但是现阶段,通过对和谐师生关系来增强教学实效性的研究尚不充分,值得深入思考。通过改变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僵化的状况,加强师生在心理上的相容性,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尊其师、信其道、听其言,从而增强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跃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J].体育世界,2010(12):33.

[2] 葛德利、刘地志.浅谈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2(4):308.

上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情景创设 下一篇:目前我国专业法律教育在地方高校法学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