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业性健身房的构建与发展

时间:2022-10-19 04:28:57

浅析营业性健身房的构建与发展

[摘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身理念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群步入健身行列。本文针对河北省南部地区“营业性健身房”对其健身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其调查结果认为:健身房应增设运动保健与健康体适能监测服务项目,其量化指标,可以做为运动保健处方的依据,对发展各年龄段健身、健美人群潜在着积极的号召力。建议:经营性健身房应购置健康体适能监测设备,聘任运动保健教练,科学制定运动处方。对提高健身质量,扩大健身房营销空间,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增强国民体质,均有现实与长远效益。

[关键词] 营业性健身房 健身人群 健康体适能 监测与评价 运动保健处方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开展,我国大众体育逐步走向社会化、产业化。大多数健身人群对健身理念加深了认识,健身目的与健身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更渴望对自身的锻炼得到指导与评价。

在健康与健身的领域中,“健康体适能”的监测与评价,包括了人体心肺耐力、柔韧以及肌力和肌耐力等成分。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试与评价,可以从量化角度肯定一个人的健康水平与体能状态。本文针对营业性健身房的发展特征、健身人群对健康的理解与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从中获取相关的数据,为经营性健身房的构建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河北省南部地区(市、县)20个营业性健身房200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79份,有效率95.57%。

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0个健身房的健身人群进行心理调查。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健身人群调查结果

(1)学员职业(见表1)

表1 营业性健身房学员职业统计

表1显示:营业性健身房的学员中主要以职工为主,其次是管理人员和学生。尽管全民健身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而健身房要进行商业化操作,其服务对象应该是特定的群体。这一群体既要有健身意识,又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2)学员年龄:(见表2)

表2营业性健身房学员年龄统计

表2显示:营业性健身房的学员年龄,大多在 18~45岁之间,超过45岁以上学员很少,而45岁以上人群也恰恰是最需要保健的高收入人群,这种差距揭示了健身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空间。

2.保健常识调查结果

著名的美国“健康产业”,其中就包括了运动康复中心和保健中心。可见美国将大众健康引入社会,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对于满足不同人群的健身、康复、娱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关注健康已成为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重要标志之一。健身房的各种运动是健康保证的基础,通过健康监测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运动处方是将来健身房经营的方向。为此对学员的健身常识与心理倾向作出如下调查:

(1)学员对“健康体适能”了解程度调查结果

[知道并了解健康体适能概念及内容]的学员占5.23%,[听说过但不了解]的学员占28.70%,[从未听说]的学员占66.07%。说明教练员与学员缺少人体健康科学的常识,是影响健身效果与健身质量的重要因素,也会直接影响经营性健身房发展空间与经济效益。

(2)健身房经营项目调查结果(见表3)

表3 营业性健身房主要经营项目统计

表3显示:多数营业性健身房设置了器械健身健美、集体健身、和休闲等项目,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运动康复保健和体适能监测项目却未被任一健身房经营,这也使得一些营业性健身房失去了商机。

(3)健康体适能监测重要性调查结果

笔者对健身房管理人员、教练员及学员讲述了健康体适能的概念、测试方法及测试项目;讲述了体适能监测对体能评价、健康状况评价的作用;讲述了其监测数据与档案资料将形成制定训练计划、开具运

动处方的重要依据;并对3名学员进行了现场测试与评价。随后对其“重要性”进行调查(见表4)。

表4 实施健康体适能项目测试的重要性统计

表4显示:大多数教练员和学员认为:增设体适能监测服务是实施科学化管理的有效途径,对指导个体差异的健身、健美、康复是非常必要的。经营者普遍认为增设体适能监测服务,尤其对45岁以上中、老年人群潜在着一定的号召力,对拓展经营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扩大健身人群潜在着一定的商机。

3.改革营业性健身房的意见

健身行业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健身房的经营之道是识别健身人群未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估量和确定需求量大小,并选择最好地服务对象,服务方式,实现盈利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对当前营业性健身房的构建与发展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应定期作市场调查,以了解健身人群的需求与发展趋势。

营业性健身房应增设体适能监测与康复保健服务,构建相应的配套设备与测试仪器。

加大健康理念的宣传,并通过体适能测试,定期对学员进行健身效果评价,及时调整训练计划与运动处方。

加强适合中老年人群健身内容的健身项目,做好检测与评价工作。

随着健身市场的不断规范,教练员需要较高学历,应具备相关的体育健身与人体健康知识。不仅能够制定不同对象的训练计划与健身处方,还应具备较强的创编能力与调控能力。

建立健身、健美、康复等个人档案,规范管理,科学健体,以满足不同健身群体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杨正云:健身房经营特点与发展前景的研究[J].2003,10(2): 40~41

[3]安儒亮:世界发达国家体育俱乐部概况[J].2001,18(4):25~27

[4]古桥:现代营业性健身房服务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王玉芬:经营性健身房硬件投资与盈利的研究[J].2002,11(38): 13~14

[6]全民健身计划纲要[J].新体育,1995.(8)

[7]董传升赵宏雯:沈阳市大众健身房发展现状的初步研究[J]. 2001,1: 86~87

[8]李学君:重庆健身健美操教练及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上一篇:关于自来水市场的博弈分析 下一篇:开发森林养生旅游 打造阳光健康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