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治疗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9 04:06:00

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治疗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ESHAP方案(依托泊苷、甲基强的松龙、顺铂、阿糖胞苷)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以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及单用ESHAP方案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资料。32例复发的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组(治疗组)及单用ESHAP方案组(对照组),每21 d为1个周期,重复治疗。全部32例患者完成4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组完全缓解率(CR)为37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25%、563%,两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均可耐受。治疗组1例(625%)出现利妥昔单抗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安全有效,患者耐受良好,应推荐使用。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复发;利妥昔单抗; ESHAP

作者单位:255000 广东省茂名市中医院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对放化疗敏感,但易复发及耐药,再次治疗缓解率低,ESHAP方案为常用的解救方案之一。非霍奇金淋巴瘤大多起源于B淋巴细胞,大于95%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显示CD20阳性,利妥昔单抗是第一个获得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临床的人鼠嵌合型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它能特异性地与CD20抗原结合杀伤肿瘤细胞,明显提高了CD20高表达的B细胞性NHL的缓解率和生存率[1]。我院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及单用ESHAP方案治疗复发的CD20阳性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比较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经组织病理确诊的复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为B细胞性,CD20均为阳性,具有可评价病灶,外周血白细胞≥35×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全身功能状态评分(eastem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为03分。

12 临床资料 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我院共收治复发的CD20阳性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32例,男18例,女14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51岁。均经病理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织化学提示为B细胞性,CD20均为阳性,既往曾应用CHOP或CHOP样方案化疗, 32例患者中弥漫性大B细胞型18例,边缘区B细胞型5例,滤泡型4例,套细胞型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ESHAP方案组(治疗组)16例和单独应用ESHAP方案组(对照组)1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分期、LDH水平、IPI评分、B症状有无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化疗前1 d给予利妥昔单抗375 mg/m2静脉滴注,浓度100 mg/100 ml,速度起始为50 ml/h缓慢静脉滴注,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滴速,每05 h加速30 ml/h,最大速度可达250 mg/h;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并给予心电监护;第1天开始实施ESHAP方案,即:依托泊苷(VP16)60 mg/m2静脉滴注,第1~4天;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滴注,第1~4天;阿糖胞苷2 g/m2,静脉滴注,第5天,维持3 h;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4 d。 21 d为1个周期,疗程为4个周期。

对照组:采用ESHAP方案,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第1~5 d,21 d为1个周期,疗程为4个周期。

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给予水化,静脉给予护胃、止呕、护肝药,中性粒细胞

14 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 按WHO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2],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药物不良反应按照WHO分度标准分为0~IV度,Ⅲ或Ⅳ度为严重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之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其中,对照组CR 4例,PR 5例,SD 3例,PD 4例,总有效率为563%;治疗组CR 6例,PR 8例,SD 1例,PD1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进行安全性评估,主要不良反应为轻中度骨髓抑制、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脱发、肝功能损害(见表2)。骨髓抑制主要表现在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75%和813%,血红蛋白降低均占25%,因化疗过程中,常规予止呕、护胃,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均完成治疗。治疗组1例在第1次利妥昔单抗输注30 min时出现寒战、发热、胸闷,予减慢输注速度及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缓解,体温正常,以后应用未再出现; 1例老年患者骨髓抑制期出现肺部感染,予GCSF及抗感染治疗后感染控制;1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AST、ALT升高,但未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予护肝治疗后AST、ALT恢复正常。

表1 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CR PR SD PD 总有效率(%)

上一篇:盛夏,别让痱子侵扰孩子 下一篇:吃灵芝早餐 全家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