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新年 第1期

时间:2022-10-19 02:16:09

过新年 第1期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我的家乡,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过春节”为“过新年”。

相传古时候,“年”是一种形貌狰狞、生性凶残的野兽,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那时的人们整天东躲,担惊受怕。终于有一天,一位神仙来到人间,他告诉人们这个妖怪最怕红色和锣鼓声。于是人们就在“年”到来之前,在门上贴上大红对联,并敲起震耳的锣鼓,结果这个妖怪就吓得不敢来了。以后,每到“年”来的日子,人们就贴对联、敲锣鼓,久而久之,就形成我们现在的年俗了。

“啪啪啪”,一声声爆竹声响彻夜空,各家各户都把早已准备好的柴火堆在路旁点燃,然后围在火堆旁烤手烤脚。干柴在烈火的吞噬下,火苗勇敢地向天空蹿着,远远望去,就如同一条条蓄势待发的火龙。“快蹲下,烤明吧!”“爸爸,为什么要烤明呢?”“烤烤手,烤烤脚,来年不冻手和脚;烤烤屁股,不生病……”还没等爸爸说完,小弟弟就把屁股撅到了火堆旁,惹得大家哈哈大笑,欢快的笑声穿越了茫茫夜空飞向广阔无际的宇宙,也拉开了新年的序幕。

接下来,就要吃那美味可口的饺子了。这年夜饭的饺子与平日的饺子可不一样,妈妈会特意包两个圆形的饺子,放在每一个盖帘的中间,据说谁吃了圆形的饺子,来年就会万事圆满,好运连连。于是当饺子端上饭桌时,我和弟弟的眼睛就会瞪得大大的,都努力搜寻那所谓的幸运饺。幸运的是,每年我们都能吃上圆形的“幸运饺”――倒不是我们的运气真的好,而是得益于爸爸妈妈的暗中相助。不管怎么说,“‘幸运饺’吃到嘴里,美在心里”那是一定的,而且那种美滋滋的感觉会陪伴一年的时日。

年夜饭之后是要守岁的,人们通宵不睡,叙旧话新,以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守岁的习俗,既有对逝去的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即将来临的新年寄予美好的希望之意。

第二天的节目就是拜年了,人们挨家挨户互致问候,这一项想必各地都是一样的吧!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风俗特色呢?不妨也说来听听!

点评

这是一篇介绍家乡年俗的文章。小作者选材丰富,典型;组材时注意了详略,详写了“烤明”与“吃年夜饺子”两个年俗,略写了“守岁”与“拜年”,这是因为在后两个风俗上各地差异不大。从全文看,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上一篇:春节随记 第1期 下一篇:话题作文导写与示例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