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节目创作的视角选择

时间:2022-10-19 02:02:27

对农节目创作的视角选择

对农节目的创作不仅涉及创作内容,还存在一个创作视角的选择问题。不同的创作视角,所产生的传播效果也不同。钱钟书先生曾经讲过一个吃葡萄的故事,说的是两种人吃葡萄,一种人专挑最好的吃起,结果他吃的总是葡萄中最好的那一颗,而另一种人正好相反,先挑最坏的吃起,因为他想的是下一颗总比吃的这颗更好。两种吃法,两种味道,个中滋味全然不同。在对农节目创作中,有时换换思路,反其道而行之,也许做出来的节目会是另外一番风景。

从命题创作到问题创作

常言道:好的选题是节目成功的一半。选题的重要性不言自明,选题的取向性自然也至关重要。对农节目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节目的选题必须是农民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从农民的实际问题出发,采取低位进入的方式,是这类节目选题的基本取向。

农民在日常生活中或在认识科技、应用科技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常下乡的对农节目电视人都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这边脚刚着地,那边农民便围了上来,问这问那,希望获得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这家拉去看看新引进的苹果品种为啥大量掉果了,那家求教新的农村医疗合作怎么报销等等。从这些小问题中策划选题,也许不如农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宏大命题有高度,但从农民的角度来看,它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问题。

因此,在把握正确导向的前提下,节目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更要重视“农民意识”。对于那些大的命题,不能怪老百姓觉悟不高,他们对这些“大而空”的东西看得不如屯里的粮食、园里的果子、家里的房子那么实际。对农节目要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但一切都应该在一个前提下进行――尊重农民那点朴素的“农民意识”。

从新农村建设和“三农”发展战略的高度进行创作,对农节目责无旁贷。可喜的是,近两年已经涌现出了不少这方面的优秀之作。当然,针对一些题材意义重大的命题,如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如何做得更好,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更多的探索。但是,每一个具体的题材创作都有属于它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式,新农村建设这类命题性的节目是这样,新农居一类的问题性节目也是这样,只不过对农节目应更适用于后者。如果硬要谈一些“宏观”的东西,动辙“上纲上线”,生拉硬拽硬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上面靠,难免欠妥。

从专家路线到群众路线

人们常说,对农节目要贴近农民,但究竟该怎样贴近农民呢?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狄德罗号召艺术家们,“住到乡下去,住到茅棚里去,访问左邻右合,最好是瞧一瞧他们的床铺、饮食、房屋、衣服等”。对农节目电视人也应该如此:行走农村,真正把农民的事当事,把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聚焦在镜头之中,为他们提供尽心尽力的服务。

时下一些对农节目不厌其烦地告诉农民观众应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看似很关注农民,实则不尽然。比如现在做得比较多的季节节目,季节一到,编导们便开始拍脑袋想选题,通常的做法是翻书本、找专家。拿冬季小尾寒羊的管理来说吧,通片介绍冬天该如何喂养、怎样防疫等,一套套的“经”,言之凿凿,有理有据,结果农民并不怎么买账。原因很简单,这种为农民着想,尽管有时可能想得还很周到,事实上并不能真正代表农民的所需所想。而要真正为农民着想,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走群众路线。对农节目主张到农民家里去,看看有什么问题,然后想法解决,这时找专家也好,让农民自己来也行。“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这种节目形式,也许讲的知识不够全面,甚至事例不够典型,但它能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栏目化的制作播出机制,需要“短平快”的节目,一些发生紧急、危害大、时效强的热点问题,传统对农节目很难做出快速反应,等片子做出来,早就晚三秋了。因此,不妨舍弃一点对农节目“五脏俱全”的专家式指导,做一些针对性强、拍摄快的节目,让当事农民、技术专家和一般群众聚聚头,经常开个现场会,集中解决眼前发生的普遍问题。

这种选题从群众中来,传播新农村政策、科技信息或市场信息等到群众中去的节目,自然会真正贴近农民。时下一些对农节目之所以不能真正贴近农民,往往是因为走专家路线而导致一厢情愿的“单边主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取法其中,当受益无穷。

从说你说我到你说我说

对农节目一直都在努力放下说教者的面孔,但不可否认的是,现在不少对农节目仍在以“我说你听,我讲你做”的老面孔出现,或者是以另外某种新换的说教者面孔出现,节目中所传达的更多是一种专家对农业的指导,一种城里人对农村的猎奇,一种知识分子关于农民的议论,以及一种农民自己的“假嗓子”――用他人的声音、腔调和意思来传说种种与真实的农村社会不太相符的新人新事。虽然拉的也是农家常,说的也是农家事,不少农民也风光地上了镜头,但农民观众却感叹在这类节目里看不到“自己人”。事实上,农民希望对农节目是“有我”的节目。

从现代传播理念的角度来看,缺乏农民真正的参与,没有农民七嘴八舌的声音,对农节目的传播是不完整的。眼下有的对农节目不仅为农民想,也替农民说,甚至有意无意地让农民根据片子的“主题”来说,这种“代民立言”的做法尽管出发点可能是好的,却在无意中剥夺了农民的话语权。这一点,可能是“蹭破了脚皮,磨破了嘴皮”的记者编导们所始料未及的。事实上,对农节目不仅要“讲述农民自己的故事”,也要“让农民讲述自己的故事”,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要“让农民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故事”。

宣传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是对农节目的宗旨所在。从传播角度来看,对农节目抵达农村并与农民真正实现沟通,交流和对话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而实现这个前提的前提,在于农民真正学会用自己的声音开口说话,并且能多元化(即“我说你说”)地进入福柯所说的“公共信息流通领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对农节目主张让主持人下乡,也意在让农民真正参与到电视媒体这个“公共信息流通领域”中来,实现农民“讲述自己、表达自己”的愿望。

民谚云:“门门有道,道道有门。”做电视当然也一样,并非“自古华山一条道”,当然也不会只有一个门。对农节目创作的视点转换,走的只是其中一个门,选的其中一条道,而且本文所作的探讨仅仅是笔者一点粗浅的想法,门牌号是否看得准,道路是否走得通,需要实践来检验。如果这条道走不通,那就换条道再走。托尔斯泰说得好:“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对农电视节目的创作亦然。

上一篇:新记者见习培养六法 下一篇:电视新闻播音风格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