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时间:2022-10-19 01:43:11

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

固定资产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以下简称水管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占用着国家巨额的水利投资,因此必须加强核算管理。水管单位的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及房屋、工具、仪器等,凡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的即为固定资产。

一、 水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方式和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账外固定资产比较严重

现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根据水管单位的性质将固定资产分为公益服务用固定资产和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两大类,按经济特征将固定资产分为水工建筑物、房屋及其他建筑物、设备及传导设施堤防及闸坝和防护林及经济林木等六类,并对其标准作了严格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水管单位将堤防、闸坝没有作为固定资产,甚至连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及仪器也没纳入固定资产。在账务处理方式上,往往是借记“事业(专款、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而没有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按“收付实现制”将固定资产的购建费用直接进入了事业(专款、经营)支出。此外基建工程长期挂账,基建部门与财务部门管理脱节,致使许多已交付使用的工程长期挂账,固定资产不能按时增加。由此造成家底不清,资产不实,极易导致固定资产流失。

(二)折旧计提不规范

笔者所在的单位及所属的水管单位中,很多水管单位在固定资产折旧的提取上存在两个极端:

1、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也计提折旧

虽然按照现行的水管单位财务制度规定,水管单位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和公益服务用固定资产均应提取折旧,但依据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全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即纯公益性水管单位会计核算采取收付实现制,原则上不提折旧。由此可见,《水管单位财务制度》关于折旧的规定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矛盾。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在财务管理体制上是全额预算拨款,如果计提折旧,直接从事业经费中列支,将会造成虚列财政预算支出和当年经费亏损的假象,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

2、准公益性和企业性水管单位不提折旧或折旧比例过低

不提折旧或少提折旧,致使水管单位成本费用人为降低,导致水价、电价偏低,出现工程运行管理经费不足,效益衰减,难以维继,不仅影响着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也给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极大隐患。

(三)固定资产变卖处理不规范

例如某公益性水管单位变卖单位使用效益不高的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发电机等收入105,000元(账面价值250,000元),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105,000元,贷记“其他收入”105,000元,而没有调整固定资产科目,正确做法应补记分录(借记“固定基金”250,000元,贷记“固定资产”250,000元)。如该水管单位属企业性质,则应按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核算。还有的水管单位变卖固定资产收入不上账,账务上固定资产或作减少处理,或不作减少处理等等。

(四)固定资产的改良和维修工程界限不清

根据现行财务制度有关规定,通过大修使资产使用经济寿命延长2年;修理费用达到固定资产原值20%;大修支出后用于新的或不同的用途,应视为改良支出(资本性支出)除此之外为维修费用支出(收益性支出)计入当期损益。一些水管单位为改善办公条件,增加公益服务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对固定资产进行改建和扩建,一次性进入费用,而不是按改良支出和维修支出标准进行分类核算。严重影响了资产计价的真实性和当期决算经费失真。

(五)制度不宜将防护林及经济林木列为固定资产

现行水管单位财务制度将防护林及经济林木划分为固定资产,笔者认为不妥。虽然防护林及经济林木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堤防、闸坝附属设施来保护堤防、闸坝安全。但堤防两边禁脚的防护林和经济林木数以万计,且每年都在进行不断的更新和砍伐,如果把其作为资产来进行管理和核算,不仅繁琐,而且没有任何意义,不符合会计核算一般原则。笔者所在单位湖北省汉江河道管理局的下属单位有的将栽植费用作为事业费用,砍伐收入作为其他收入处理。有的单位干脆把防护林和经济林木作为一个经营项目,将栽植费用作为经营支出处理,将砍伐收入作为经营收入处理,笔者认为,这两种处理方式都是可以的,而没有必要将其列为固定资产。

二、改进水管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建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变化,对行业会计制度及会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笔者建议:

(一)创新制度建设

要积极研究建立水管单位与其他行业相适应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在完善水管单位固定资产明细核算、改进固定资产折旧核算和固定资产的改良与维修工程界定方面下功夫。建议有关部门通过进一步调研,充分考虑水管单位行业特殊性的同时,研究纯公益性、准公益性、企业性水管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和核算制度的合规性和合理性,以规范行业会计核算行为,理顺财务预算管理形式与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水管单位行业会计核算问题。

(二)结合这次全国性的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大会计人员培训力度,充分引进竞争机制,提高会计人员整体素质

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会计人员素质偏低问题。一是加大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熟悉本行业财务制度,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二是引进竞争机制,通过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招收优秀的财会人员,实行竞争上岗,为提高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做好水管单位清产核资工作,切实搞好固定资产核算,严防国有资产流失

一是水管单位必须根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明确本单位固定资产认定标准及界限,编制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分类目录。二是清产核资要努力解决账外资产的问题。三是清产核资工作对有账无实的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对于确实已经损坏或无法维修的固定资产,按程序予以核销,对可追回的固定资产责令追回,并落实到具体的当事人。四是清产核资工作要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不能有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

上一篇:我国电信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关于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