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再认识

时间:2022-10-19 01:28:00

对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再认识

[摘要]“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当时文化上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而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于“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活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

[关键词]老子;小邦寡民;道;往来

[作者简介]陈德玺,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硕士研究生,广东广州510053

[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1-0024-05

“小邦寡民,使有十百人之器而毋用。使民重死而远徙。有舟车无所乘之;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话可以看作并且是学术界公认的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经典表述。两千多年以来,人们围绕这个主题不断地进行阐释、新解、辨析,其间既有共识,也有分歧;既赋予老子以种种美名,也贴上了无数偏激的标签。这也许就是推进学术不断前进的动力,但是过多争论却不免有偏颇之嫌,总之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见解来认识老于思想的,同样地。笔者也可能不可避免地落人俗套。尽管如此,笔者仍然希望对“小邦寡民”进行探讨和再认识,以求有所裨益于学术,以使之更进一步地接近老子思想的原貌。

一、老子“小邦寡民”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老子所生活的时代,对于只要多少具备一点国学或历史学知识的人来说,想必并不陌生。众所周知,老子当时处在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正是中国文明史上的这一特殊时段,却造就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思想巨人和被雅斯贝尔斯誉为“轴心时代”的杰出代表的中国文化。可以说,要认识一个思想家乃至于人类文明导师的思想,一方面如果离开他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就难以说明问题;另一方面历史或时代是思想家思想的起点和归宿,因而有必要用一定的笔墨加以阐述。具体说来,老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上奴隶制的生产方式日趋解体,封建制的生产方式逐渐形成

西周末年,奴隶制开始解体,与此同时,封建制开始形成。而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衡量一个时展的标志,不是看它生产什么,而是看它如何生产,即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之中,运用什么样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在西周后期,社会生产已经出现了铁制农具。并且广泛采用牛耕从而代替了人力劳动,生产力得到巨大解放,“随着铁器与牛耕的推广,人口的不断增殖,各级贵族手中的土地势必越来越不够分配了。为了维持日薄西山的分封制度,春秋时期上级贵族对下级贵族多采用‘夺封’、‘削封’的办法以夺回部分土地”。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商业也获得发展的空间,根据史书记载,“肇奇车牛运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如贾之信,君子是识”,由此可见当时也算是商贾不绝了。总之随着商业的发展,“百人之器”丰富了,“舟车”之乘便利了,等等。

(二)政治上分封制日愈衰弱封建制得以确立,群雄并起列国纷争加剧

分封制是周朝的一贯统治制度,是以血缘为纽带的人身依附关系在政治上的表现,而其具体形式则是宗法等级制。《诗经》里说:“大宗为翰……宗子为城。”毛传:“王者天下之大宗。”郑笺说:“宗子谓王之适子。”《左传》载鲁哀公时公山不狃谏叔孙辄说:“今子以小恶而覆宗国,不亦难乎!”也就是说天下都是大宗即王者的江山,而以大王为中心逐渐分封下去的封国则形成小宗,小宗绝对服从大宗,这就是嫡庶制,因而这一规定是不可僭越的。《左传》对此还作了仔细的区分,“天子建国(封建诸侯),诸侯立家(封建卿大夫),卿置侧室(封建众子,即为小宗),大夫有二宗(与小宗略同),士有隶子弟(似指小宗或贰宗所隶属的宗人)”,这样一种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就架构起来了,但是这种制度很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因为随着各诸侯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它们日愈疏离于旧制度,各国擅自划分势力范围并蚕食到王畿之地,变公天下为私天下而“问鼎中原”。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大势,群雄并起、大国吞并小国、臣弑君、子弑父,原来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是“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了,周天子不再是天下共主了,而成为各诸侯国“豢养”的“宠物”了,于是各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三)文化上春秋战国时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传统礼乐文化正日趋衰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文化可谓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枝奇葩,这期间产生了许多思想大家和学术经典,成为中国乃至人类共同的思想文化遗产。但是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周朝礼乐文化在这时却遭到解构,此时礼乐不兴、刑法不中、人心不古、人性浮华,正是有感于红尘周遭的吊诡变迁,稍后时期的孔子才有“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的一番感慨;老子更是道出了人欲浮华的现世本质:“故大道废,案有仁义;智慧出,案有大伪”,而综观当时各诸侯国的概况,我们看到当时的文化现状是,“秦地的人好稼穑,务本业”;“晋地的人深思简陋”;“周地的人巧伪趋利,喜为商贾”;“郑地的人男女聚会,风俗”;“齐地的人舒缓迂阔,奢侈夸诈”;“楚地的人懦弱偷生,信鬼神、重淫祀”。由此可见,那种所谓高雅的礼乐文化已经被世俗的大众的甚至是庸俗的文化取代了。同时,各种学术流派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它们相互攻击和排斥。总之这种思想文化的两极分化和激荡成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而正是这种文化现状为老子等大思想家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于是他们得以思考社会发展的问题,从而建构自己的理想社会。生活于这一时期的老子由于自身特殊的职业背景,他长期接触历史文献因此深谙历史规律,这就决定了他的思想比以往和同时期的许多思想家的思想更为深刻,也更为“异类”,这就是“小邦寡民”。

二、目前学界对“小邦寡民”的认识

目前国内学界对老子“小邦寡民”的研究,大体说来主要有四种,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要摧毁现有文明,重新返回那种蒙昧状态的原始社会;一种观点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思想是积极的,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理性建构;另一种观点主要是从考据学的角度对其中的个别词句、概念进行辨析;还有一种观点就是对老子原文进行意译,把它白话化或经典化。不管这种方法是否可取,但他们的一个共同的缺点是毋庸赘述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过犹不及的解读。以下是这些观点的主要表述。

(一)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是要摧毁现有文明,重新返回那种蒙昧状态的

原始社会

“小国寡民。他们有千余人,被迫放弃朝廷的编制,被逼无奈逃生……纵有车船没地方用,纵有兵器也没陈设的必要……即便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也是人到老死不与之往来。”。胡寄窗先生在分析“小国寡民”的原因时,除了讲到避免战争之外,还讲到“可以避免因获取物质数据而酿成社会纷扰的工艺技巧”。胡先生等人还认为老子“反对工艺技巧”,“反对工商”,而他们的根据是“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一句。又有观点认为“小国寡民意即国家要小,一个国家的总人口要少””’。因为老子所处时代春秋五霸争雄,战争每每是大国发动的。所以为了消除战争,因而要小国寡民。“这里的‘国’是指诸侯国,诸侯国不断地分小,小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这样的国,实际上就不成其为国了。那只不过是一个田庄或村社而已。陈国庆等认为是一个个自然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句,意即民情淳朴、善良,直至老死也不拘泥那种繁琐而又浅薄的礼节。‘往来’二字不是指一般的交往、共事,而是借代礼节性的交往。”像这样的相似观点或结论不一而足,“然而有的学者忽略其思想整体,进行孤立的研究,认为老子向往颓废没落的国又小、民又寡的社会,是一种悲观厌世的思想在治国方式上的反映;或者用现代社会的国家形态来诠释,忽略了‘国’之内涵的发展演变,以今臆古,扭曲了它的本来面目”。

(二)认为老子的“小邦寡民”思想是积极的,是老子对理想社会状态的理性建构

就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而言,持这一观点的专家和学者应该还是占大多数,并以此批判那种把老子描绘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与文明社会对抗的“异类”的思想和观点。有学者认为“‘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思想,也是其所向往的理想社会”。因此不能独断地把老子的社会理想定性为保守和反动。有的学者认为不能把“小国寡民”认定是老子要求人们退回到原始社会,它只不过是老子通过理想化的形式来表达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这一构想的深层理念是自然主义,无为则是实现这一构想的具体方法”,“这些构想都是老于针对时弊提出的,反映了道家学派的社会批判精神”。而一些学者则认为“小国寡民”思想的提出是建立在老子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现实为背景上的,老子站在自然主义的立场上谆谆告诫人们,人类社会的发展要顺应和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要倡无为而任自然。但是,这里必须肯定指出的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往往是在进步与倒退的二元张力中前行的。而要“努力克服文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节制地、合理地开发自然,才能最大效度地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正是老子的智慧所在”。

(三)从考据学的角度对“小邦寡民”的个别词句、概念进行辨析

有学者指出,“‘国’指诸侯封区,是‘天子’领导的‘天下’的第一级行政区划。在诸侯林立的当时,‘国’无疑‘小’,‘民’无疑‘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说邻近的城邑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可以相互听到,彼此不相干涉,自然也就没有矛盾,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说明社会群体互不来往,相安无事,更不干扰和侵犯,直至终了”。“在理想社会中,‘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这里首先肯定的是‘有’,人们并不是过着原始那种可怜的生活,什伯之器、甲兵、舟舆等物质文明还是有的,而‘不用’,也不是甘愿丢弃,而是在于它们的用途,不是用于战争,而是为百姓的和平生活服务,直接否定了战争。””’同样的,也有学者认为“首先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上说:‘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庄子,逍遥游》则说:‘国是五等之邦。,这里的‘国’代指一个行政区域。《周礼,春官,职丧》上说:‘凡国谓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当然,这里学者们仅仅就什么是“国”的问题进行了辨析,但透过学者们的分析,无疑深化了对“国”的理解。有的学者则从词性的角度对“小邦寡民”进行分析,并指出从“‘使……’、‘使民……’的句式来看,显然都不是在进行描述,而是在进行设计。此外的‘小’、‘寡’应视为动词。‘小国寡民’乃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有的学者则把整句话完全考证,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四)对老子原文进行直译和意译,把它大众化、精细化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一些研究专著上,比如有学者认为:“小国寡民。他们有千余人。被迫放弃朝廷的编制,被逼无奈逃生……纵有车船没地方用,纵有兵器也没陈设的必要……即便与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也是人到老死不与之往来。””‘一些学者则把这一思想译为:“邦国土地小、人口少,即使在这样的落后状态下,如果君主在用餐时不摆十多盆百多碗的奢华排场……鸡鸣狗吠之声都能听见,但民众到老死也不会成群地迁徙到他邦去。”有学者又认为:“《说文・系传》人部伯下引《老子》曰:‘有什伯之器。’每什伯共享器,谓之兵革属。盖小民少,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每什伯共有器者。防盗贼耳。非所以争胜也。争胜则亡无日矣。故使民虽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大道普民所’(《管子・内业》,俯仰户牖盈(‘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行年九十余。足未出里门。‘宇宙在乎手’(《阴符经》),无劳枉己寻。”对于这些引用观点,不管正确或适当与否,它们至少都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乃至于有些地方不乏精辟的见解,但是老子思想并不像后人想当然的认为那样。事实上,要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老子“小邦寡民”的思想,第一是要紧密结合老子生存的历史文化环境;第二是要对老子思想进行通篇把握;第三就是要采取有效的解读方法,这样才能还老子思想以真实面目,从而理解和把握其精神实质。

三、“小邦寡民”思想的真实意蕴

在学术史上,无论古今中外,大凡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思想家,人们对他的关注是始终如一的,而对他的思想的争论也是如影随形的,这就给后人一种错觉,仿佛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莫衷一是、众说纷纭,那么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地代表思想家们的精神实质呢?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看问题的方法问题或曰什么才是真理,一方面方法、立场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不同,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另一方面,按照辩证法的思想,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因此我们不能苛求前人,更不能对后来的解读者大加责罚。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才有不断地对经典大家的思想进行重新解读和阐释的必要,但是一个必须强调的前提就是,必须要言而有据,逻辑可靠才是唯一的科学的态度和研究方法,而不是主观地猜测。因此考虑到在今天的老子思想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上述问题,这也是笔者致力于再认

识的冲动所在。而为了避免行文赘述,笔者拟就什么是“小邦寡民”和“老死不相往来”作一点浅显的探究。

何为“小邦寡民”,这个问题在今天看来仍然见仁见智。这里首先得从语言学角度考察一下它的原始意义,“小:与‘大’相对。墨子鲁问:‘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也即是说“小”是“大”的对应词,一般用于指示物体的外形;“寡:少,缺少。与‘多’相对”;“国:国家。周礼天官太宰:以佐王治邦国。大曰邦,小曰国”,一般是指封地或食邑。又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小:物之微也。”“国:邦也。封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寡:少也。从山,从。,分赋也,故为少。”再根据赵进的见解,“‘小’:象形。像沙粒形,表示很小。本义:细,与‘大’相对。《说文》:‘物之微也。从八,见而分之’。”“国:古代王侯的封地,都有其政治中心即国都。如:诸侯国。”“寡:山页组合,用一个人住在屋里,表示人少。《说文》从颁。颁,分赋也,故为少。”在此,要提出的是,古代的“国”和现在的“国”不是同一个概念。《说文・口部》:“国,邦也。”《广韵・德韵》也说:“国,邦国。”《周礼・春官・职丧》:“凡国谓诸侯国”。《周礼・天官・大宰》:“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以居亦曰国。”可见,古代的“国”指的是诸侯国。《韩非子・内储说下》中说:“国之利器。”王先慎集解:“喻老篇国作邦,此作国,汉人改也。”也就是说,汉代为避汉高祖刘邦讳,改“邦”作“国”。从上面浩繁的引用注释可以看出,人们争论的焦点大多集中于“小”、“邦”与“国”、“寡”的确切词义和词性,事实上这正是破解老子“小邦寡民”思想的关键所在,但是这其中一个为人们所忽略的问题就是,没有把这一思想放进老子《道德经》的整体文本环境中,而是把它独立化和抽象化,这样造成的曲解就不可避免。

对此,笔者是这样看的,所谓“小邦寡民”,“小”、“邦”“寡”之意义,正如引文所述基本上分歧不大,但我们却不能望文生义,而是要把老子的哲思宏远的理性精神“道”和“德”贯通其间。那么这里首要的任务就是明确,《道德经》的精神主旨是“道”和“德”,是用“道”去“化诚天下”从而得“德”,或“立德”,因此“道”是“体”,“德”是“用”,“道”是天道、地道、人道的统一体,而“德”和“道”又能相互显现,即“一物两体”,这也叫“道不远人”;又因为老子在下文中强调了“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可见“道”与“德”是内在的统一,“道”也可“道”了。据此可以说,老子并非人们所认为的那样主张倒退、回归原始社会,而是既强调基本需要,也要求突破动物本能。那么在其第八十章中,无疑也是“道”、“德”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小”和“寡”不仅在词性上有上述意义,而且在解释时,应当把“道”的意义添加进去,这样原义就不再是通常所表述的那样了,因此这句话的句式应当为“……使邦小……使民寡”,而把“道”置换进去,就是“道使邦小,道使民寡”。其实“道”本无“大”“小”之别,它不仅是“先天地生”和“玄之又玄”的,而且还是“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老子还说,“道汜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於大。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可见“小“与”大”的区别是十分细微的,但是“道”又是不可言说的存在,因而要通过万物来显现。因此就有了“小”“大”之别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因为“道”没有具体规定性,因此“小”和“寡”都是“道”的特性。那么“小邦寡民”就是说,在道的视域里,要求邦国的一系列的活动要在“道”的规定性之内,即有所为的限度内,因为“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而“曲”“枉”“洼”“敝”在老于思想中又是第一位的,所以在人类社会中,尤其在邦国中就要求要“小”和“寡”从而可以“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见“大道”。

还有一点值得指出的就是关于“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句,笔者认为这也绝非是无可争议的。要准确把握这句话的主旨,问题的关键是要着眼于“往来”一词中的“往”字的阐释,“往”按照

上一篇:中国对美军事外交中的台湾动因试析 下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鲜明特质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