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成方圆

时间:2022-10-19 01:27:43

打击乐器的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常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帮助幼儿初步掌握乐器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发展节奏感,而且能帮助提高幼儿对音色、曲式结构、多声部织体表现力的敏感性,培养幼儿基本的合作能力。但由于幼儿大多好奇心强,自制力较差,经常是拿起乐器就喜爱敲敲摇摇而忘记了教师的要求。因此,打击乐要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学活动更难组织,它尤其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建立必要的常规。

一、建立常规,提高幼儿控制力

1、活动开始和结束的常规

幼儿听音乐的信号整齐地将乐器从座椅下面取出或放回;开始演奏前,按指挥者的手势整齐地将乐器拿起,做好准备演奏的姿势;演奏结束后,按指挥者的手势将乐器放回大腿上。这一系列常规看着繁琐、复杂,幼儿不易接受,但是,一旦形成了规矩,老师就更容易把握活动常规。一开始,老师不能操之过急,第一次,可能只是训练取乐器、放乐器,第二次学习准备演奏、演奏结束,……我们可以尝试一些情境化的语言,“小乐器要上班了!”(拿出乐器)“小乐器要下班了!”(放回乐器)“小乐器准备唱歌了!”(准备演奏)“小乐器唱完了!”(演奏结束)……

2、活动进行的常规

一开始,幼儿可能沉浸于把玩乐器的喜悦中,他们总喜欢敲敲摇摇,不在意是上课还是下课。我们可以给他们一点空间,让他们去自由地探索发现。等幼儿适当尽兴后,可以让他们再听一听,他们会感觉到很乱,很吵,这样通过亲身的感受,情况会有所好转。再让他们比较一下,杂乱无章的演奏和整齐的演奏,哪种更好听,激发他们看指挥演奏的兴趣。指挥一般先由老师来指挥,老师可以用肢体语言、眼神等与幼儿进行交流、暗示,让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等到中班后期、大班时,一些结构简单的曲子,可以尝试让幼儿来指挥。

演奏乐器时,相互倾听的常规,在打击乐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整个演奏活动的整体效果。有的幼儿为了突显自己演奏的小乐器,会刻意演奏得特别快或者特别慢,以示自己的与众不同。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我会把整个演奏活动录下来,让大家听一听,好不好听?有什么问题?而且我就会让该幼儿来说一说发现了什么问题,如果他还是没有发现,再请别的幼儿来提示他,提示后,再来听一听,寻找问题的症结,如此一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后,难得有个别幼儿忘记倾听他人的演奏时,老师只要稍作提醒,马上就会好转,倾听的常规也慢慢建立起来。

3、活动中的有效策略

(1)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幼儿在活动中认识到不能随便玩乐器,有了想控制自己的欲望,但由于年龄小,控制能力差,往往难以实现。为此,我给他们讲叔叔的故事,为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故事讲完后,教室里很安静。过了一会儿,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他为什么不动呢?”“他一动不就被敌人发现了吗?”“他一动敌人就会向他开枪?”幼儿在互相议论中,在情感上产生了某种震动。我借着这样的机会问他们:“老师就要带你们上打击乐课了,你们应该怎样做呢?”幼儿都说:“我要坐坐好。”“我不乱动乐器。”果然,这次打击乐活动,幼儿非常认真,没有听到乐器随便发出的声音。

(2)扮演小乐队的队员。幼儿担任了某一角色,在行动上必然会受到角色的约束。我请幼儿扮演乐队的队员进行训练,利用“小门”的游戏形式,让幼儿用两腿做小门,当门关上的时候,谁也不能去看乐器,当老师说:“小门打开时”队员才可以拿乐器,这种形式,幼儿非常喜欢,不知不觉中,幼儿遵守了不低头看乐器这条规则,也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小乐队的队员要交换乐器了,我提示他们,现在在舞台上表演,幕布已经拉起来了,下面的观众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听得见,为了要给他们一个惊喜,交换乐器时要注意什么呢?于是,每个乐队成员在交换过程中都尽量不与他人或场内的座椅相撞,坐下时不使座椅发出声音或发生移动。

二、新颖教学,提升幼儿兴趣度

在进行音乐《大雨和小雨》活动时,我先请幼儿们用拍手的方式表现大小雨,用一个手指到五个手指逐渐增多拍,幼儿们感受到声音的渐强。立刻告诉我先是小雨后是大雨。除了拍手还可用什么表示?幼儿说:跺脚、拍腿、拍肩……各抒己见,我们一下子收集了许多利用声势表现大雨和小雨的方法。但是拍手跺脚这些方式都是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在他们熟悉了乐曲的节奏和声音的力度变化后,我给他们看了一段口技表演,提示他们是不是也能尝试用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后来再试试,能不能两两合作,发出不同的声音来表示大雨和小雨……这些新颖的表现方式,大大激发了幼儿参与这个节奏活动的兴趣。

三、正确引导,培养幼儿注意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尝试通过打击乐活动,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从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换,帮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注意的持久性。例如在为《军队进行曲》配大鼓的节奏时,我请了一名幼儿上来创编节奏。一进行实际操作,问题就出现了,牛牛的大鼓是半拍一下,又快又凌乱。双双马上站起来说:“我觉得这个节奏太快了,叔叔走得很整齐,这么快就不整齐了呀。”“那你觉得什么样的节奏才合适呢?你来试试看?!”我顺水推舟。学龄前的孩子有时候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但是能用动作表达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双双上来后,两拍一次大鼓,大家明显觉得,这样的伴奏既振奋人心,又很有节奏感,稳稳当当、脚踏实地的感觉,就像叔叔!这种相同的乐器,不同的配器方法的比较,使幼儿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把他们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进行了转换,幼儿自己得出了结论,更进一步地理解了音乐,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了初步的学习常规。

打击乐教学从培养幼儿节奏感,培养对节奏的感知力和理解力,培养幼儿感受创编节奏的能力入手,是音乐教育中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打击乐的教学中,老师若能建立合理的活动常规,再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幼儿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那我们的音乐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昆山市绣衣幼儿园 江苏】

上一篇:新课改下幼儿园民间美术教育之我见 下一篇:依托教材 抓两头保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