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策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时间:2022-10-19 01:01:36

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策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

[摘要]新兴海洋产业与技术创新紧密相连,加快其成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关键。构建“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有助于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从而加速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孵化-加速”体系具有多元的理论渊源。当代技术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竞争的内在属性、企业成长理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的理论演变与实践发展都为之提供了理论支撑。构建“孵化-加速”体系应确立重点行业,围绕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创新服务组织进行。需强化合作网络并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

[关键词]“孵化-加速”体系;技术创新;新兴海洋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123—04

纵观世界近代史,大国之崛起无不从陆地走向海洋。我国现代化进程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具有突破资源要素限制、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开发蓝色国土等多重战略作用。2011年,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我国海洋经济进入高速大发展轨道;同时,也意味着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结构优化、品质提升的现实使命。

目前,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主要涵盖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海洋装备业、深海产业等领域。实践中,我国新兴海洋产业占整个海洋经济的比例尚小,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小、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非常突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尤其是迅速规模化、社会化和国际化,成为海洋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与成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海洋科技创新是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海洋产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格局下,构建和完善海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创新资源利用率,加速新兴海洋产业成长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孵化-加速”体系的理论基础

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效率成为经济竞争的关键要素,促进技术创新、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发展转型成为政府的重要行动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要着力于技术创新活动。因此,为技术创新活动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务便包涵着内在的现实需求。具体而言,为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孵化-加速”体系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理论支撑。

(一)当代技术创新的内在属性需要“孵化-加速”体系

全球技术创新图景的新变化要求更具效率和竞争力的创新服务体系。跨区域、跨行业聚集创新要素,提高创新资源的匹配度、集聚效率和利用效率成为获得技术创新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随着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发展,创新复杂性大幅增长,创新难度和创新风险日益攀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技术创新的新格局下,切萨布鲁夫提出开放式创新理论,认为企业可以且应当利用外在资源进行创新活动。这为创新服务体系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极为契合的理论支持,也成为创新实践中探索“孵化-加速”体系的理论渊源之一。

(二)新兴产业竞争的本质特征要求“孵化-加速”服务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新兴产业发展的竞争尤为激烈,因为通过技术创新率先推动新兴产业成熟的区域经济主体能够借此占据产业高地、把握产业发展的主导权,从而获得超额创新利润。技术创新竞争具有“赢者通吃”的特点;依赖技术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竞争格局具有浓重的产业爆发力和产业成长速度的特征。从区域发展主体的视角观察,新兴产业具有典型的速度经济特征,即通过加快技术创新产业化并走向成熟,优先取得新兴产业的规模经济,即可获得产业发展的各种优势。因此,区域经济政策制定者和经济活动参与者都需要加快孵化新兴产业的高新技术,以此加速新兴产业成熟。鉴于此,一种致力于提供孵化和加速服务的创新服务体系成为现实需求,并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三)企业成长理论及其相关研究为“孵化-加速”体系搜寻适合的服务对象与合理的作用周期提供了理论指导

企业成长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彭罗斯认为,企业成长主要取决于能否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而且这些未被开发利用的资源不仅指企业内部资源,更重要的是企业外部资源。已有研究文献表明,具有较好社会网络、能够利用外在资源的中小企业具有较好的发展绩效。进一步来看,彭罗斯认为管理型资源的积累与扩张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限制因素。管理学大师爱迪斯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等10个周期,并针对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提出发展对策,这些研究为“孵化-加速”体系的作用周期提供了更为明确的指引。正是基于企业成长理论及其相关研究和现代企业发展实践,“孵化-加速”体系可以瞄准特定的企业群体和生命周期进行各种有益的增值和助推服务。

(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理论演化与实践发展表明,技术创新领域的“孵化-加速”体系具有理论自洽性和现实可行性

孵化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时值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衰退。为了尽快摆脱经济低迷格局,极具创造性的商界催生出企业孵化器这种商业服务模式,培育和帮助新创企业发展。此后,孵化器呈现出燎原之势,迅速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发展,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利器。此后,孵化器理论随着实践发展不断丰富,逐渐演化出更深层次的理论脉络;其企业孵化实践也逐步向更高层次的企业加速服务发展。20世纪末,企业加速器又在美国率先诞生,成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发展的重要新成员;与之相关的理论探索紧随而至。Price认为,企业加速器与企业孵化器服务于不同的企业类型和成长阶段,企业加速器为具有良好业务前景和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加速服务,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此后,Hannon从理论上提出孵化器的三种功能角色,即萌芽器、孵化器和加速器。这种划分方法传承和发展了企业孵化器理论,为将企业孵化服务向纵深扩展提供了理论指引。如果说企业孵化器是在经济衰败时期为了促进新创企业诞生并提高其存活率,那么企业加速器则是在技术创新竞争加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速的时代背景下加快产业成长。沿着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的理论思路,结合创新服务体系的发展经验,构建更高级别“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的理念便成为水到渠成的逻辑结果。

二、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内涵与目标功能

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依赖海洋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与技术创新服务密不可分,需要完善、高效的创新服务体系支撑。实践中,面临我国新兴海洋经济比重偏低、海洋产业结构亟待提升的局面,打造专门化的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借此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加速新兴海洋产业成熟成为必要的现实选择,也理应成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为了确保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发挥应有作用,需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目标功能,并据此设计相应的体系架构。这里根据技术创新及其服务体系理论,结合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特征,试图从理论上厘清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内涵与目标功能,为构建该体系确定合理边界和行动指引。

(一)内涵透视

分析和阐释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内涵,有助于清晰把握其核心属性。

1.专门化的服务体系。技术创新及其服务活动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沿着提高专业分工效率的主线加速演化,分化出专门化的技术创新行为和日益专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行为。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加速”体系作为技术创新服务的参与主体,自身就裹挟着专业分工效率的内在动因,这是准确把握该体系属性的首要因素。

“孵化-加速”体系作为专门化的创新服务主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体系的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即致力于加快海洋高新技术转化、推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凸显这种专门目标,是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区别于其他经济服务体系的标志,也是该体系借助专业化分工效率获得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二是“孵化-加速”体系服务内容的专门化。作为高端生产业,应该提供其他技术、经济服务体系所未能供给或供给不足、不优的服务内容,从而实现差异化服务供给,进一步释放和发挥专业分工效率。据此,紧扣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专门性,既能凸显优势,又能提升专业效率。

2.鲜明的有机集成创新特征。新兴海洋产业“孵化一加速”体系应注重集聚和利用现有技术创新服务资源,具有鲜明的集成创新特征。“孵化-加速”体系的集成创新具有两层涵义:一方面,该体系要集聚各种资源要素;另一方面,要集聚各类主体要素。在资源要素方面,“孵化-加速”体系应当涵盖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关键需求,如高新技术开发、金融资本、科技人才、管理咨询等等。在主体要素方面,“孵化-加速”体系应致力于囊括或联络广泛的技术创新活动参与主体,形成规模庞大的合作共生技术经济体系。从本质上看,资源要素集聚和主体集聚具有同构性,因为资源要素最终要通过组织主体来承载和转移。

简单、机械的资源积累,并不能直接创造出高效率的技术经济服务体系。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领域,人为打造的创新基地往往经历漫长的成长期,其核心问题就在于外力干预下的资源积累在形成有机共生系统之前需要一个较长的演化周期。在自然界,人造林生态系统的生存能力总是不如自然演化生长而成的原始林生态系统,究其原因在于人造系统内各主体间的有机共生联系有待加强。自然界的原理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维路径,实践中,人为打造的科技创新基地在综合创新绩效上很难达到美国硅谷的水平即是很好的例证。所谓道法自然,人为打造的技术创新系统应致力于提升和加强内部的有机联系。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海洋新兴“孵化-加速”体系是一个有机的集成创新系统,这是构建该体系成败之要点。

(二)目标功能分析

在技术创新日趋复杂、新兴产业竞争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倚重和依赖创新服务体系,并与之形成相互渗透的螺旋式进化系统。单个的创新服务组织难以承载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服务需求,体系化的创新服务主体将能释放出更强的驱动力和竞争力。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创新服务体系具有多层次的目标功能,有助于加快海洋产业的创新发展。

1.高效整合与开发创新资源,升级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技术创新活动需要多方面的资源要素,创新资源整合效率成为决定区域技术创新竞争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整合有助于盘活存量资源要素,开发新型资源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将充分挖掘区域内、行业内的存量创新资源,促进资源主体之间的有机联系,打造创新共生系统,最终实现高效率的创新资源整合效果,提高区域创新资源效率。当既有的技术创新资源难以满足创新需求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时,开发新型资源和资源主体就成为“孵化-加速”体系的目标功能。技术、经济服务体系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任何一种资源的短缺与不足都将导致整体功能的孱弱,引起技术、经济资源的流转产生阻滞。构建“孵化-加速”体系将主动识别和弥补资源、服务的短缺,及时夯实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短板”,使创新服务链条更加完善与健康,促进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升级。

2.快速搜寻与供给核心资源,加快创新进程与新兴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涉及资源搜寻、供给与交易问题。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过高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导致珍贵的技术创新资源闲置或不合理配置、创新活力不足。首先,海洋产业升级迫切需要高新海洋技术及其商品化、社会化。“孵化-加速”体系通过高效率整合与开发技术创新资源,将大幅度解决技术与服务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技术与服务的交易成本,从而繁荣新兴海洋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其次,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为创新主体快速提供核心资源,有助于加快创新进程,促进新型海洋科技企业成长。最后,“孵化-加速”体系为新兴海洋产业提供规模化的创新服务资源,加速新兴产业成熟,助力海洋经济区域抢占新兴产业高地,谋求产业发展的主动权。

三、构建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对策

当前,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加剧,成为新一轮国际分工的主要竞争阵地,其中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与新兴海洋产业紧密相关。加快构建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契合时展需要,具有极强的现实价值和紧迫性。实践中,已有地区尝试实践类似的“孵化-加速”体系。例如,成都市从2013年起将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中试基地)”企业孵化培育网络体系。基于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理论基础,把握“孵化-加速”体系专门化服务体系和有机集成创新的内涵特征,围绕体系的目标功能,结合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提出构建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4条对策建议:

(一)确立重点发展和扶持的新兴海洋产业领域,围绕这些领域构建“孵化-加速”体系

明确海洋新兴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的专业化服务系统属性,瞄准专门的行业进行加速服务。新兴海洋产业涵盖面广泛,行业之间技术差异、产业组织和商业模式差异巨大,“孵化-加速”体系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贯彻专业分工效率原则,围绕特定行业展开服务。建议海洋经济发展区应根据资源禀赋、自然地理条件、科教优势领域和产业基础等要素,确立本地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产业发展方向,并据此构建“孵化-加速”体系。

(二)围绕技术创新活动关键环节与核心创新服务组织构建“孵化-加速”体系

技术创新活动包括系列行动环节,不同阶段和环节需要不同的创新服务。“孵化-加速”体系应涵盖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行动环节,并特别关注技术创新主体的瓶颈环节和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创新服务组织是“孵化-加速”体系的基本组成单位,该体系应囊括当前技术创新服务市场上的核心创新服务组织,并及时吸纳新型创新服务组织。科技园区是综合性创新服务主体,具有功能强大、影响力广、集聚力强的特点。建议以海洋科技园为核心节点,吸收其他既存的创新服务组织,建设必需且短缺的创新服务主体。在海洋科技园区内建设海洋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并实现企业孵化器与企业加速器的耦合对接,提供“孵化-加速”一体化服务。

(三)完善并强化创新服务合作网络

“孵化-加速”体系是加快海洋科技创新、助推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主要服务系统,但绝非是唯一的服务体系。期望“孵化-加速”体系提供全部的创新服务,既不符合学理,也无法实现。因此,“孵化-加速”体系应当保持开放性,注重与其他服务主体、服务网络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要完善创新服务网络。如关于海洋科技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就有助于完善创新服务网络。另一方面,“孵化-加速”体系要加强与创新驿站、风险投资机构、科研院所等其他创新服务系统和组织的合作。

(四)制定“孵化-加速”体系建设规划,出台金融、财税和人才等方面的区域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创新资源集聚

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需要多主体、多领域和多层次的共同参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鼓励社会主体参与、给参与者以合理的发展预期,建议海洋经济区地方政府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建设规划。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创新服务主体参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吸引海洋产业投资者和建设者,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新兴海洋产业资源集聚区。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离不开公共政策的支持和保障,尤其处于建设阶段、尚不成熟的“孵化-加速”体系,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和引导来集聚优质技术创新资源。因此,海洋经济区应制定合宜的金融、财税和人才等方面的区域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技术创新要素汇集。

四、结语

加快新兴海洋产业发展是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升海洋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新兴海洋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紧密关联,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新兴海洋产业具有典型的速度经济特征,需要在产业发展的爆发力和速度上赢得优势。构建新兴海洋产业“孵化-加速”体系,有助于高效整合与开发创新资源、促进创新资源供给与交易、加快创新进程和海洋新兴产业成熟,是加强新兴海洋产业发展的有力服务体系。建设“孵化-加速”体系,应注重其专门化服务体系和有机集成创新的内涵特征,集聚和开发存量创新资源,围绕创新关键流程与核心创新服务组织进行构建。完善和强化创新合作网络,提供区域优惠政策支持,是保障新兴海洋产业“孵化一加速”体系快速发展的必要保障。

上一篇:开源节流 降低成本建设宿根花卉扩繁体系 下一篇:乔化幼旺富士苹果树难成花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