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物流的“战国时代”

时间:2022-10-19 10:53:14

电商物流的“战国时代”

国内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物流环节的制约作用越趋明显,中国邮政、“四通一达”扩展自身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能力,而大型电商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也在自建物流上忙得不亦乐乎,轻资产模式变得越来越重。

2011年,作为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是幸福的:情人节、圣诞节、双11世纪光棍节的疯狂网购让消费者着实体会到了低价优惠,也成就了淘宝单天36亿元天价交易额的神话;各大电商门户各种各样的减免运费政策,刺激了众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电子商务支付体系的完善,也增强了消费者上网购物的信心。

2011年,作为中国的网购消费者,是无奈的:业务高峰期的各种爆仓、延迟使得原本积累的购物满足感随着等待时间日益消耗;快递公司质量的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低下,将快递问题推向了消费者投诉的风口浪尖。

随着国内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物流环节的制约作用越趋明显:46%和21%两个年同比增速(2010年数据),恰恰可以说明电商与快递发展的速度差距。面对如此窘境,中国邮政、“四通一达”均在吸收更多的资金、人力、政策倾斜来扩展自身的物流网络,提高物流能力,而大型电商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也在自建物流上忙得不亦乐乎,轻资产模式变得越来越重。纵向一体化的控制需要,横向一体化的专业分工,在2012年这个节点上显得矛盾突出。

没有霸主只有诸侯,电商物流战国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电商百态

2011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总额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3%,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180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估计已经超过1350万人。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主要集中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北京等发达地区,网络购物用户已达2亿多人,涵盖行业包括服装鞋酒、纺织化纤、数码家电、农林畜牧、机械设备、化工塑料、建筑建材、五金工具、食品糖酒、医疗医药等。全球著名的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在销售总额的占比将从目前的3.3%增至7.4%,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33%,市价值突破20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电子商务主要可以分为企业电子商务B2B、网络零售(B2C和C2C)以及网络团购业务。

据统计,2011年,B2B交易额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29%,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36%,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0500家,同比增长14%。国内主要B2B服务商按照2011年市场占有率进行比较,依次是阿里巴巴(将近50%)、慧聪网、中国制造网、我的钢铁网、网盛生意宝、环球市场、金银岛、敦煌网。

而与大众消费者关系最为密切的网络零售业,2011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8019亿元,同比增长56%。B2C、C2C和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在年底已有20750家,同比增长43.1%。这一类在2011年的发展是最吸引众人眼球的,淘宝一分为三、比价购物的盛行、京东商城的崛起、传统零售商家布局线上、凡客诚品的IPO计划、电商倒闭风潮等热门事件让人们看到了“冰火两重天” 的矛盾境遇。目前,C2C最大的平台依旧是淘宝,但是个体网商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小,B2C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物流成本的黑洞

早在2010年,德意志银行的《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为王》报告中描述了未来3-5年中国B2C市场将出现两大趋势:一是几家主要公司强势扩张,变成全面的网络购物中心;二是市场整合。在两大趋势中,得物流者将得天下。

为什么物流会成为电商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子商务用虚拟的网络店面代替了实体店面,虽然节约了店面租金,却增加了大量的物流成本。以唯品会为例,其2008-2011年的仓储物流费用分别为61万、580.9万、4547.8万美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1.8%、17.8%、20%;而当当网2010年前9个月毛利润率22%,营销费用、技术费用和一般管理费合计占总销售额的9.3%,但物流执行成本一项就占到销售额的13%,致使公司前三季净利润率仅为1%;亚马逊在上世纪90年代时,物流执行成本也一度占到总成本的20%,目前下降到10%左右,仍占总销售额的8.5%。从各项数据可以看出,物流执行成本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除销货成本外的最大支出,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企业能否盈利。

物流成本的压力不断增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国内众多电商对免运费最低消费额度的提升。2011年11月份,京东商城宣布对金额不满39元的订单收取5元的运费;2012年2月份,一直实行全场免运费政策的亚马逊中国调整物流策略,对29元以下单次购买商品加收5元的配送费;2012年3月,当当网对甘肃、新疆和地区将免运费最低消费额提高到99元。尽管免运费政策在网购消费者选择电商时是一个关键的吸引力,但小型订单的增多使得这种政策造成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争夺消费市场份额的代价已经超出资本的承受能力,而且会使得消费者形成习惯,将免运费政策当成一个基本的电商配置,所以众多电商才会同时顶住压力提升免运费的最低消费额度。

电商的物流成本与它自身的物流模式密切相关。目前,电子商务企业采用的物流方式主要包括三种:自建物流、外包物流和两者结合。自建物流的成本主要体现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等重资产投资上,而外包物流的成本更多是来自于国内快递企业的间接成本压力,比如燃油价格的升高、人力成本的上升等等。

迫于众多消费者对网购物流的投诉压力,以及对整个供应链的控制需要,许多电商选择了自建物流,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大型配送中心,建立自有配送队伍,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配送服务,树立品牌形象。尽管在短期内这样做的成本很高,但是能够为长期的业务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意义,典型企业为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

而外包物流则是目前多数电商更加青睐的一种模式,主要是因为外包物流的价格相对便宜,网络覆盖面也十分广阔。但快递行业目前的发展并不能跟上电子商务的速度,爆仓、延迟、损坏货品等现象屡见不鲜,极大地伤害了电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典型企业为淘宝、天猫、众多中小型电商。

相比之下,两者结合,将关键的物流环节进行自营,而将相对次要的环节交给第三方物流负责,会减轻一定的投资压力上,同时也可以尽快地融入社会物流体系中。例如当当网就选择了“自建物流中心,但配送环节全外包”的模式。

从目前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情况来看,在未来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将呈现如下的发展趋势:

1. 管理层级将趋于清晰,物流政策激励与规范相结合。从目前中国的物流监管情况来看,物流业没有明确的行政主管部门,涉及的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物流政策的出台和落实需要时间,随着中国电商物流行业增幅不断提升,大市场需要更有力度的规范,预计将在局部地方和部门取得突破。同时,电子商务物流行业运作的新模式对现行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将促使税收优惠、土地优惠等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

2.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竞争不断加剧。国有快递公司依靠广泛的网点布局,优势地位暂时难以撼动。而此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民营快递公司资金短缺的问题越发暴露。相关数据显示,未来,中国将有50%的同城快递企业和20%的区域性快递企业被兼并重组或转型。

3. 电商物流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已成趋势。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将结束低价竞争策略,逐步向服务内涵、服务质量等方向转变。一方面,电商物流将拓展服务领域,统筹协调快递基本业务与电子商务配送、供应链管理等新业务的发展,加速推进传统服务方式向现代服务方式转变。另一方面,推进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运营集约化、规划布局集群化,产业发展集群化。

4.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企业细分化与个性化趋势显著。随着垂直电子商务企业的快速发展,除常见的服装服饰、食品等品类外,酒类、珠宝等品类不断涌现,对物流的要求逐渐的细分化,这也加速了物流配送企业业务的细分化与个性化的发展,中小物流公司形成独具特色、难以替代的个性化服务。从发展趋势来看,能够适应企业专业生产需要的专业物流服务,适应精益化生产需要的精细化服务,有物流派送的相关增值服务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5. 电商物流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布局产业链上下游。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将加速向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自2010年开始,宅急送上线商品代销平台“E购宅急送”、顺丰速运公司推出了购物网站“顺丰E商圈”、申通快递创办了“久久票务网”在线销售火车票、圆通快递推出农产品销售网站“新农网”等,尽管前途未卜,但预计“跨界潮”将延续,物流公司依托自身较为完善的物流网络和电子商务配送经验,还将加速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布局,这是其提升自身利润率的途径之一。

被“赶着跑”的第三方物流

经过近几年电商与第三方物流的磨合,第三方物流还为电商企业解决在运输、配送等多方面的问题,双方都有同样的认识。首先电商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成本较低,外包物流不需要电商企业自己的资金投入,有利于电商的资金周转;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应能够降低物流成本,尤其是在仓储环节。

其次是充分利用第三方广泛配送网络,有助于提升覆盖人群面积以加速业务的推进速度。对于大中型的电子商务公司而言,一般会选择两到三家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进一步扩大了业务的辐射范围。另外,第三方物流配送的专业性相对较强,从物流的ERP构建到整个IT体系的建立,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专业性相对较强,一般可以保证最后一公里服务的可靠性与完备性。

不过,电商运用第三方物流也有劣势:一是可控性不强,既难以实现二次营销,又可能部分会导致电商企业客服成本的增加。一般而言,电商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主要体现在仓储及物流配送环节,在配送过程中产生的增值服务较为难以实现,如新产品推广、公司品牌宣传等,这种类似于二次营销的活动,第三方物流配送公司难以配合实现。另外,第三方物流公司由于承接多家的业务,在产品的配送中,配送人员可能无法完全保障服务的质量,造成包裹延迟递送、配送人员态度不佳等问题的投诉,这可能会增加电商企业的客服成本,而且还可能影响电商企业的品牌形象。

二是电子商务企业与物流公司后台对接较难,造成信息流通的不顺畅。电子商务企业在与第三方物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在订单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双方后台系统的对接。但是,由于很多电商企业采用自主开发的ERP系统,在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时,后台平台的对接需要投资较多的资金和精力,而且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存在隐忧,容易造成合作双方信息沟通的不顺畅。

三是COD回款周期较长,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现金流。对于货到付款的业务,物流公司协助收款之后,不会与电商企业实时结算,一般会选择一周不等时间进行结算,影响了电子商务企业的现金流。此外,由于中国电商企业的IT管理水平不高,其在流程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为此,在执行代收货款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

自建物流:“有钱人”的“大布局”

尽管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已经十分迅猛,许多中国电子商务企业仍然在进行自建物流的大笔投资。这即是一个只有“有钱人”才能玩的游戏,也是一个关系到未来社会资源分配的“大布局”。

从中国自建物流的电子商务企业来看,自建物流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亚马逊自建物流模式的成功为众多电商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标杆。亚马逊凭借其较高的IT技术水平,投入巨资兴建物流,除了能够满足自身物流需求外,还为其他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尽管投资回报周期很长,但这种模式的前景比较大。

服务层面的竞争及成本控制加速了电商企业物流自建速度。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发展阶段来看,各类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加剧,已经从单一产品、价格的竞争发展到服务层面的竞争,为了抢占用户,增加用户粘性,电商企业通过加强电商“最后一公里”建设,提升用户体验。此外,尽管资金物流短期内对资金的占有率较大,但是长远来看,通过物流的管控,企业可以节省成本。

自建物流增加了电商企业的主控性。一方面,自建物流的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自有的物流进行新业务的推广和品牌的宣传,对已购用户进行再次营销,提升再次购买的可能性及用户粘性。第三方物流公司无法完全满足,电子商务企业可以通过自有配送队伍的上门机会,进行其他服务和产品推介。在红孩子成立之初,这种自配物流加之企业产品营销的形式就已经出现,并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另一方面,自建物流可以提升资金的回流速度。目前,尽管第三方支付市场用户群不断扩大,但是货到付款一直是部分用户比较青睐的支付方式。自建物流,对于电商企业来说,缩短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升了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上一篇:物流业步入iPhone时代 下一篇:物流业的5大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