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中检出肺癌19例X线分析

时间:2022-10-19 10:24:04

健康体检中检出肺癌19例X线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237-01

【关键词】肺癌X线分析

肺癌早期可无任何临床症状,而确诊时患者多属晚期。肺癌的防治贵在早期诊断,胸部X线检查是早期发现肺癌的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我们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健康体检中检出的19例肺癌患者的X线特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收集我院2003~2010年7年中,在总数56816人次体检中检出的19例肺癌资料。其中男16例,女3例,年龄52~82岁,平均67岁。上述病例均无明显胸痛、咳嗽、咯血等临床症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1.2 检查方法:常规采用影像增强X线电视透视,特殊工种及人员采用拍摄胸片检查。电视透视发现肺部异常阴影者立即拍摄正侧位胸片或胸部CT扫描。初诊发现肺部异常的病例,进一步收集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查痰细胞学检查,根据病情需要作胸部螺旋CT扫描及纤维支气管镜检等检查。对所有异常阴影的病例坚持追踪随访,直到治疗后病灶吸收消散,以及病变最终确诊,手术病理结果出现。

2 结果

2.1 病变类型:本组鳞癌3例,腺癌15例,小细胞癌1例。X线分类:中央型肺癌4例,周围型肺癌15例。病灶形态为孤立球形病灶16例,形态呈结节状及结节肿块状。不规则形病灶3例。

2.2 球形病灶X线表现

2.2.1 病灶大小:病灶直径在1cm以下3例(15.8%);1cm以上2cm以下9例(47.4%);2cm以上7例(36.8%)。其中最大1例肿块直径为4.8cm。

2.2.2 病灶边缘:边缘清楚10例,边缘部分模糊9例,14例可见分叶征,8例可见毛刺征。

2.2.3 病灶密度: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11例,大部分呈空泡征即小泡征改变,1例肿块内可见偏心性空洞,壁不规则。

2.2.4周围肺野:胸膜皱缩征3例,病灶靠近胸膜,可见胸膜凹陷皱缩,即所谓“V”字征、兔耳征等。

2.3 不规则形阴影X线表现:斑片状、条片状肺实变影3例(15.8%),斑片状影合并局限性肺气肿1例(5.3%)。

2.4 CT扫描与纤维支气管镜检表现

全组病例均行CT薄层扫描或螺旋CT扫描。结节肿块影病变在CT影像上亦呈分叶状边缘,8例可见小泡征。肿块结节病变内均未见钙化。有6例CT显示支气管狭窄,2例发现纵隔内有淋巴结转移,2例肝脏转移,1例髂骨转移。1例显示支气管壁局部增厚,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发现癌细胞。本组患者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其中7例有阳性发现。14例均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术后标本送检均确诊为肺癌。5例丧失手术机会,行放化疗治疗。

3 讨论

肺癌发病率高,不同类型的肺癌在其不同的生长时期X线表现也多种多样。本组19例肺癌是在健康体检中检出的,多数为早期肺癌,其X线特点主要是孤立的结节肿块阴影,以及不规则斑片块、条片状模糊影。早期中央型肺癌,肿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或在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壁内浸润生长,未侵及周围肺实质,早期可能无异常X线发现,或表现为局限性肺气肿或局限性阻塞性肺炎,这种阻塞性炎症不易吸收,且容易反复发生,本组有3例具备上述特征,经反复追踪,典型X线表现出现,呈现肺不张和肺门肿块。1例反复发生在同一部位的肺炎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找到了癌细胞。直径2cm或2cm以下的周围型肺癌为早期肺癌,其形态多为结节状,边缘模糊或毛糙,有分叶,即所谓分叶征。早期肺癌有的密度不均,呈空泡征,一般认为是细支气管及肺泡未被肿瘤完全破坏,部分残存的肺组织所致。有的进展期肺癌由于瘤体生长快,肿瘤组织坏死,并自支气管排出,在瘤体内形成空洞,此种空洞多为偏心性、内壁不整或有附壁结节。位于胸膜下的周围型肺癌常由于瘤体内的纤维组织牵拉脏层胸膜而出现胸膜皱缩征,表现为“V”形或条状阴影。

综上所述,由于肺癌的病理及生物学特征的多样,其X线表现也复杂多样,早期肺癌具有一般肿瘤的特征表现,如结节肿块影、分叶征、毛刺征等征象,有的仅表现为普通的肺部炎症感染病变类似,如斑片状影、条片状影等。笔者体会,对于肺部体检发现的任何异常改变都要坚持追踪随访,不放过任何疑点,特别是久治难愈或者反复发作的肺部炎症,弧立的小结节病变都要作薄层CT或螺旋CT扫描,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找脱落癌细胞等相关检查,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单位:710054 西北有色医院

上一篇: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46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葡萄糖酸钙在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