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德育的误区与创新策略

时间:2022-10-19 10:04:08

试论德育的误区与创新策略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指明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指明了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现实、历史意义,更体现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德育工作在许多方面常常浮在表面,流于形式。德育的观念、内容、方法、途径、手段、机制等诸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使德育工作处于一种“说起来重要,做起事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造成德育工作缺乏主动性,针对性,实效低靡,影响了不少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概括起来,德育的误区主要呈现在如下方面:

1.观念陈腐。许多家长希望子女成才,但看重的只是考分,不重视孩子的品行习惯,对孩子的心理压力更极少过问,总是当孩子的思想、心理处于崩溃边缘时才追悔莫及。许多教师忽略自己育人的职责,总认为德育是学校政教处的事,是班主任的事,不注重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效渗透思想教育。甚至不少学校领导在指导思想中仍然是智育第一,轻视德育,片面追求升学率。讲德育挂在嘴上,却不落实在行动上,造成学校德育机制、投入、人才等措施不到位。

2.教育内容偏颇。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应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常抓不懈的内容。但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今年年初。一些地方中学生中发生的令人触目惊心的刑事案件,学生厌学、不堪重负离家出走事件正说明了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责任观念淡薄,心理异常脆弱。尤其是德育内容,在现实教育中,不仅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甚至被错误扭曲,一些家长和教师灌输的观念就是找份好工作,挣更多的钱,造成不少学生错误的世界观、人才观、价值观。

3.方法手段滞后。德育方法和手段的滞后是造成当今德育实效低靡,缺乏针对性、主动性的根本原因,我们的德育方法和手段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将德育同智育分离,德育被分裂为教育的一部分,不再是人的生命、灵魂、行为的统领性的东西。二是德育方法、形式过于简单化、成人化。绝大多数属于用刻板的灌输,枯燥的说教,强制训练儿童服从各种道德规范。

4.实施途径单一。不少学校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仅仅将思品课、政治课、班队会等为数不多的时间作为德育仅有的途径,并且政治课、思品课常常为学生不喜爱的首选课,那么学生所能接收的教育就可想而知了。在更多的学科领域,在德育的主阵地各科课堂上,普遍存在教育者本身对德育缺乏情感、信念的投入,只是例行公事似的向学生讲解,传授道德规范的现象,这样的教育显然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灵魂。

正是德育的种种误区,导致德育的总体目标、内容和要求不能具体落实,导致诸脚掌对孩子的品行忧心忡忡,社会普遍对学生精神面貌并不看好。那么我们该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德育创新呢?本文仅提出四条创新策略:

1.用共同的爱心关照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为青少年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范围,但同时也给人的道德行为带来严峻的挑战。消极文化产品、文化垃圾的经济化,以及社会种种丑陋腐败现象都腐蚀着人们的心灵,尤其对青少年产生了巨大的侵害。所以,我们必须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全党、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努力,各部门通力协作,创设全方位的新型育人格局,其主要特点应是社会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协同合作的一体化;德育领导、德育决策、德育管理与实施的一体化;德育队伍、内容、渠道的一体化,只有这种“一体化”的社会德育格局才能凝聚并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妇、家庭及各行各业在德育中的作用,明确他们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从而为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营造出健康向上,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氛围,校园精神,行业精神,人文精神,时代精神,增强德育的力度和效度。

2.用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心灵。“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也只有品质才能培养品质”。对学生行为和品德发生最大影响的就是他周围的人群,学生人格模式的形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性格、知识、能力以及对学生真挚的爱和深切的期待来融解、感化学生。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生活中,教师以优良人格对学生感染,诱发学生主动向教师看齐,是任何书本、声像教材都取代不了的。因此,加强德育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其次是榜样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榜样是培养学生优良品质的典范,能为学生提高思想言行规范的人格模式。供学生学习的榜样可以是革命领袖、历史伟人、杰出人物、英雄模范,也可以是学生最熟悉的优秀同学,或者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榜样的人格具有完美性、鲜明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它一旦和好胜心强、善于模仿的学生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产生巨大的激励、教育作用。

3.用主动参与激发学生明理。道德是实践性的,道德是情感性的,道德是本质精神,是自然自律。现代德育学理论还揭示,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必须经过由外到内、由内到外、不断内化、不断外化的循环往复后,其道德才能形成。并不是把外在的道德规范,要求告诉受教育者后,就会变成他的美德。所以在德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调动学生的行为,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道德行为的认识、分析、讨论、判断、思辨、选择之中,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道德理性,使之产生主动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就要求教育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成长环境有针对性开展德育工作,采取生动有效、活泼多样的方式方法将德育融汇到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转变为内心的感受和动机。

4.用丰富实践磨砺学生身心。德育不同于知识传授,其形成不是知识——概念——记忆——训练这一过程,它的最终形成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具体的道德实践行为中,对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该或不应该有一个合乎规范的选择和行为。这就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实践第一的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开拓创新能力。认真组织校外活动,积极建立学生社会服务制度,建立和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主动与各部门、各行业建立稳固联系,使学生的社会服务活动,能持续有规律地开展下去,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在长期的丰富实践活动中,在具体的情景和交流中,学生验证自己的道德认识,训练自己的道德行为,形成美好的道德情操。

欲走出德育的种种误区,还需从德育的考试制度、方法以及德育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诸方面深入探究、创新。总之,在改革与发展的时代,德育任重而道远,有待于广大德育工作者努力拼搏,不断探索,为跨世纪的现代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上一篇:“课前五分钟演讲”尝试 下一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