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19 09:49:32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摘 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关系到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但是,目前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却很不理想,在增强学生阅读能力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并不明显。这种情况与教学观念陈旧、学生阅读时间过少均有关系,需要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模式加以优化。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做了总结,并就其中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理念

作为影响初中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是,现阶段的阅读教学却普遍与新课改的要求存在差距,其中显现出了不少的问题,教师观念陈旧、学生阅读时间过少等问题依旧十分普遍,阅读教学模式亟待优化。

一、现状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教师观念相对较为陈旧。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教师采用的是全程教学模式,学生只有极少的自由时间可用于阅读,在缺乏足够锻炼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很难在学习中取得明显进步,阅读能力也因此长期偏低。新课改推行以来,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也开始意识到阅读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行为依旧会受到传统观念的局限。也就是说,教学理念滞后依旧是限制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其次,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偏少。这一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讲解用时过多,学生可用在阅读方面的时间有限;另一方面与学生对阅读缺乏热情也有关系,表现出阅读行为不主动、不积极。在阅读时间偏少的情况下,学生就很难得到系统的锻炼,阅读能力的增强也就极为缓慢。

二、对策建议

1.创新理念,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解属于外在辅助,讲解再多也不如学生自主理解来得深刻,并且,讲解过多还会造成学生思想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他们不愿意去理解。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时间,由他们自主去发现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创新理念,明确学生自主阅读的必要性,并将自己的角色从支配者转变为引导者。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课为例,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应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由他们自主完成阅读。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教师可采用下述方案。首先,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比如,作者更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此类问题在略读之后即可明确答案,同时也可以成为促使学生阅读的动力。其次,提出难度稍大的问题,比如,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不M?要回答此类问题,学生就必须细读文章并做到真正理解,而问题正是他们细读的动力来源。最后,教师可要求学生归纳一下文中写的较为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语言美,对学生阅读能力及鉴赏能力、写作能力的增强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采用上述做法的情况下,阅读和理解的过程均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要发挥引导作用即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不再需要详细讲解,教学负担大为减轻。而对于学生来讲,自主阅读实际上就是对其各方面能力的一次锻炼,在问题的驱动下,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也会随之强化。

2.鼓励课外阅读,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增强提供时间保障

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增强需要以充足的锻炼为基础,但是,语文课堂时间有限,且不可能全部用于阅读,所以,鼓励课外阅读也是十分必要的做法,可为他们阅读能力的增强提供时间保障。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师无法监督,也就是说,学生在课外时间究竟是否进行过阅读,教师往往很难真正了解。所以,在课外阅读方面,教师仅提出要求并鼓励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要重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愿意在课下抽时间去阅读。为此,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利用课外书的趣味性来吸引学生,使他们产生阅读兴趣,为课外阅读的实现打下基础。以《撒哈拉的故事》为例,为了使学生对这本书产生兴趣,教师可采取下述做法:(1)利用撒哈拉的异域风情来吸引学生。比如,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对撒哈拉沙漠的看法,进而使学生对作者去撒哈拉的动机产生兴趣,最终促使他们通过阅读探寻答案。(2)利用书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飞蛾扑火时一定是极快乐幸福的。”这句话与人们对飞蛾扑火这一行为的认知有明显不同,可使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想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

综上所述,目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观念滞后、学生阅读时间不足等问题依旧十分突出,致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较为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主动创新理念,控制讲解与学生自主阅读的时间比例,并通过鼓励课外阅读逐一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苗.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多样化形式的应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29):35.

[2]刘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6(9):33.

[3]杨彦志.文本细读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情感读本(中旬刊),2016(8):68.

上一篇:“学”“导”“练”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 下一篇:微写作教学实施途径多样化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