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老黄牛”精神

时间:2022-10-19 09:33:16

解放前,上海老音专时代的沙汉昆同学,大家说他有“牛脾气”,就给他起了个“沙牛”的外号。解放初期参加工作时,他深入民间运用民歌音调写了一首童声二重唱《喂好我的大黄牛》,在运动中很是流行。此后,他一头钻进了作曲教学。如今,他虽已步入老年仍“牛劲”十足地研究旋律写作,不断地耕耘,实在值得称赞。

“”后,在成都召开的器乐创作会议上,曾提出音乐教学要有“五大件”的倡议(即除了学习和声、复调、配器、曲式这“四大件”以外,应加上“旋律学”这一件)。到了1982年,沙汉昆教授在《人民音乐》(总205期)上发表了一篇《建立“旋律学”很有必要》的文章,再一次强调建立“旋律学”课程的必要性。此后他经过刻苦钻研,深刻体会了著名作曲家保罗・兴德米特所提出的:“既然能把那样无比纷繁和暖昧的和声现象归纳成少数几条规则,为什么旋律就不能分析呢?”并亲身教学实践,种“试验田”,通过十数年的努力,1983年完成了《旋律写作讲授提纲》,1984年完成了《民间旋律的应用与发展》讲稿,1986年完成了《作曲技法基础写作――讲授提纲与谱例》,1988年5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民歌的结构与旋法》,书中由贺绿汀题写“目前音乐创作一般缺乏有机的结构,本文把民歌给以有机的分析,这对一般曲调创作在结构上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参考”。1996年3月出版了《旋律发展的理论与应用》,由我国前辈著名音乐理论家钱仁康和著名作曲家朱践耳作序,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旋律写作的一般规律和旋律发展的各种基本手法,对初学旋律写作、对创作中小型声乐曲和器乐曲的基本功掌握是很有帮助的。对于这本书,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是企图“把变幻莫测而又无限美妙的旋律现象,归纳成少数几种类型,为读者提供一份条理清晰,有章可循的旋律写作参考材料”。这本书对旋律发展问题,虽然在理论上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归纳,“但还不是一本可用于实际操作的教材。”因此,作者又经过10年努力,于2006年由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旋律写作教程》。

《旋律写作教程》一书,按照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进行旋律写作,如何将富有特性的旋律核心材料发展成为各种类型的单乐段结构,又如何从单乐段发展成为各种类型的多乐段结构,按旋律写作特点,由浅入深地进行习题解答、习题示范、列举实例、布置习题作业等等,全书从上篇重复型乐段、并置型乐段、“起承转合”型乐段、高潮的处理、扩充乐段写作等等,到下篇主题重复式展开、主题派生式展开、主题变奏式展开、主题展衍式展开、主题对比式展开的旋律写作等等,每章都有“写作练习”,最后附录还有“习题选解”和“参考谱例”,这确实是一本名副其实的《旋律写作教程》。

当然,正如作者所想到的,“旋律”要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纳入教学,是有很多困难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旋律风格和表现手法,都有很大差别,主调、复调音乐的旋律性格和表现手法各不相同,而且旋律与各种体裁、形式、音乐语言、民族风格的关系非常密切,要真正成为一门学科,也特别困难,更“需要经过一段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由片面趋向较全面的过程”,而且一旦纳入教学,就要“通过教学而流传下去,并且具有相当程度的稳固性和持续性”。①事实上,旋律写作这门学科,在许多著名的音乐教科书中、许多作曲技术理论著述中,都把旋律学摆在重要地位。兴德米特虽然在其《作曲技法》中没有对旋律做全面研究,他说:“我只是在音的处理这个领域中找出规律和秩序”,并提出“旋律理论的主要两个内容”,“一是与和声相关连的旋律音级进行;一是与旋律进行中的二度有密切联系的旋律级进进行”。②改革开放以来出版的许多作曲技术理论著作新成就,如桑桐教授的数册《和声学》论著,就把“旋律、和声、节奏作为音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来谈的;陈铭志教授的《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就特别强调“旋律是多声部音乐中的主要表现因素”。“复调音乐的结构,就是多旋律的组合形式”。因此,《复调音乐写作基础教程》这本巨著,也可以说是多声部的旋律学。这样看来,“旋律学”虽然没有在作曲教学中单独开课,但历史上一贯把旋律学包括在教材的重要内容,更何况凡是初学作曲爱好者,都有一段自学《歌曲作法》的历史,都有一段自我实习旋律写作的实践经验。当然,有些音乐院校作曲专业认为时机成熟完全可以正式开设《旋律学》这门课程,也可以作为全院各专业的基础课或正式选修课,从而达到提倡各专业的学生加强民间音乐学习和创作实践。不妨参照沙汉昆教授这本《旋律写作教程》或在各自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这不也就圆了24年前沙汉昆教授在《人民音乐》上发表文章、提出“建立《旋律学》很有必要”的“梦想”吗。

①桑桐《和声论文集》,第155―156页。

②秦西炫《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第268页。

常受宗 上海音乐学院离休干部

上一篇:呕心沥血三十载 魂牵梦绕歌剧情 下一篇:胡琴传统艺术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