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预设,捕捉生成,提高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10-19 09:32:19

精心预设,捕捉生成,提高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是实现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环节,课堂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师,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把新的理念带进课堂,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真正使课堂教学既动态生成,也预设成功。

一、课前精心预设是数学课堂有效学习的基础

教案预设,正如杜威所说,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愈是优秀的教师,设计教案的水平与质量就愈高。预设一个高质量的教案既是教师经验的积累,也是教学机智的展现,其间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预设教案的成功,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者,在课前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尊重教材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时展,尽可能地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去挖掘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

1.要选择现实的、有价值的素材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教材的部分内容会出现滞后现象,缺乏目标、漫无边际的生成挤占了师生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者备课时,在基本不改变教材的编排意图的同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喜欢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内容作为学习素材。教师不仅需要课前的精心预设,还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甚至重新设置教学,使课堂教学不再是配合老师的“演出”,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使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会乐于参与,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适当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这就说明教材不是圣书,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为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在预设教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学生实际出发,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安排最佳的呈现方式。

3.适时变换新课的导入方式

现行教材中的准备题,是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其内容一般是与本节课新知识密切相关的旧知识,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新知境界。然而,从新的教学理念看,有时它恰恰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小了探索的空间,加之教材中的有些例题在提供答案的同时,也提供了思考过程,既约束了教师的思维,又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内容虽然是抽象的,然而大多可以在生活中找到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原型。因此,我们备课时,要关注新课导入方式的变换,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形成探索的欲望。

二、课中捕捉生成是课堂有效学习的发展

所谓生成,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因势利导,及时调整、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的成功。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教学的一个亮点,它解放了师生和教材,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创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动态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一过程,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发表自己的创意。首先,教师要转变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转变。

2.遵循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教学

生成资源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却在教学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教师生成出符合学习实际的新教案,才能引导学生进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境中来。在课堂上生成的目标是着眼于其自身内在需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这样的目标才更具诱惑力。

3.设计不同层次的开放性练习

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要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学中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的再创造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这是动态生成的重要保证。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业有把握的调整和变更,充分运用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设计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的开放性练习题,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是相互联系的

预设与生成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预设、生成在教学中各有其思维基础和重要意义。“有效性教学”应当是生成性与预设性的和谐统一。预设重视和追求的是显性的、结果性的、共性的、可预知的目标;生成重视和追求的是隐性的、过程性的、个性的、不可预知的目标。预设过度必然导致对生成的忽视,挤占生成的时间和空间;生成过多也必然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因此,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正确的价值导向和学生的健康发展。

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我们教师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预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度、情感的波澜,用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动态生成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实验小学)

上一篇:喜剧选秀大爆炸 下一篇:水乡乌镇 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