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跳高比赛中的不良心态及对策

时间:2022-10-19 09:31:02

【摘 要】本文结合运动员的教学和训练实践,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本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良心态的成因、预防,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对策,使运动员能够克服比赛中的不良心态,已达到提高比赛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比赛:不良心态:对策

1、前言

背越式跳高比赛相对其他的体育竞技比赛而言其独立性较强,比赛中对其准确性和稳定性的要求也高,对运动员的体力,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重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心理调节将有利于解决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能正常发挥的问题,对创造优异成绩,提高运动水平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本文对运动员在比赛中不良心态,预防方法及其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一定的理论和依据。

2、比赛中的不良心态的分析

2.1淡漠状态。处于淡漠状态下的运动员心理活动处于较低水平,情绪较低,动作迟缓,精神不振,全身无力,对比赛心中没数,甚至可能想逃避比赛,这主要是把对手看得过分强大,自己过分弱项,没有建立起必要的比赛信心,没有获胜的勇气,也可能把比赛的不利条件想的太多,大脑中消极的自我暗示太多,如:当进行某一个高度时,运动员头脑中会有“我老找不到感觉呢”或者是”助跑节奏怎么老不对“等不良表现,还有的现象是赛前调整不充分而未形成竞技状态:有的是受比赛场地和其他因素干扰,而使注意力不集中到自己的比赛上,不能充分调动肌体的积极性。淡漠状态下的运动员,往往还会因为试跳失败,特别是第二次试跳失败后,出现惊慌,思想压力增大,转化为过分紧张的状态,从而使运动员的技术发挥不稳定,动作变形,导致比赛完全失败。

2.2过分紧张状态。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适度紧张才有助于投入比赛,若在比赛现场出现呼吸短促,口干舌燥,浑身无力,双腿哆嗦,老想上厕所等情况,则表明运动员已处于了过分紧张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运动员思维及不清醒,技术感觉也及不清晰,做事慌张焦虑,注意力不能集中,教练所说是听非听,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匆匆的去试跳。从生理意义上讲,过分紧张会引起大脑皮层抑制减弱,导致肌肉对动作节奏等的支配能力下降,容易使肌肉发僵,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正常发挥。产生过分紧张状态的原因,有的是由于运动员急切想参加比赛,而增加了精神压力:有的是身体带伤过分担心比赛成绩,而变成了思想负担:有的是看到横杆不断升高,对手成功越过,情绪开始紧张担心自己是不是也跳得过:有的是担心第三次跳不过而产生急躁心理进入到紧张状态,彻底影响到比赛技术水平的发挥。

2.3盲目自信状态。处于盲目自信状态下的运动员,从表面上兴奋性很高,似乎信心十足,自己训练水平都提高了,强度不错,盲目乐观,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对比赛不进行冷静的分析和思考,一旦未能轻松跳过自己认为能跳过的高度时,情绪立刻会受到影响,容易激动,心态不能平静控制自己,自控失调,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比赛失败。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是过高估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轻易取胜。出现盲目自信状态的,也是严重的骄傲自满情绪,总认为自己能够轻易提高成绩而完全忽视了应该注意的技术。

3、比赛中不良心态的预防

3.1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让技术定型。技术是战术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技术动作来作为基础,再好的技术也只能是无源之水,所以应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原有水平,提高运动员技术动作的自动化水平,掌握好训练中运动员最能表现出正确技术的高度,使运动员多去反复熟悉,巩固,下来模仿,想象,从而达到定型。

3.2制定出合理适宜的高度。教练员的战术准备要科学合理,要结合运动员平时的心理特点,充分估计比赛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出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战术安排,使运动员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完美的去试跳。每次比赛,教练员要根据主客观实际情况,为运动员制定适宜的目标高度,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高了就脱离运动员的实际能力极可能会给运动员造成一种误导使其产生盲目乐观和盲目自信状态:过低则调动不起运动员的积极性,易产生淡漠状态。因此,实事求是的确定适宜的目标高度,安排合理战术,做好充分的赛前准备,才能建立起运动员取胜的信心,才能挖掘潜力,才能克服不良心态的干扰,才能充满信心的完成任务。

3.3培养运动员灵活运用技战术素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自己要合理运用战术进行比赛,应该对跳高技术的完整动作要有清晰的表象,知道自己应该去做什么,减小对教练的依赖。在比赛中要学会善于分析,不为他人造成假象所左右,不为他人的发挥而动摇自己的信心,这样才能保持比较清晰的思维,采用有利于自己的战术和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平稳的去瓦解对手的斗志,达到给对手造成心理压力,采用“乱中夺权”的方式,让对手去拼个你死我活,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

4、克服跳高比赛中不良心态的对策

4.1自我暗示法。运动员借助自己的语言,词组组成一些积极性的词语,通过默念,思考和想象对自己的心理施加影响,力求在自己头脑中出现完整顺畅的技术过程,并且要反复想象;或者利用每次试跳前,提醒自己注意技术某个动作要领,积极暗示,在还没有试跳前,做做动作要领,这样能增强信心,稳定情绪,振奋精神作用,还可以消除一些紧张与不良的心理状态。

4.2集中注意力调节法。集中注意力是坚持一个确定目标,不为其他念头干扰分散的一种能力。人的注意力越集中,活动效率越高,越能排除周围环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是跳高运动员重要的心理特征。在比赛现场,分散注意力的事非常多,意想不到的现象比比皆是。比赛经验少,心理训练不好,思想准备不足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注意力分散形成不良心态,发挥不出水平。所以,在比赛中学会忘掉环境,忘掉对手,不去想比赛的胜败,把精力完全放在试跳上。

4.3肌肉活动调节法。人的大脑活动和肌肉活动具有双向传导性,具有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肌肉活动积极,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多,呈现的兴奋水平就越高。肌肉越是放松从肌肉向大脑传递的冲动就少,呈现的兴奋水平就越低。针对这特性对自己的兴奋水平进行调节,如;当处于淡漠状态时刻进行短距离加速跑,原地连续向上跳,原地快速高抬动作,也可大喊大叫。当处于紧张状态时,可以慢跑,可以想些自己愉快的事,想象正确的技术动作等等。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在跳高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不良心理状态对比赛的负面影响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运动员的心理因素直接要影响着身体,技术,战术的发挥程度。作为一名跳高运动员,要善于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良心理状态,并提前加以预防,又要掌握克服不良状态的方法,始终保持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在各级比赛中锻炼自己,达到最终完成自己的任务与目标。

5.2建议

(1)确定合理的比赛目标。运动员在比赛前,要确认比赛时间,地点,了解路途所花时间,以及是否有及格赛等情况,并根据自己平时的训练成绩,确定目标,目标不能过高或者过低,应该从实际出发,把自己有把握实现的目标作为努力的方向。

(2)培养良好的比赛动机。比赛动机是影响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比赛动机,明确参赛的目的。比赛不能有私心,不能患得患失,不能感情用事,调整好心态解决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3)培养和树立比赛信心。在训练中,要用语言去多激励运动员,尽量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特点,在比赛中要多去鼓励运动员,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在比赛失利的情况下要与运动员分析失败的原因,指出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简单粗暴的用语言去埋怨和责备运动员,反而会还造成运动员的紧张。

【参考文献】

[1]马启伟.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刘宝山.影响运动员比赛情绪的心理[M].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3]杨宗义,丁雪琴.运动竞赛心理[M].重庆西师大学出版社,1987.

上一篇:试谈我国的通货膨胀及其应对策略 下一篇:喀斯特地貌岩溶裂隙导水实验煤矿防治水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