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蹿红词汇

时间:2022-10-19 09:20:55

网络蹿红词汇

网络使词汇流行得更快、更广,此话不假。现分析几例:

有些词语虽然刺耳,但鲜明生动准确,可惜,我们的媒体一定要把事实磨平了再说,比如所谓“”,就是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词语,我说它是愚蠢者生造出来的,它的生命力,似乎只在于能为人留下笑柄,就像80年代的“待业”,直说了,不就是失业吗?

汉语的确博大精深,我把类似“”的词语,称为“中性的”,它的科学性,就在于它十分准确,不具有任何感彩,换句话说,它是描述事实的语言。但是,我偏要较真儿,这描述事实的“”,却也可以由于它异常模糊却反倒变成抹杀事实的语言。

我不是故意抬杠,我觉得“开会”也是个,因为这里的硬件都具备了,开会至少要有3人,可以叫“群”了,“群众事件”之谓也,而2个人,应谓之“谈话”。如果谁要是怀疑我这个判断的科学性,我绝对能在哲学与语义学两方面驳倒他。

中性语言有时是严肃的甚至是道德的,比如“性工作者”。夫妻之间的“性”,叫爱情,而不可说是专门干这个的“工作者”。如果专门拿“性”换钱,就成了专职工作者。可是,官方媒体的态度似乎又是矛盾的,一句话,你一方面称人家是“性工作者”,另方面,又不允许人家合法存在,随时随地整治人家。我倒觉得,应该把“提倡的”与“允许的”区别开来,前者是道德标准,后者是法律标准。

如果“实事求是的描述语”都被禁止,言论自由就完全是一句空话。反驳的权力不是“被允许”的,而是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里的。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的报刊传媒,充满了类似“”、“待业”这样的词语,一百年后,我们的后人恐怕就得借助一部翻译词典,才弄得清这些词语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还应该编一套不被允许使用的汉语词典,比如抗议、示威、自由,让记者编辑们人手一册。但是我确实担心,在多少代中国人之后,这些词将从汉语里消失,或者完全变成别的含义,比如500年后的中国孩子拍着脑袋想了半天说,“自由”嘛,就是任由水龙头里的自来水流出来。

还有,词语的最终解释权问题:最高法院最近出台了一个《规定》,要惩罚媒体的“恶意报道”。我倒要问,什么叫“恶意报道”中的“恶意”?有衡量标准吗?我怀疑它完全是主观的。其实,问题关键在于有人在思想上总偷懒,于是就拿“道德”术语作最后的“挡箭牌”,但不应该把我们的最高法院,理解成最高道德法院。法律是最不能模糊的,我还是要追问:什么是恶意?是某些人手里的紧箍咒吗?

总之,不能“你说是啥就是啥”,我说对了,你却当众否认,从此再无下文。人民应该有再追问的权利,问了,有关部门就应该再回答,直到人民满意为止,要不怎么叫“人民政府”呢。

我觉得中国的网民和中国的网络一样,很可怜,那些狗屁网络流行语,真的就像流星雨一样,还像挠痒痒,临时解决一下问题(据说某地法院提出一个雷人的罪名“临时罪”,就是“当时因为极其偶然的原因没有管住自己生殖器”的意思),它不太像电影《2012》,却有点像张艺谋的《三枪》,还有什么“你妈嘁你回家吃饭”之类,都像是挠痒痒,临时刺激一把,说了等于没说的无聊之作。

其实,问题的严重性,并不在于我们的媒体和网络中大量充斥着无聊的东西,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都免不了这些东西,而在于我们还有没有产生别的东西的能力。怎么能光是这些东西,到处在喊什么“不差钱”和“回家吃饭”?要有能力喊出别的东西,要有文化身份和等级差异。发泄,畜生都会,我家猫都会幽默,但这些并不叫“有文化”。

在不能随便乱说的前提下还得说,结果,就说出了这些无聊而乱七八糟的东西,浅层次的哈哈一笑,很像是在你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去被人挠你的痒痒肉,或者是“临时”一下。可是,我这喜欢较真儿的头脑还是免不了要问,是去还是被?这……这个嘛,我的汗顺着脸往下滴……

呵呵,“被”――据说这个字,去年也蹿红网络呢。

上一篇:谷歌侵权只是一面镜子 下一篇:分众的新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