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沟通 第7期

时间:2022-10-19 07:49:45

家校沟通 第7期

家长的困惑要由谁来解决?让老师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家长:儿子九岁了,很聪明,一些道理他也懂得很多,可就是管不住自己。课后作业经常不写,问他为什么也说不上来;有些东西跟他说过不要碰,他嘴上答应了,可还是会偷偷拿着玩;放学后说好要写完作业才能玩,可是他还是要玩到大人找再回家;看电视也是一样,明明说好了看完多少就关,可他却一次一次往后推;玩完的东西你叫他收拾,他嘴上答应可是就是不动……我不知道这些事情该怎么帮助他改掉?

老师:别犯刀子嘴豆腐心的毛病,要反过来―豆腐嘴,刀子心。

豆腐嘴是讲话礼貌和气,不伤孩子的自尊心,刀子心是指做事坚持原则,就像开水和高压电,碰不得,讲话说到做到,父母自己以身作则,该做的一定要做,不该做的坚决不能做,如果你希望孩子做成什么样子,自己首先应该做到,然后再要求孩子做到,奖罚分明,但是要注意,对孩子哪怕极为微小的善举也要加大力度赏识,比如孩子今天出去玩比昨天早回来了一秒钟,您也要大大地,无限夸张地赏识:哎呀!孩子你太了不起了!你看你多么有自控能力!今天怕爸爸妈妈担心主动提早回家,比昨天早了一大秒!你太了不起啦!因为自控能力是一个人在世间能够获得成功的根本啊!……同时别忘了把大拇指在他面前好好地晃来晃去!

家长:孩子脾气犟不肯听话,该怎么教育?

老师:先跟孩子交朋友。

走不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是因为父母没把孩子当大人看,就像两根水管,父母这根管子高高的,孩子这根管子低低的,父母的关怀像喷水一样射向孩子,可是由于没有平等对接,那关怀根本就没有流到孩子心里,总是你说你的,我想我的。

赶紧跟你孩子结拜兄弟吧!大家都是哥们了!还有什么话不好说的?

家长:我有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自从上二年级以来,体质一直日益下降,连带的动作缓慢,学习成绩退步。经常是语文赶上了,数学下降了;数学赶上了,英语下降了;英语赶上了,身体又出现问题了,三天两头往医院跑,整日里不是头疼就是肚子疼,不是腿疼就是别的地方疼,总之没有一天不说疼的。搞得我焦头烂额,你说我该怎么办?

老师:孩子的心乱了,主要是因为父母的心乱了,父母安定了,孩子就安定了。

身体是一切的基础,这是最重要的,好身体的条件是好心情、好营养、好锻炼,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分数不重要,和谐健康的生命状态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让孩子觉得父母只爱成绩分数,而不爱孩子的生命本身,否则,孩子心灰意懒,那就什么毛病也都会出现了。

偶尔成绩下滑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什么能比健康快乐地活着更重要?

当然不是鼓励人们不学习,而是要人们从不能代表和解决孩子实际生活能力、热爱生命问题的“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要把每天健康快乐地成长当成最重要的,而不是忽略生活品质,只把最后的那冷冰冰的分当成生命的全部。

生活需要设计,从您的表述来看,真有点乱套的感觉,是不是在拿孩子的成绩拼命地在跟别的孩子比?这是要不得的,要记住“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孩子只要跟自己比就行了,这次比上一次学的好了一些,就值得鼓励,不如上一次也没有关系,“好不累,坏不罪”吗,即使孩子考了倒数第一,爸爸妈妈也够朋友,仍然深爱自己的孩子,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骄傲和自豪,如果用这种心态来面对孩子,孩子就心安了,有了安全感,孩子就能静下来,静能生慧,心情好,一好百好,他的健康、学习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找出孩子最感兴趣的科目作为日常主要学习研究内容,其他科目可以少用点力气,不同阶段有不同侧重,比如靠日积月累的,就每天有固定功课,比如语文作文需要日常阅读文章,英语阅读靠熟练句子就得每天固定半小时大声朗读等,数学阶段性集中突破,解决一个问题是一个,至于那些考试前突击背诵就能过关的科目,平时有个印象就行了,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其实我们上学期间要背诵的好多东西,走入工作岗位后,有用的有多少?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学习分数重要得多啊!

再就是不同科目学习规律方法不一样,要分析一下,进行学习方法的区别对待和时间的不同分配。跟孩子好好计划一下,记住有得必有失,不要企盼什么都得到,要获得首先必须学会放弃,孩子精力有限,要求孩子门门功课100分根本就是不拿孩子当人看,千万别犯这种低级错误,“高目标,低要求”,让孩子快乐和谐舒展的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上一篇:步入帖子时代 下一篇:手机害了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