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9 07:24:27

例谈教育博客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本文将教育博客引入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并以《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根据课程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实施、课后延伸、实施效果四个方面分析这种崭新的教学方法为信息技术课带来的创新与不足,为教育博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博客;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因特网信息的查找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039-001

新课改为信息技术提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先天不足,应试教育的树大根深使得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很大。特别是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离新课改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笔者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以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二章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查找》一课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博客平台,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合作学习能力。

一、教育博客及其特点

博客的原始含义是网络日志,用于吸引用户及时发表自己心中的想法,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并相互传播。博客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信息的交流、、管理,具有零技术、零成本、零形式等众多优点。教育博客就是教师与学生利用博客技术,以文字、多媒体等方式,将自己日常教案设计、教学内容,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学生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记录教师与学生个人成长轨迹。

二、《因特网信息的查找》的课程特点

第一,本课教材上提供的教学内容来有一定的滞后性。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知识、新观念层出不穷。比如,教材在讲分类搜索引擎时,仍然以搜狐为例,实际上搜狐的搜索引擎已经独立,改名叫“搜狗”,而且主要业务已经转换成全文搜索。此外,比如地图、翻译、音乐、文库等常用的搜索引擎,课本上只是一笔带过。而博客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则不受此限制,可以随时更新最新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眼界。

第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中,单纯的讲解和示范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博客平台可以用文字、图片和视频3种形式来拓宽学生知识面,将技法描述得更形象。此外,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学,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上能力。

第三,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作业或作品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让更多的同学来参与评价。老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评价所有学生的作品,而且就一件作品的评价有时也会陷入教师的观点使得评价的公正性得不到体现。而用博客的评价功能则可以畅所欲言。

三、课前准备,以学案为依托,师生共同打造博客学习平台

博客的申请非常容易,因特网上有许多提供免费博客申请的。这里,笔者使用了自己学校的博客系统。首先,由笔者自己申请一个用户,博客命名为“信息神捕训练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真实姓名注册的账号和密码,下设几个模块:

(1)训练营招生:本模块用于创设情境,并表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博客使用帮助、博客公告等信息。内容简练,不到200字,以Flas的形式呈现,生动有趣。

(2)训练营:本模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营,为起点不一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的任务,内容的设置以我们所编制的学案为主。每个训练营最后都有一个“毕业”测试或展示,完成后便可从当前训练营毕业。

(3)加油站:结合上面的三个训练营,提供相应的帮助。以文字、图片、动画等形式,提供指导和操作示范。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就可以到本模块寻求帮助。

(4)悬赏缉拿:当学生完成训练营任务后,便可以来有选择的完成本模块提供的任务(分为学习、体育、娱乐、艺术等多个方面,师生共同提供)。最后有一个评分规则,学生可以根据表现积极度、任务完成数量、质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小组互评、自评。

(5)超级神捕:本模块由师生共同提供有关搜索引擎的拓展知识、技能、教程、心得等,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一层次的知识。

(6)神捕茶馆:留言板,教师、学生可以在上面畅所欲言。所有用户都有回复留言的权限。本模块重点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所出现的错误以及解决对策。

各个模块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会根据每节课的具体情况由师生共同进行增减、修改。

四、课堂实施,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进入课堂教学环节后,首先由教师讲解博客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基本掌握博客的使用方法(也可在课前进行)。

(1)情境创设,自学质疑:学生打开教学博客后,进入“训练营招生”模块,观看相关的博文,进行角色扮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课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自主探究,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训练营”的任务,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到“加油站”去寻找帮助。每个训练营学完后,分小组进行测试的批改和展示(小组长手中有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帮助、引导,并参与其中。

(2)学生展示,交流质疑,教师点评。当学习小组内每个成员都完成“训练营”任务后,可进入“悬赏缉拿”模块。本模块是对学生在训练营所学内容的综合检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任务或任务。在此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让大家交流、质疑、讨论。

(3)在每个环节中,学生都可针对出现的问题到“神捕茶馆”跨小组、班级进行探讨。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除了让其担任小老师进行辅导外,还可以进入“超级神捕”模块进行“深造”。

(4)评价与总结。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规则,将每个小组推荐的优秀作品置顶,供大家进行参考、评价。最后评出优秀学生4-6名,优秀小组1-2个,在博客公告上予以表扬。

参考文献:

[1]胡三华,汪晓东.博客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远程教育杂志.2004(1):l0~l

[2]吴淑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走进高中新课程》 丛书编委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 标准( 实验) 解读[ M]. 湖北: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变通演示实验 优化实验教学 下一篇:主动参与学习 体验成功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