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的管制

时间:2022-10-19 06:44:37

谈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的管制

1、保险公司经济资本数量管理

经济资本数量管理既可以在宏观层面发挥作用,也可以在微观层面发挥作用。宏观层面:通过对保险公司所有风险进行识别、计量,得到所需经济资本总量,就可以将基于风险的经济资本总量与实际持有的资本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经济资本小于或等于实际持有的资本数量;一种是经济资本大于实际持有的资本数量。如果是前一种情况,则意味着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在它的资本承受范围之内,保险公司处于安全经营状态,但是大于经济资本的声誉资本没有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则说明保险公司的资本不足以覆盖保险公司资产的风险,一旦风险集中爆发,保险公司便有破产的可能。所以,经济资本不超过保险公司实际持有的资本数量便构成了保险公司的风险边界。微观层面:经济资本管理有一个自下而上的总的经济资本计量过程和一个自上而下的经济资本配置过程。某个分支机构或某条业务线在经济资本总量限额下分配到各自的经济资本量,他们都必须在所分配到的经济资本量来确定资产扩张边界,在经济资本允许的数量范围内进行业务行为。业务量过大,超过了经济资本可以支撑的风险量,则必须收缩业务,不可被收益的一时增加所诱惑。业务量过小,则是对经济资本的浪费,没有实现收益最大化;只有保险公司各个微观层面严格遵循资本的数量约束,保险公司在整体上才能实现资本——风险的科学对应,从而使可持续经营成为可能。

2、保险公司经济资本配置管理

经济资本数量管理通过风险的量化技术形成了保险公司经营的风险约束管理,但这只是经济资本管理的中心内容之一。经济资本管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为保险公司的资产扩张划定了一个风险边界,还在于使得保险公司绩效考核更加科学从而有利于整体资产效益的提升,而这主要是通过经济资本的配置管理来实现的。经济资本的配置是指在经济资本限额的情况下,以风险调整收益率为基础将经济资本分配到各个风险点(可能是分支机构也可能是具体的业务)。借助于资本配置,保险公司可以在事后就已经发生的风险承担进行绩效评估,衡量和比较现有风险的价值贡献,也可以在事前就是否承担某一风险、以什么样的条件承担风险等进行优化决策。这就是经济资本的配置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在经济资本的数量管理之内,力求实现保险公司资产收益最大化、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管理机制落脚于在数量管理之内实现保险公司资产风险与效益的合理匹配。

3、对我国保险公司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政策建议

3.1积极培育理性的风险文化,树立经济资本理念。利润和规模是即时能够得到体现的指标,而风险却可能滞后爆发。如果没有一种平衡利润和风险的经营理念,并在激励机制中加以体现,一方面会容易鼓励过分追求高利益、高风险的行为;另一方面,由于存在着包括责任追究制度等的处罚措施,有的业务人员和管理者也可能过分强调风险控制,奉行“风险控制第一”、以“绝对不出任何问题”为目标,结果是没有抓住市场发展机会,导致不发展的风险。这两种行为都不利于保险公司的经营和发展。保险公司的经营不能够排斥风险,而要杜绝以风险控制为代价的盲目规模扩张行为,应该通过科学评价的方法鼓励保险公司更有利的扩张。

3.2确定识别风险的模型,提高计量风险的水平。经济资本管理的核心之一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计量。公司要进行风险的识别,应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模型。在这一模型中,公司应考虑自身所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应根据一定的标准将风险进行分类,并用简单明确的语言进行描述,作为风险识别的基础。这一风险模型应定期修订,以反映随着实践变化企业所面临的风险的改变。在具体的风险识别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应根据风险模型识别出风险,评估其发生的时间、可能性及其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以及随着实践的推移该风险的变化趋势等。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后进一步用挂一些模型或方法对风险的大小进行量化,它依赖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和信息分析统计技术。

3.3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是经济资本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于每个业务单位和顾客的风险管理应该是可信而及时的,并且有利于业务管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和金融挂监管体系的发展还不完善,现代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在我国引进的总体环境并不成熟,存在不少制度和技术上的制约。在加强风险管理技术建设的过程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条件。风险管理的整体效果不取决于任何现金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运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技术综合运用的结果。

3.4建立科学的绩效测定和奖励制度。长期以来,各金融机构普遍采用的股本收益率和资产收益率等指标来衡量业务的盈利能力,如果不考虑风险的因素,这两项指标已经可以满足最直观的绩效评估需求。但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而言,获利主要来源是依靠风险的承担,所以金融机构运用资本以创造获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亏损的风险,这意味着绩效评估指标必须加入风险因素的考虑,才能正确反应经营绩效的优劣。同时通常绩效测定要有公司或经营单位的战略联系起来,并要实现由会计驱动向管理驱动转变。

4、结束语

引入经济资本管理,建立以经济资本约束为核心的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模式和价值管理体系,是我国保险公司提升企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当前我国保险公司实行经济资本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必须认识到我国保险公司经济资本管理研究相对于商业银行来讲相对落后,同时必须认识到由于我国保险公司在风险观念、风险计量技术、数据的搜集、制度等方面也与发达国家保险公司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引入经济资本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认为,随着我国保险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观念的改变,风险管理技术的提高,经济资本管理一定可以成为我国保险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最大动力。

作者:刘富军 单位: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

上一篇:影响农工参保的因素分析 下一篇:大学生医保政策现况释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