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的几点工作

时间:2022-10-19 06:41:48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的几点工作

伴随着新课标与新课程的改革继续深化,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易忽略的几点问题也逐渐凸显。针对于此,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教育教学教师情感同化作用第一,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是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面的。面对世界知识与信息的飞速发展和变更,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如不断地加重课程负担)显然不合适。每个人在正规学习中积累的知识,绝无可能无限期地加以利用。因此,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即人的一生都是学习的时间,每一类知识都能影响和丰富其他知识。与之适应,教师应注重“以陈述问题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教学方式,必须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和深入研究少数学科结合起来。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第二,为了解知识而学习,首先要求学会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学习,注重想象力、创造力和灵活性的培养。但在这些指引孩子终生学习的基本价值,却是教育丢失的最快的方面。无法“运用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来许,是形成“学困生”和“学差生”的最大的原因。所以,在基础教育低年段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坚定不移并持之以恒地关注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以至到高年段的“思维能力和灵活性”的培养。只有教会学生使用“学习”这一工具,才有可能使他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

第三,教师必须努力培养每个学生的判断能力以及据此采取行动的能力。

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电视、电脑也成为中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是带着大量的非正式化的、真实的和想象的信息走入学校的,而这些信息对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真正理解信息社会的钥匙,并努力创造机会和空间,使青少年有机会锻炼他们的批判意识。

另外,教师不能脱离社会和生活,不能再把周围社会的种种问题(如贫穷、饥饿、公平、公正、竞争、工作、失业、暴力、等)拒之门外。教师应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在青少年固有的思想和态度与教学计划内容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

在课堂和外部世界的分隔变得不太严格的情况下,教师还应努力把教育过程延伸到校外,尽可能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校外更为广阔的天地。不但在教学内容方面,还应该包括在学生的思想中与日常生活建立起某种联系。

要注重学生法制与法治意识的培养。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极大薄弱环节。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在正义的法律指导下受过长期教育,就很难从年轻时接受良好的品德锻炼;因为克己耐劳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对年轻人是很不愉快的。因此之故,他们的教养和职业应有法律作出规定……所以,我们还需要为此制定法律,这些法律一般来说应适用人的一生,因为大多数人服从必然性而不听从劝说,服从刑罚而不折服高尚的理念。”可见,几千年前的人们就已经看到了法制的重要性。而培养学生的法律与法治意识不仅是他们辨别是非,形成正确判断能力的依据,更是他们守法包括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基础。

在建立了判断能力的基础上,教师亟待培养学生运用各种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既要体现在学会学习上,又要体现在学会共同生活、做事、生存上。这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不仅仅局限在使学生获得一种“专业资格”,而是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不仅仅是学到“一些知识”,而是要从认识自己入手,正确地认识他人、发现他人,懂得人类的多样性以及人类的相似性或相互依存的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去理解和宽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文化多元性和文化差异所持的尊重和容忍的思想意识,这也是“获得社会凝聚力,和平共处及通过协商而非诉诸武力解决争端并最终实现世界和平所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也只有在此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广泛的平等的自我价值比较系统。这也是学会生存落足所在,“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日后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教师应该为之努力的目标。

第四,要发挥教师的情感同化作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想象,在基础教育的早期阶段即已基本形成。在此阶段,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要克服的各种障碍愈繁重,对教师的要求就愈多。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要表现出好奇心和思想开放,并随时准备自己的假定将由事实来检验,甚至承认错误。传授学习的兴趣,尤其是教师的责任”。教师为有效地对付这一切,必须要尽可能地充实自己,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特有的人文和智力品质,必须展示极多样的教学才能,渊博的科学知识以及表现出不仅是权威的,也是情感同化(包括正直、诚实、有信),耐心和谦虚等的人文品质。也只有在教师身上发展社会期待于他们的伦理的、智力的和情感的品质,才有希望使教师日后能在他们的学生身上培养同样的品质。

第五,教师必须加强集体协作工作。从每位教师都独自面对自己的特有责任和职业义务这个意义看,教师职业基本上是个孤立的、“自由”的活动。这正如教育改革的参与者不会只是教育工作者一样,教育的改革以及教育的效果是通过集体作用来实现的。这个集体作用包括所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政府或非政府组织的参与于协作。

为了改进教育质量,并使其更好地适应各个班或各类学生的具体特点,集体工作仍必不可少。它包括同班级其他任课教师之间及其他学科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包括同学生家长的相互交流,还包括同社区组织及社会相关教育机构(如学术团体,文化机构、甚至是法律、医药、院校、工厂等机关单位)间的交流互访(这也是社会教育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教师必须尝试并扩大这一工作。

上一篇: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的技能培养策略 下一篇:哈尼人的守望――元阳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