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10-19 06:33:58

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对湖南省普通高校在职女教师在课余时间所参加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同时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湖南省普通高校 课余体育锻炼 调查与分析 女教师

实践证明,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能强身健体、缓解疲劳,而且能愉悦身心,同时还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和实施以来,体育学术界对全民健身背景下课余锻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大学生和社区群众健身方面。众所周知,高校女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倍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笔者为此展开了调查、统计与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提高我国高校女教师的身体健康水平有所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是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情况。样本随机取自长沙大学、长沙学院、湖南科技学院等10所高校的非体育院系的女教师(年龄30-54周岁)300名,共发放调查问卷表300份。正式调查于2014年11月实施,调查表回收截止日期为2014年12月。回收有效调查问卷表300份,有效回收率100%。后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均符合统计学要求。在参阅有关文献及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归纳、类比、分析等方法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其次,为了本研究的方便,将课余体育锻炼界定为“泛指是在正常上班以外的时间内,所进行的各种与体育运动相关的锻炼活动与体育行为。”

二、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一)湖南省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参与频度的统计与分析

体育锻炼频度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的多少,本文采用的单位时间是以一周作为时间标准,调查湖南省高校女教师在一周之内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从表1中可以明显看出:具象呈分化态势。每天能坚持锻炼的只有24.7%,接近于四分之一;一次没有锻炼的人数在本次调查中有166人,比例为55.3%,超出了半数以上。由此可以看出:湖南省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情况不容乐观,因为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女教师在课余时间没有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二)影响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参加课余体育锻炼原因的统计与分析

为了本研究的需要,笔者对(表1)中“一次没有”的女教师进行了访谈,将她们没能坚持锻炼的原因统计、归纳,具体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60%以上的高校女教师认为无时间,究其原因,多数女教师反映,由于身为女性,身兼多重社会角色,繁多的家庭琐事,占住了她们全部的课余时间;认为缺乏相关组织的占20.5%,排序第二位;访谈后发现中,在其他原因中,有的怕“扰民”、有的是因为“不好意思”等。

(三)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锻炼项目的统计与分析

怀着好奇之心,笔者对能坚持“每天一次”的高校女教师(74人)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发现(表3)湖南省高校女教师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广场健身舞和健身走这两个项目上。接近总数的90%。其中广场健身舞超出半数以上,排序第一位;健身走占总数的31.1%,排序第二位;小球类主要是陪孩子打打乒乓球、羽毛球之类;健身器械类主要是利用家庭的跑步机等电动体育器械、或者是利用住宅楼附近的“地埋式”的固定健身器械;民传类共2人,且为50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教师,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是太极拳和太极剑,侧面也反映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需要进一步地普及和开展。其他类有2人,在本次调查中,所从事的是瑜伽和门球锻炼。

(四)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体育行为的持续时间统计分析

表4显示:参入者的持续时间多在1-2小时左右,接近于80%,占总比例的79.7%,此群体多集中在晚饭后的广场健身舞和“以散步形式”的健身走锻炼项目上;1小时以下的占17.6%、因无规律导致无法确定的占2.7%,二者之和为20.3%,可以得出结论为:在坚持锻炼的女教师群体中,有五分之一的没有达到国家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每天坚持一小时”的时间标准。

(五)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行为的参与形式统计与分析

在参与形式的调查统计中发现,(表5)湖南省高校女体育教师体育行为的参与形式成多样化的态势,其中以生活社区和工作单位组团为主要形式,合占总数的66.2%。其优势为:以生活社区组团,可以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为共同构建和谐社区体育文化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以工作单位组团,可以在锻炼的同时,交流和探讨探讨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其次是以家庭小组和亲朋小组为参与形式,分别排序第3位和第4位。但有社会体育学家指出:上述几种组团形式都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参加体育社团锻炼的有一人,体育社团名为乒乓球俱乐部。这部分比例有点偏低,应该发挥出体育社团的组织功能和较为规范化的管理功能,吸引更多的锻炼者参与。

(六)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运动强度”的统计与分析

众所周知,运动强度偏高,就会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偏低就会达不到锻炼效果。参照田麦久先生《运动训练学》中“观察法对训练强度的判断理论”,结合专家的看法,将本次锻炼中的运动强度分为以下4个维度,从表6显示出;运动强度在偏高维度上有9人,占总数的12.2%。其“适度”的中等强度占47.3%,运动不足的偏低强度为43.2%,偏低则明显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本次调查统计发现,湖南省普通高校女教师课余体育锻炼情况堪忧,大部分女教师在课余时间没有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调查显示,主要原因是无时间锻炼和缺乏相关组织。

2.能坚持课余锻炼的女教师,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广场健身舞和健身走上,参与者的锻炼时间多在1-2小时之间,参与形式主要以生活社区和工作单位为组织形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锻炼强度合格率为47.3%,强度偏低。

(二)建议

1.高校女教师是我国师资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身兼多重角色,因此,呼吁全社会都来关注她们的课余锻炼情况,以此促进她们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

2.发挥本单位校工会、社会上体育社团的组织与管理功能,开展好高校女教师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在锻炼项目上,在原有广场舞等基础上,推广太极拳等优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在锻炼强度等方面,为提高她们的身心健康水平给予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2] 赵伟.湖北省高校高级职称体育教师健康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6.5.

[3] 王格.南昌市高校中年教师体育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8.5.

上一篇:奥运资格满额在握 中国现代五项立足于“早” 下一篇:高考体育改革冲击下“阳光体育运动”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