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子女态度须冷静

时间:2022-10-19 06:22:30

教育子女态度须冷静

笔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辅导工作的研究者,切实察觉到一种现象,许多父母时常为自己在小事上对孩子大动肝火而懊恼不已。我宽慰他们说:生气是一种正常情绪,但是,身为有爱心的家长,究竟怎样把自己的态度表达出来而又不伤害孩子的身心呢?

1.明确重点 订家规时,当父母的必须敲定在家庭管理中哪几条是确实重要的。不妨自问:“这件事对今后一周会有影响吗?”如孩子坚持早餐吃面条或穿紧身的运动衫而与他起冲突是否值得?

预先列出两张表——一张写不容许妥协的家规,一张写可变通的家规,通过让孩子知道某些家规稍容变通,他们对那些不容妥协的家规会更愿意合作;一点小小的自由对培养责任感具有长远的效益。

2.“退场”和等待 人在失控时总是可怕的。一次,有位母亲告诉我,她对儿子尖声叫骂时偶然注意了一下自己的脸,镜中的形象使她深受震撼,“那是一个发疯模样的女人,”她说,“我不禁想,那是我吗?”

当我们找不到别的办法宣泄怒气时,就会说出过后懊悔的话,或做出过后懊悔的事。因此,请牢记“退场”和“等待”这两个词,在火气正旺时,简要说两句就“退场”或干脆沉默,沉默有时是最安全的答复。

当一位母亲要求儿子做作业并关掉电视时,儿子粗鲁地把母亲从电视机前推开,重新打开了电视。

母亲恼怒了,举手想打,但手举到半空中停住了,告诉他:“我现在气得很,咱们晚上再说!”然后走出了屋子。

可见,退场是一种表明认为事态严重的有力方式,而沉默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事后从不需要挽回!

3.表达,而勿指责 如果你尚未冷静而又必须描述什么想法的话,可避免用“你”开头句式(那很可能伤人),而要用“我”开头的句式(那不会伤及孩子的自尊)。这种策略的关键是:如实叙述你的感觉,而不对孩子的品格下评断,例如,生气时你最好说“我气得要命”,而不要说“你坏得出奇”。

需要责备孩子时,与其说:“你的脏衣服总在地板上到处扔,怎么这样邋遢?”不如说:“不放进盆子里的脏衣服就不给洗!”当你用陈述来代替对孩子的贬斥时,他们会乐意合作得多。

4.说话简洁些 一位女性,在儿子不听告诫动了她的新计算机时非常恼火。她喋喋不休地斥责儿子把起居室弄得一团糟,没有把牛奶收进冰箱,忘记给狗喂食……结果,男孩被骂得不知所措、呆若木鸡。对这样的“算总账”,大多数孩子往往只听一句就转过脸去,给你个充耳不闻。

同理,也要避免冗长的解释。如当孩子随口问“为什么我不能”时,不要试图给他上课,只需反问:“为什么你这么想?”或者来点幽默:“你是想我两分钟解释呢?还是二十分钟解释?”

5.就事论事 一位母亲和14岁的儿子达成“协议”:必须一放学就做家庭作业。一天,这位母亲听到儿子房里传出音乐声,赶去质问。当儿子耸耸肩说没什么作业时,她便火了,说:“我早就知道你不会遵守协议!”她厉声说,“像这样下去,你长大将一事无成!”

事后,她承认自己不公平,“在几分钟里,我竟对他未来20年都做了指控,”她说,“他的反应当然又羞又恼。”可见即使生气,也不要对孩子的未来作可怕的预言,要始终把话题放在现在。

6.以笔代口 代替面谈,可花点时间把你的想法写出来。在取纸、找笔、坐下来和考虑写什么的过程中,火气就不会那么大了。孩子总倾向于把我们写的话记在心头,这有助于他们打开心扉与父母建立融洽关系。

7.尽早讲和 人的情绪失控有时是难免的。请记住:即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以后,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希望能够恢复正常的关系。因此,一旦大家的态度冷静下来,尽快讲和是必要的。

一些家长担心道歉会丧失自己的权威。实际上,道歉能够显示你对孩子感情的尊重。通过这种方式,你教给了孩子:人人都可能犯错误,犯了错误就该承认和弥补。

上一篇:炎炎夏季 给心灵撑把遮阳伞 下一篇:宽容是种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