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与措施

时间:2022-10-19 06:07:42

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与措施

摘 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对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必须实行可持续性管理,加强自身的运行能力。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的对策措施,希望能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用的合理发挥出力献策。

前言:小地方可见大智慧,小型农田水利工作可以反映出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不存在技术难关,需要的是管理者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管理者应当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小型水利管理工作,多做调查研究,更多的关注民情民生,相信小型农田水利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终将有大发展。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问题

1 .1造成环境破坏

1.1.1空气污染

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中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比如各种工程机械排放的烟尘,在工作区域内有些有害物质的燃烧等,都会对周边的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1.1.2水污染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所带来的水污染主要是生活和生产污水,这些生产和生活污水严重影响了地面水质,并且一定程度上对地下水产生了污染,而值得反思的是,在农村,很多相关政府或者村部没有充分重视对小型农田水利的管理,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对设备使用和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含油废水并没有进行妥善处理,甚至不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发生变化,产生严重的水污染,许多农民往往根据自身生产的需要,不经过上级部门的同意,任意进行放水和开挖,以及堵坝和截流,造成破坏渠道和水线的现象出现,经过岁月长时间的累积,水资源生态环境就会遭到破坏,供水能力就会下降,致使大量的地下水被浪费,从而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流失。

1.2工程运行管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维护意识薄弱,业务水平较低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最初是由国家和政府本门进行推广,并且前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补助,所以在工程开始时,各个部门是非常重视这项工作的。然而,相关部门对后期的管理维护没有提出严格的要求,致使很多地方部门忽略了后期维护工作,使工程运行管理出现空缺。事实上,在项目开始实施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后期维护工作和费用以及管理人员的经费以及设备的问题。项目建成后没有专门的人去维护,当需要用到项目的时候很可能项目已经有所损坏,从而出现了盲目建设的现象。在管理上,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很强的技术实力,加上责任心不强,业务能力偏低,都使得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得不到保障。

1.2.2 设计方面

在国内很多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当中,有的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要想从根本上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各方面设计。这样,不仅可以对设计人员具体的设计内容与环节进行更为详细的分解,帮助其他人员进行深入了解,还能够使农田工程自身得到更为深化的设计。

1.2.3施工方面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而言,其施工的质量水平对其后期的使用寿命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其安全问题与整体效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为了将我国的施工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就需要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整体的施工效率与质量进行提升,使其达到高目标高层次的质量水平.

2.改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应该采取的有效举措

2.1针对环境污染采取的措施

2.1.1对空气污染问题可以采取的管理举措

首先,可以对水利工程运行中的机械设备等安装净化尾气设备,以降低设备排放的烟尘对环境造曾的污染。第二,在工程区域范围内,对于可燃性的物质进行整体控制,尤其是对于那些产生污染气体的各类物质,尽量避免焚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最大努力降低因燃烧带来的环境空气污染。第三,对废物的综合利用-比如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用来修路和造田,既妥善处理了污物,减少了对耕地和河道的占有,又方便了造田,修路工作,着从另一方面也是节约资源的表现。第四,生活垃圾要尽量采取袋装处理的方式,最好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进行统一清运和处理,确保人身安全和健康。

2.1.2对水污染的防治控制措施

水污染的控制和防治措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以国家水资源保护中处理水污染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在处理水污染过程中,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进行,确保其排放的总量及污废水浓度达

标-第一,生活污水要先经过粪池处理,达标之后再排放到农田中,不可直接施与农田作物;第二,机械生产中的废水及废油需要经过专业的设备进行过滤和处理,或者进行隔油沉淀,处理和过滤掉其中有害物质,之后再进行排放或用作其它用途;第三,对开挖"堵坝以及截流的现象要严加管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做好保护沟渠的工作,使之具有永久性的灌溉功能,以有效避免大量开采地下水情况的出现,对地下水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2.2运行管理上采取的措施

2.2.1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完善严密的建设运行管理制度体系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已严重影响水利工程效益发挥,引起了各级政府高度关注。早在2002年制发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要改革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2011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对公益性小型水利工程管护经费给予补助,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多种水利工程管理模式”。从政策层面来说,对于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已有了较为明确、清晰的思路,也是十分符合工作实际的。政策是好的,但是落实是关键,途径则是建立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于由乡镇或集体管理的小型水利工程,当前处于管理盲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度不健全、不严密、难操

作等。各地应根据本地实情,制定符合本地发展实际的管理办法,不能照搬照抄别处的管理办法。例如,目前较为流行的农民用水协会管理模式,笔者认为该模式并不是解决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管理问题的灵丹妙药,也不是放之全国皆有效的,该模式需要建立在农民有较高文化素质和较强自我权利维护意识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现状显然还不适合全面发展农民用水协会等管理模式。

2.2.2提高主体的责任意识

国内相关的水利工程工作者们都要充分地意识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主体是农民群体]由此,提升广大农民群体的主体意识也成为这一工作当中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提升这一主体意识,有助于农民群体更为完整地认识到真正受益与管理的对象是他们自身,并将这一责任意识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工作当中得到更好的体现]使农民群体承担起自身管理主体的责任,帮助他们在农田水利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当中完成优良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使水利工程的基本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结束语: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工程的运行和管理关系到国计民生,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搞不好农田水利管理,就难以实现农业的腾飞。农田水利管理关系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建设好农田水利工程,使其正常运行和维护,使运行和维护工作扎实开展,为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崔世彬、马静、曹三海.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1(4)

[2]徐成波、王薇、温立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中国水利.2011(7)

[3]潘斌、罗传兵.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中的主要问题和建议[J].价值工程.2014(9)

上一篇:浅析节能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埋藏式钢岔管围岩承担比受围岩弹性抗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