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斯卡纳迷之花

时间:2022-10-19 05:51:51

题记: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区孕育了文艺复兴的初端,这块地中海边的瑰宝以其浓厚的历史沉淀和艺术氛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诗人勃朗宁夫人语:“这里的空气似乎能穿透你的心靡”。托斯卡纳的乡间如一片避世乐园,招引众多渴望灵感与休憩的来者:这里的Indie-Rock也承接7托斯卡纳藏蕴的瑰美,飘渺间带着半掩的神秘感觉。

80年代兴起的Indie-Rock在音乐的版图上开凿了一条新的航道,使得一大批乐人开始了边缘化的创作,他们崇尚独立,反对商业。将音乐变成更加个人化的作品。就是这样一种将个人意愿稍稍滞后于时代脚步的音乐却引来无数的追随者,Indie-Rock如蔓火般在极短的时间内衍生出无数的枝端Lo-fi,Post-rock,Garage punk,Sadcore,Twee pop,一样样鲜亮的名称成为多少人心中不灭的美好,90年代的Indie-Electronic正是这些鲜亮名称中年轻的一支。Inide-Electronlc(独立电子),顾名思义就是将电子乐融入到独立音乐之中,他们秉承独立音乐的精神,用近乎于冷漠的电子乐器来释绎旋律的美妙。最初的独立电子音乐算是对诸如Kraftwerk之类电子乐前辈的致敬,但当他们发现这样一种能信手拈来的音乐可以随时随地将他们的音乐理念表达出来时,独立电子乐队就蜂拥般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让很多怀揣独立情怀的人欣喜不已。

Blume的初现在雨伞阴影的斜掩下透出青涩纯净的颓废感,三个身影定格在快门按下的一刻,闪光之间记载下瞳孔做扩张运动的瞬间。“想象着营造出一块操场,美妙的旋律和无数乐器的声音漂浮在上面。” Blume这样形容自己的音乐。三个来自托斯卡纳区极具工业化色彩地方的青年试图用手中的乐器来制造出感官所能立刻迷恋的微小音乐,他们将自己的音乐理念浓缩成一片方格手绢所能包容的全部细微情感。

Blume这支来自意大利工业地区的乐队,由主唱Francesca Storai,贝斯/键盘Dario Brunori以及吉他Matteo Zanobini组成。Blume的音乐以India-Electronic为底线,加上女主唱Storai轻飘弥漫的柔美嗓音,空隙处还能窥见Shoegaze,Dream Pop甚至是Trip-Hop的身影。三个将音乐灵感装在自己脑中,将乐器当作自己臂膀延伸的唯美主义追寻者将电子音乐的冷漠涂画成柔丝般的线条,穿梭在一面枯败的裂墙上,阳光般温暖着听者的神经。2006年Blume在意大利的独立场牌Pippola旗下发行了乐队第一张正式专辑《In TedescoVuol Dire Fiore》,这个饶口的专辑名称解释了乐队名字的来历:“in Tedesco Vuol Dire Fiore”译为“在德语中是花朵的意思”,可爱的意大利独立小乐队却选择了用一个德语词的命名。更加讨好的是专辑的封面。一朵沐浴着阳光色彩的小花朵昭示着一个暖阳天气,它将人的思绪带往托斯卡纳无数温暖怀旧的场景 阳光下轻轻摇曳的橄榄树林,葡萄发酵香味弥漫的作坊,曲折小道旁红顶的石头房……虽然没有凡高笔下向日葵的精致和锐利,但Blume却成为一朵新生的迷之花,透着神秘的进发感的同时却在细微的私秘处还暗藏着忧郁的残存,这是一种怎样绽放的花朵’将希望和破灭聚集在同一个主体,让观者的心绪保持在阳光和阴雨的跌宕中。

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装载了生命中的新生。在托斯卡纳的阳光熠熠和清风宜人下,女作家弗朗西丝重获生活的灵感,得到了生活赐予她的第二次机会。这个美妙的浪漫故事因为托斯卡纳特有的艺术气质而更加耐人寻味。同样出自托斯卡纳的B0ume却没有承载太多深刻的含义,他们更注重生活的细枝末节,将更多的幻想思绪灌注到一声声作响的电子节奏中。《Rolling Stone》杂志称《InTedesco Vuol Dire Fiore》是张适合在雨天聆听的专辑,也许是阴雨笼罩下的心境更适合Blume这样冷静飘渺的音乐,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将Blume放置于阳光钻进来的阳台上,一样可以享受舞蹈的乐趣。将音乐作为与生活起舞的伴奏,这正是Blume传达给所有人的讯息。

《Plove piano》在一阵电子破碎声中奏起了钢琴的回响,既而从电子迷雾中穿梭而出是Storai若有所思的沉稳嗓音。漂浮在Dream-Pop式的吉他噪音幕布之上。面前的是一面铁黑的石墙,它将视野变得模糊而无状,在封闭的空间里一架钢琴点燃丁头顶上的天空,一种豁然的光明感觉。Storai的嗓音在Hope Sandoval的凄美与Sarah Nixey的迷幻间找到了最好的平衡,一种似冷漠似温暖的模糊感觉萦绕在耳旁,耳朵沉浸在电子乐的飘渺中,身体开始向往漂浮。想象声音墙后一件件冰冷的乐器,发出冷光的电脑、DJ不停歇的搓碟,Blume的音乐将毫无生气的冰冷物体化成听者脑海中五彩变幻的空间,我们就从一种梦想状态跳跃到另一种梦想状态中。《E-24》在长号的悠远声中托起的是海边缓慢上升的朝曰,将自己置身于潮汐退去的沙滩上,一座沙堡在眼前升起,光环笼罩下的万般奇幻景象,Shoegaze的自我陶醉在此将听者的心引向浑厚空间的深处,看一层天际的坠落,再迎接另一层的浮现。《S》给我们留下一个神秘的字母,一切都是未揭的迷。一个未知的身影。一段未知的话语在老电影的开场中显得陈旧而脆弱,层层逼近的钢琴贯穿于Storai的独自,突兀的鼓点记载着时间的流失,一个在黎明离开的身影留下一首没有结尾的诗,将它放进破旧的纸盒中,等待解读他的人到来。

生活中充满了误读,对于任何模糊的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就像在音乐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引导者,方向在自己的手中,同一地点的同时出发却会在不同的地方结束。《II diversivo》就存在着这样的分离,像是送走另一个出发的自己,夹缝中跑出的声音催促着分离的开始,即使有轻快的吉他点弦也不能留住离开的脚步。犹豫不定的思绪还在弥漫,《Non vs bene》闪光般的电子节奏却提早将我们带上飞驰的快轮,“一切都并不如意”,Storai悲伤的诉说在Synth-Pop优美的节奏中却显得格外微小,6。年代的电子音乐又将我们带回那个美好的年代,这是最时尚的怀旧’在一阵吉他扭曲的噪音声中一切联想又都在顷刻破碎。大脑的顿时空白带来的是恐惧,要想拾起丢失的记忆,《PrendiTI cura di me》给我们最好的治疗,Blume选择放慢节奏来抚慰匆忙无头脑的冲撞,Trip―Hop的飘渺给了我们足够的回旋空间,重新恢复平稳的行走脚步,一滴从空而降的雨滴,透过它看见了无比晶莹的世界。向前一步是清澈的凉风,向后一步是和煦的阳光,听者可以随心选择一种沉醉的空间,原声吉他第一次刺破迷幻的音墙钻八到了耳际。Storai的歌声更加彻底地满溢出来,顺着吉他流线如导火索般迅速地点燃一种情绪,《Muro di gomma》围成一圈橡胶的围墙。里面围困的是失去方向的迷失者,他不曾试图打破什么,只是在原地眩晕,然后倒头睡去。一个梦游者的新鲜梦想,一群人的集体失眠是《Umiliatadal sonrlo》中急促节奏的产物,着了火的钢琴在毁灭的边缘敲响急促的琴键,还有人在黑暗中舞蹈,一切幻觉都长上了双脚,奔走在黑夜的树林里,不停地舞蹈着。《丁elefunken》剥离开人声以纯乐器的演奏舒缓着听者的心绪,别有洞天的欣喜感在纯电子的声响中盼来了春天的到来,这个春天在野地里将一朵迷花深深地拾起,对着阳光看它展开万般的色彩。

在时钟的滴答声中《Ninna nanna alla regina》有了深远的开始,故事中的女孩有着花朵向往阳光般的夙愿,她艳羡光环的色彩,她渴望云彩的飞翔。某种意义上这正是Blume为自己而写的歌曲,Blume正如新开的花朵,他们的前方存在着未知。作为一支崭新的乐队一切都可以期待,清新,活泼,青涩的忧愁,Blume歌曲中的情绪总还会伴随在左右。当被问及怎样看待独立音乐时,Blume成员调皮的回答到“独立音乐就是我们身上穿的崭新的雨衣。”如果可以,我想Blume会穿着这身雨衣出现在每个下雨的阴天,或是每个艳阳的暖日里。

上一篇:Giardini Di Miro被撞碎前,你几乎能停下喘一口... 下一篇:狼塔C线:穿越天山最危险的徒步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