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鹦北大西洋上的“四不像”

时间:2022-10-06 12:31:31

在大西洋北部,生活着一种羽泽鲜艳、个头跟普通鸡鸭差不多大小的海鸟,它有着企鹅一般的“黑披风”和“白肚兜”,但一双蹼却是橘红色的。在它们憨态可掬的身体上,还镶着一个模样滑稽、颜色鲜艳的脑袋。由于这个脑袋看起来与鹦鹉的脑袋有几分相似,所以得名海鹦。

海鹦的学名为“Fratercula”,在拉丁语里是“年轻僧侣”的意思,这无疑是在说海鹦黑白相间的翅膀看上去很像一袭僧袍。在鸟类里,海鹦外形不够矫健,甚至可以说得上笨重,但是,它却拥有极强的生存本领:可以潜入100米深的海里,一次捕食10多条小鱼。此外,海鹦夫妇还是“计划生育”的好模范――它们一次只养育一只雏鸟,这在动物界是十分罕见的。

企鹅?鹦鹉?鸡?鹅?

禽鸟界的“四不像”

海鹦有着“海洋小丑”的外号,它们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两岸,比如冰岛、挪威北部的沿海地带。其中,在冰岛的威斯特曼岛上,栖息着世界上最大的海鹦群落。

如果是第一次看到海鹦,很多人都会对它的外形忍俊不禁:家禽大小的体型,鹦鹉一样花里胡哨的脑袋,企鹅的体形与颜色,以及白鹅一般长蹼的红掌,简直就是鸟类里的“四不像”。还有海鹦的脑袋,看上去像是画着京剧脸谱:灰白的两颊“略施薄妆”,脸蛋还有橘红色的小“酒窝”,非常鲜艳可爱。但一张三角形的、带有一条深沟的大嘴彻底扭转了它可爱的形象,使它的脸看上去一本正经,相当严肃,让人不免联想起故作正经逗人开心的小丑。

试想一下,碧海蓝天之间,一群企鹅般可爱的海鹦“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远远看去,应该是一幅多么诗意盎然的画面……但是,当镜头拉近,海鹦那酒糟鼻子一样的大嘴,严肃的包子脸,傻乎乎的表情,又会让人不紧莞尔。

海鹦是一种典型的远洋海鸟,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它们都成群结队地翱翔在海洋之上,只有繁殖时才在沿海岛屿的悬崖峭壁上筑巢,成双成对,抚育后代。在空中,海鹦自由自在地翱翔,像苍鹰一般雄健;但到了岸上,它却和企鹅一样,以直立状摇摇晃晃地行走,仿佛随时都会一个踉跄摔倒,和它们在空中的矫健英姿大相径庭。

海鹦喜欢群居,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团结协作的生活习惯。无论是迁徙途中飞行,还是在栖息地觅食、繁衍,它们都团结一致、统一行动。实际上,这是群居动物独有的有效自卫行为,以这样的方式来向其他危险动物展示庞大群体的战斗力,并警告其他海鸟不得入侵自己的领地。如果有猛禽入侵,负责放哨的海鹦会发出信号,鸟群迅速集结,成群结队地盘旋而起,最后形成一个飞快旋转的环状队形,采用特殊的“鸟海战术”,使入侵者晕头转向,找不到攻击的突破口,不得不放弃原来的攻击计划。

翱翔天空的潜水能手

能潜入100米深的海里捕鱼

由于海鹦体形与企鹅相似,加上也有企鹅那样的“黑披风”与“白肚兜”,很多人都会将它们进行比较:企鹅生活在南极,而海鹦生活在靠近北极的地区;两者都是以捕鱼为生的海鸟,拥有很高超的潜水、游泳本领;它们都拥有很沉重的骨骼,以便能潜得更深……事实上,这两种鸟类完全没有关联,而最大的区别就是企鹅为了潜水完全放弃了飞行,海鹦却做到了两者兼顾。

海鹦身体粗壮,鸟喙很大,翅膀窄而短小。为了在空中翱翔,它会更加努力地扇动翅膀――频率达到了每分钟400次。而在潜水时,海鹦的翅膀更是起到了“划水板”的作用,让它真正达到“上天下海,无所不能”的地步。

海鹦靠捕食海洋鱼类为生,相比其他海鸟来说,海鹦的觅食方式更多,也更高明,它非常善于潜水,是鸟类中的“潜水艇”,常常潜入到海面10米以下去觅食,主要捕捉鱼类、甲壳动物和其他海洋无脊椎动物。

即使是在天寒地冻、食物缺乏的冬季,凭借着高超的游泳和潜水技能,海鹦也能找到充足的食物,它们在海上飞翔、浮游、游泳……最擅长的就是进入深海捕鱼,它们可以轻松自如地潜入到30米、60米,甚至100米深的海水中,直到捕捉的鱼儿填满宽大的嘴巴时才浮出海面。一般情况下,凭借着一张大嘴和高超的潜水技能,海鹦一次能轻易地捕捉到10条以上的小鱼。

海鹦靠着捕食海下数量庞大的鱼类和其他小型海洋生物,度过高纬度地区漫长的冬季。而100米甚至更深的潜水记录,也使海鹦轻松地进入了鸟类潜水记录的前三甲,成为最能潜水的鸟类之一。

一家三口的天伦之乐

动物界的“计划生育”模范

冬季过后,在大海中生活了大半年的成年海鹦会飞到海岸及岛屿上,进入繁殖期。这个过程中,海鹦的喙上会出现一块黄色斑点,繁殖期一过,黄斑就会褪去。喙是它们求偶的工具,两只海鹦的喙一旦轻轻相叩,它们就会结为夫妻。

跟普通的鸟类频繁更换配偶不同,海鹦的夫妻关系长期而稳定,真正做到了比翼双飞。海鹦夫妇成双成对地在悬崖峭壁上寻找宝地、共筑爱巢,繁衍新的小生命。

海鹦的巢穴多在悬崖峭壁的石缝间。筑巢的时候,它们先衔来软泥作为巢底,再用草及羽毛围边。因为群居的关系,强大的集体力量让海鹦少有天敌,所以它们的巢穴很显眼,并不隐秘。

整个繁殖期间,海鹦夫妻会一直居住在巢里,抚育它们的下一代。有趣的是,海鹦一次只能产下和孵化一枚蛋。在种族繁衍至关重要的动物世界里,这种“独生子女”现象十分罕见。雌海鹦产下的蛋呈奶白色,有时略呈紫色,海鹦夫妇会一同孵化及喂养雏鸟。它们用双翼将蛋抱住,等待雏鸟的破壳。

6个星期后的某个夜晚,小海鹦在父母期待的眼光下破壳而出。海鹦夫妇非常宠爱自己的幼雏,初生的小鸟在6个星期之内不会独立觅食,全靠父母捕鱼喂养。有些初为父母的海鹦不辞辛苦,每天不停地把从深海中捕来的鱼衔在嘴里,带回巢去喂食它们的宝贝,于是,小海鹦总是被养得肥肥胖胖的。

被过于溺爱、娇宠的孩子难以成材,海鹦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因此6周之后,海鹦夫妇会毅然离开自己的孩子,而小海鹦从这个时候起,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由于被父母养得太胖,飞羽也没有完全长成,最开始小海鹦无法自己飞起来,一直等到父母储存的食物吃完,身体逐渐变瘦,羽毛也逐渐丰满之后,它们才能振翅飞翔,追随父母的足迹,飞回到海上靠自己谋生。

一年一度的繁殖季过后,北极地区短暂的夏季也宣告结束。所有的海鹦这时都会离开陆上的巢穴,回到海上寻找食物丰沛的海域,迎接又一个冬季的到来。

近几年数量锐减,原因不明

鲜吃海鹦心脏为冰岛传统美食

在离苏格兰爱丁堡城北福斯湾的海域,有一座仅1.8公里长、不到半公里宽的小岛,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鹦栖息地之一 ――五月岛。繁殖旺季,在岛上筑巢的海鹦及其他海鸟,数量超过20万只,其中海鹦就有8万余只。

但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五月岛上的海鹦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已不到4万只。无独有偶,最近几年,英国另两个海鹦栖息地――佛恩岛与诺森伯兰海岸的海鹦数量也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一。

然而最让人不安的是,海鹦数量骤然减少的原因至今不明。事实上,海鹦应该是地球上环境适应性最好的海鸟,由于它们可以潜入深海捕鱼,基本不用担忧食物短缺的问题。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海鹦种群的下降呢?科学家研究发现,花葵属植物的入侵会影响海鹦的筑巢与繁殖,这种外来植物在一些海岛上生长茂盛,其茂密的枝叶密布悬崖,严重影响了海鹦的筑巢。

但花葵属植物显然不是海鹦减少的主要原因。那么,是人类的捕杀导致了它们数量锐减吗?海鹦的蛋、厚实保暖的羽毛和味道鲜美的肉使它们成为了人类捕猎的对象。在自然界,凭借庞大的群居集体力量,海鹦极少丧命于天敌,但却难逃人类的杀戮。今天,冰岛及法罗群岛依然保留着捕猎海鹦的传统。在冰岛,海鹦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鲜吃海鹦心脏至今仍是冰岛的传统特色美食。然而,冰岛捕猎海鹦的历史长达数百年,而海鹦数量减少却是近几年的事情,加上冰岛人口稀少,每年的捕猎量并不高。因此这也不是海鹦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

尽管海鹦数量减少的原因依然扑朔迷离。但海鹦作为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海上度过的海鸟,它们的数量锐减无疑反映出海洋正在发生某种变化。也许,只有保护好整个海洋,才是对海鹦最好的保护。

上一篇:关于嗅觉的一场盛宴 下一篇:智利托雷德裴恩:世界尽头的幽蓝色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