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托雷德裴恩:世界尽头的幽蓝色仙境

时间:2022-05-11 12:35:06

智利托雷德裴恩:世界尽头的幽蓝色仙境

位于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巴塔哥尼亚高原,横跨阿根廷与智利两个国家,这片高原汇集了大草原、冰原、千年冰河、湖泊、峡湾、海湾、火山等景观,是地球上最壮观的地区之一。巴塔哥尼亚地区地广人稀――1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约为阿根廷和智利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但两国仅有不到4%的人口定居于此。

一直以来,有着“世界尽头”之称的巴塔哥尼亚都是荒野、偏僻的代名词。20多年前,英国旅行作家布鲁斯•查特文溘然辞世,他留下的传世之作《巴塔哥尼亚高原上》,为无数人开启了去这片苍茫大地的梦想。

位于智利的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就是巴塔哥尼亚地区最著名的景区,以湖泊、冰河、峡湾和一些独特的动物著称,被不少地质学家评为“世界上最美的雪山峰林地貌”。但托雷德裴恩最为著名的却是湖泊,不知是因为水中的藻类还是富含某种矿物质的原因,这里的湖泊都呈现出一种彷佛不属于自然界的蓝色,美得让人窒息。

最美的雪山峰林绝无仅有的蓝色湖泊

托雷德裴恩占地面积2421平方公里,隐藏在安第斯山脉南端,距智利首都圣地亚哥2500公里。历史上,印第安人的一个分支――德卫尔彻人曾在这里生活。16世纪西班牙人入侵后,德卫尔彻人惨遭灭族,但是他们留下的文化却会长久地存在。托雷德裴恩在当地语言里被写做TorresdelPaine,其中,Paine一词就是德卫尔彻人的语言,意思是“蓝色 ”;Torre则是西班牙语,是“塔”的意思。因此,托雷德裴恩的含义是“蓝色的塔”,这是指被冰雪覆盖的托雷峰山顶上直耸的4块巨大的石板。其实不光是4块石板,公园内几乎所有的山峰都覆盖在厚厚的冰层之下,晶莹剔透。融化的冰水从山顶流下来,形成河流、湖泊和瀑布。在夏天,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大块的冰从山顶上崩塌下来,发出沉闷的轰鸣。

因为曾经有大量的冰川,公园里由冰川作用雕琢出来的风景无与伦比。冰山下的山坳里,有几座冰山融化后汇聚而成的瀑布,水流湍急,如万马奔腾,气势澎湃。这些冰山融化形成的河流,在托雷德裴恩形成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湖泊。也许是水中藻类的作用,也许是湖水富含某种矿物质,这里的湖泊都呈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绝美蓝色,尤其是最美丽的拉哥裴赫湖。这种蓝色好像不属于自然界,世上再难找出和它一样蓝的东西。此外,由于天气不同,湖水的蓝色也会有所变化,即使是相邻的两个湖,它们也不会“蓝”得完全一样。只有亲眼看到这些湖泊才会明白,为什么生于斯长于斯的原住民会把这里起名为“裴恩”――它简单而准确地概括着这里的景物。

与中国的藏族崇拜雪山相似,巴塔哥尼亚原住民对雪山也充满了敬畏之心。包围着拉哥裴赫湖的柯尔诺和托雷两座雪山便是他们心中的神山。在传说中,这里曾经住着一条邪恶的大毒蛇,它制造出一场大洪水,想要灭绝居住在托雷德裴恩的部落,洪水退去后,毒蛇偷去了部落里最强壮的两名勇士的尸体,把他们变成了石头。当地人相信,两座并列的神山山峰就是那两位勇士变的,他们不仅守护着臂弯里那奇异的蓝色湖泊,也守护着生活在托雷德裴恩的人们。

神秘的幽蓝色冰川大风能吹出彩虹

在托雷德裴恩,不仅天空和湖泊是蓝色,连冰川都带着蓝色。

位于托雷峰另一侧的格雷冰川,形成于10万年前,它的北部便是位于阿根廷境内、举世闻名的莫雷诺冰川。格雷冰川没有莫雷诺冰川那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但那幽幽的蓝色却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夏季,随着气温升高,巨大的冰锥从冰川上崩裂下来,漂浮在格雷湖里,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半透明的淡蓝色。当地人说,这种颜色就是“裴恩”――梦幻般的冰河蓝。据科学家解释,格雷冰川其实是漂浮在湖面上的,在冰川形成的过程中,冰内所含空气量越高,其色泽越蓝。

如果想要近距离地接触格雷冰川,必须乘坐游轮――最近距离地观看冰川,一切都是那么透彻,如峭壁似的边缘、布满嶙峋的深隙,大冰川每一处痕迹都让你看得清清楚楚。观赏冰川的游轮有一个保留节目:服务员端上加有万年冰块的鸡尾酒,供游客品味。

从空中俯瞰,格雷冰川就像一只趴在地上的大白熊。遗憾的是,“大白熊”的前肢正在不断地缩短――冰川面积在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萎缩。

2009年,全球知名的户外比赛――“巴塔哥尼亚极限挑战赛”的起点就设立在格雷冰川。幽蓝的冰川、蓝宝石般的湖泊和壮丽的雪山让户外爱好者们记住了托雷斯裴恩这个名字。此后,托雷斯裴恩成为了户外探险者们魂牵梦绕的地方,慕名前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但是想要欣赏到这里绝美的风景,必须要经历大风的考验。在托雷德裴恩,天气预报除了温度,还会加上风速。这里一年中无风的日子极少,而八九级的大风可谓司空见惯。关于大风,当地人戏称位“一开口说话,说出来的话就会被吹到你的脑后――直到马尔维纳斯群岛。”在刮大风时,即使是胖子,也只能蹲坐或趴在地上,不然会被大风刮走;住在屋里,耳畔会响起交响乐――狂风刮起的风声好似雷鸣、排风扇如风笛嗡嗡鸣叫、屋门像鼓一样有节奏地咚咚作响。不过,虽然刮大风,但天通常都很晴朗,如果运气好,还可以在湖边看到被风吹出的彩虹。

吐臭口水的栗色羊驼史前哺乳动物的洞穴

托雷德裴恩国家公园里汇集了冰川、湖泊、河流、森林和瀑布等绝色美景,但因为偏僻、天气恶劣等原因,前来欣赏的人并不多。也正因为这样,托雷德裴恩数百种野生动物就有了自由快乐的生活机会,因此早在1978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划为了生物圈保护区。在这里栖息的野生动物,包括秃鹰、栗色羊驼、 黑颈天鹅、美洲狮、美洲驼鸟、狐狸以及河里的鲑鱼等。

如果在山间徒步,很容易见到这里特有的栗色羊驼。与其他羊驼相比,它们丝毫不怕人,即使近到离它们只有咫尺之遥、能感觉到它们呼吸的程度,它们也不会走开。栗色羊驼跟骆驼一样有随便吐口水的习惯,但它的口水却臭得足以与臭鼬的屁“媲美”,若不幸被喷到,臭味很长时间都不会消失。据说二三十年前的智利人,便是以它的名字,来谑称当时军政府用来镇压他们的水枪。

智利的国鸟安第斯秃鹰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在托雷德裴恩却很常见,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飞禽,翼展可达3米多。这些体形庞大的猛禽在空中轻盈地飞转翱翔,姿态如同舞者般优美。如果运气好,还能看见一种名字叫做“凯肯”的情侣鹅――倘若它们的伴侣死了,自己也会跟着绝食殉情。

托雷德裴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洞穴,它以一种已经消失了5000年的哺乳动物命名――米罗登洞穴。进入洞穴,会给人一种进入了史前穴居人类住处的感觉,其实这个洞穴是以前米罗登的栖息地。洞口还有一尊张牙舞爪的“米罗登”模型,其模样与树懒有几分相似。尽管已经灭绝已久,但米罗登的知名度却很高――它便是诱使英国作家布鲁斯•查特文前往巴塔哥尼亚高原流浪的史前动物。由于米罗登早已灭绝,查特文的搜寻行动自然是以失败告终。不过,他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生活在巴塔哥尼亚的珍稀鹿种――南美驼鹿。

上一篇:海鹦北大西洋上的“四不像” 下一篇:李可及PK老子、孔子、释迦牟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