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时间:2022-10-19 05:26:5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

摘要:建设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电力公司在传统营销模式中面临的许多问题,提高电力营销业务的信息自动化水平,促使电力营销管理水平得到快速的发展。文章系统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31-0128-02

作为我国智能电网的基础平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已实现全面启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一种采集、处理并实时监控电力用户用电信息的系统模式,具有自动采集用电信息、检测计量异常情况、检测电能质量、相关信息、分析和管理用电情况及监控分布式能源情况等职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分为主站、数据采集终端、通信信道和采集点监控设备,用于采集、管理数据,运行维护管理及系统接口。

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互换问题

目前,我国的终端下行通道技术标准并不规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技术互换性,而不能达到技术的互通性,致使其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核心作用无法有效地发挥出来。此外,由于出现了同一个地区使用不同通道方案的情况,出现了通道方案在建设与供货中不兼容的问题。

1.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工程实施问题

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施工、安装及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的现象。造成高压线路的管理不规范、对小区低压侧线路的信息记录不完整、台式变压器的归属问题混乱以及小区的支线电路的线路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发生。

1.3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运行维护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在运行和维护方面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经过安装与调试之后就会开始实际运行,而在运用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包括现场维护工作与电能表轮换等。其中,电能表的实际使用寿命为8~10年,而目前正在投入使用的电能表中,每年都有1/10左右的电能表需要及时更换,这对已建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而言,对其投入使用后的档案维护以及档案维护的准确性与及时性都造成一定的问题。而在现场维护工作中,由于维护工作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致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中出现线路及设备被盗或损坏、终端箱内空气开关被盗以及电路终端被盗或断电等问题,还会出现用户私拆或剪断电表连线的现象。

1.4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分配合作问题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由工程承包商、业主单位及电量表计商、集成商共同建设完成,然而,目前并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来解决各合作方的工作分配问题,不完善的施工管理规范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实际施工建设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2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

对策

2.1 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技术互换问题,应该要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方案进行统筹规划。在系统建设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根据不同小区的环境状况与分布特点,结合系统建设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各小区终端下行通道的建设实施方案,用以统计各小区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数量、电量表计设备的数量及型号等。在设计终端下行通道建设方案时,应该提前查明终端下行通道的版本号与规格,再对建设方案进行必要的审查,综合评估工程承建方与电量表计供应商的支持能力,避免出现因支持能力不足而造成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

2.2 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出现施工、安装及档案信息建设不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当做好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1)管线施工的质量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可靠运行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在管线施工过程中,应该确保管线的施工质量。(2)在管理管线施工时,应对线槽、线缆走线、接线方式、布线原则及工艺要求等进行研究,在施工前还需进行图纸会审,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施工进度来制定合理的接线顺序与方式。(3)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施工过程中还需注意485线的选线要求、接线方式及工艺要求。由于单芯485线的接线与螺栓是相互紧压的,因此在选线时,应该选取单芯485专用导线,保护套选用冷压端子,避免因接线松动或接触不实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485线的接线方式可分为手拉手方式与并联方式两种,对485进行布线时,应该将线穿出表箱,再套上黄拉管,还应采取专用的剥线工具,并在表箱体外加装PVC套管。(4)应将采集器的电源从表箱出线、接入,而不能从电量表计上并联取得。(5)在集中器的前端加装四级低压开关,以便电能表维修和轮换。(6)集中器的箱体和采集器的箱体还应与台区接连地线和零线相结合,并仔细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规范。

2.3 做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

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的运行维护问题,应该加强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不仅应该对运行维护的方案和准备进行管理与分析,还需把业务流程的具体操作融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对管理机构实施人性化管理,对系统进行细分,并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划分为现场维护、用户档案维护和终端维护三个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和监督。

2.4 做好信息采集系统的分配合作工作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会受工作分配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有效的分工合作模式,而交钥匙工程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交钥匙工程模式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与电量表计供应商之间是相互独立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工程可由业主单位承包给集成厂商,再由集成厂商通过商业的方式进行转包,集成厂商以委托第三方的监理或工程监理的身份对建设工程进行监理,而业主单位则将工作重心转向监督和管理,便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集成厂商进行资质评估。这种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将施工工作进行细分,不仅能壮大高质量的施工建设队伍,提高施工队伍的建设质量,而且还能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和细分,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3 结语

随着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建设和广泛运用,不仅提升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水平,电力用户的用电满意度也得到很大的提高,逐渐形成电力业向服务业转型的趋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使整个配电网络与用电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促进了不同建设施工环节的规范化。然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建设中仍存在着技术互换、工程实施、运行维护及分配合作等方面的问题,为确保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有效进行,需要相关部门做好终端下行通道技术的互通工作、系统建设工程实施的规范工作、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维护工作及信息采集系统的分配合作工作,以便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有效的运行,从而促进整个电网系统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琦,李小兵,曹敏,白宇峰.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陕西电力,2011,6(6):60-62.

[2] 陈盛,吕敏.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其应用[J].供用电,2011,28(4):45-49.

[3] 王晓毅.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机电信息,2012,18(18):157-159.

[4] 何剑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解决对策[J].广东电力,2011,24(5):100-102.

上一篇:基于ANSYS的齿轮强度有限元分析 下一篇: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垄断行为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