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时间:2022-10-19 04:39:30

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科技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各个方面,都与实践密不可分。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系统的、有计划的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教学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它是学生理论课学习的继续,能够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它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因此,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既是提高科研能力的切实措施,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学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它能够巩固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不仅可以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是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替代的。实践教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可以运用抽象的理论解决直观具体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一目了然、易于理论的接受,增加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求知欲;其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操作、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可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三,实践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或主观因素影响,导致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事实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教学重心仍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上,传统的实践教学环节常被淡化甚至被忽略,这就难免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高分低能,缺乏创新意识,不利于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1.实验教学整体滞后

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然而,多年来本科生教学采用比较固定的教学内容和仪器,实验内容和设备基本没有更新,实验方法也相对落后,这主要是实验仪器陈旧和实验经费短缺造成的。在多数高校开出的实验中,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居多,没有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学生被束缚在教师制定的框架中,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无法激发创造性,不能真正达到实验目的。

2.毕业设计水平差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多种实践性环节训练的结果,毕业设计是很关键的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学完大学全部课程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问题。需要有查阅资料、整理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处理能力,论文撰写能力。但是,许多高校在本科生教学方面,设置了大量的课程,导致毕业设计时间缩短;同时,就业压力,使学生很难有完整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设计。这样难免缺乏创新性和主动性训练,不能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3.生产实习走马观花

生产实习是把学校与企业即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既可以检验所学课本知识,又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生产实践,并在生产实践中使理论知识得到升华。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院校实习经费不足,再加上一些企业不愿接受实习等原因,造成了实习时间缩短、实习时走马观花,难以达到理想的实习效果。对于生产线上各种设备的维护修理,一直是大学生教学的薄弱环节,学生只掌握了老师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的认知和巩固。因此,传统的实习方式仅仅停留在观察的层面,这使得不少学生眼高手低,缺乏动手能力。

三、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整合资源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趋综合和学科专业之间相互渗透、融合交叉,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高等院校应对现有的实验教学资源进行整合重组,逐渐改变实验室规模偏小、资源重复分散的现象。先进的仪器对引导学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手段非常有利,改变以往学生毕业后,因学校实验仪器落后,无法掌握工作单位先进的实验仪器的现状;同时,专业实验室应整合为工程训练中心,引进小型的中试生产线,让学生接受模拟现场综合性工程训练,保证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熟悉工厂生产的生产线,了解生产线上各设备的构造及维修。鼓励交叉学科共建实验中心,通过对实验设备、实验经费和实验用房等方面的整合,并形成整体优势,改善高校大学生的实践教学环境。

2.开展学术活动,设立科技创新基金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富有活力的科技社团,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培育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以提高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整体水平。在高校本科生群体中举办各种学术活动,定期开设学术报告会,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学科动态,为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创立科技创新基金,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课题,查阅国内外资料,确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通过评审对选中课题予以科研资金支持,在规定时间内对支助课题进行验收。这对在大学生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十分有利。

3.设立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综合型设计性实验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有相当大的积极作用,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设置中,改变以前以理论验证试验为主的实验内容,设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的综合实验,使学生重视对实际问题的研究,考虑影响实际问题的各种因素,寻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明确试验目标,学会依据目标制定实施方案,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试验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在实验过程中建立学生科学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科研创新能力得以训练和加强。

4.利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科研素质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生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毕业设计,选题以结合生产和科研为主,在教师指导下鼓励自己选题,优先选取既有一定学术价值,又能联系生产实际的科研题目,给学生充足的科研时间,提供良好的实验设备与条件,一人一题,一名指导教师,独立完成。使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科研训练。学会如何选题,如何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研究设计方法以及先进仪器的使用,在资料检索、试验设计、动手能力、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的多方面得以锻炼。

综上所述,在实践教学中,采取开放实验室,综合型的实验为主,建立科技创新基金,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完成毕业课题等等。提供多种渠道、多种机会,让学生经历和感受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能力的基本训练。

上一篇:升本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 下一篇:关于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