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青岛讲座后的回忆与总结

时间:2022-10-19 04:19:04

我在青岛讲座后的回忆与总结

看到眼前这么多爱好钢琴的小朋友,使我想起二十多年前自己学琴的情景。记得1979年,在我6岁的时候,也和小朋友们一样,就开始学习钢琴了。我的启蒙老师是现在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的陈元文教授。另一位恩师是已故的青岛著名钢琴教育家王重生老师。王老师从我7岁到11岁共教了我4年,她像伯乐一样发现了我在音乐方面的天资。在学琴时她常说我识谱快,在开演奏会时,她总夸我乐感好。在她的鼓励之下,我也特别努力用功。当时家里买不起钢琴,每天放学后和周末,就到文化馆、少年宫、工人俱乐部或爸爸的朋友家打游击练琴。1984年,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报考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属小学。当时王老师为我准备了四首乐曲:车尔尼《快速练习曲》作品299第24首、巴赫《三部创意曲》第15首、贺绿汀《牧童短笛》、莫扎特《D大调第十九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这次考试,我在与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考生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钢琴专业第一名的优异成绩,从此走上了钢琴专业道路。1994年考进中央乐团,一直工作到现在。1996年获文化部直属院团专业考核钢琴第一名,2004年评为高级职--称。没有王重生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我在王老师逝世N年时,写过一篇文章《恩师教诲永生难忘》,已收入到《缅怀钢琴教育家王重生》一书中。王重生老师为青岛培养了一大批钢琴人才,大家都不会忘记她,愿她老人家的灵魂在天国安息吧!

很多朋友问我儿童几岁开始学习钢琴比较适宜?这是一个很多人关切的话题,当然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要因人而异。如果有条件早点起步当然好,如果只是为了素质教育十多岁也不晚。

为了能够科学的回答这个问题,我做了一些钢琴家的资料汇集和精确统计,得出的数据如下:

国内:

我国十六位著名钢琴家和新秀开始学琴的年龄,吴乐懿6岁、周广仁10岁、傅聪7岁、刘诗昆4岁、郭志鸿5岁、鲍蕙养9岁、殷承宗7岁、顾圣婴5岁、许裴星6岁、许裴平5岁、崔世光6岁、郎朗4岁、李云迪7岁、李嘉玲4岁、沈文裕5岁、牛牛4岁。平均年龄为5.8岁。

国外:

在1966年第二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入围的31位青年钢琴家,平均学琴年龄为5.7岁。世界上两位最伟大的钢琴大师,钢琴之王李斯特和钢琴诗人肖邦都是6岁。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5到6岁是比较合适的年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体和智力都相对发育到了一定的程度,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和自制能力,又正好处在学龄前这个相对宽松的时期。比较适合开始学习钢琴。

在儿童学习钢琴的环节中,德艺双馨的教师、渴望求知的琴童和细心陪读的家长,是一组“金三角”的紧密关系,就像三角形的三条边,缺一不可。在初级阶段,这三方的重要程度差不多,所以三角的形状像等边三角形。但在学琴的过程中,这个三角形会不断变形。悟性好、兴趣浓而又用功的学生,这条边长在不断增长,反之会渐渐变短;开始承担助教的家长,逐渐只能管管后勤保障,会跟不上孩子的专业发展,所以这条边长也会变化;另外负责任的钢琴教师,会根据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得意门生托付给具有更高水准的钢琴教师,以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一直会是三角形的重要边长。

但当这个三角形变化到缺失了某一条边,琴童的学业也就终止了。这个阶段性的概率如下:

1 以琴龄的长短算:

琴龄达到1至3年,将流失三分之一,坚持下来的约66%。

琴龄达到4至7年,将又流失五分之三,坚持下来的约26%。

琴龄达到8至10年,将再流失四分之五,坚持下来的约5%。

2 以业余钢琴考级证书算:

获1至3级证书约占95%。

获4至6级证书约占70%。

获7至9级证书约占25%。

获10级证书约占5%。

从以上统计,我想告诫大家的是,在学习钢琴的问题上要审慎选择、贵在坚持。就像你能熟练的骑自行车、可以自由的游泳,一生都丢不了。钢琴也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会受益终生。假若因为某些原因实在坚持不下去了,最好能在达到钢琴业余考级六级水平再停课为好,因为这时孩子的钢琴演奏技术已经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也具备了相当的自学能力和演奏情趣,大多不会把钢琴演奏完全荒废,造成精力和经济上太大的损失。

大家知道钢琴“考级”一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旨在考查学生学习成绩、教师教学水平,促进音乐普及发展的方法和手段。如果从1990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成立以钢琴教育权威上海音乐学院吴乐懿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周广仁教授为首的“全国钢琴演奏业余考级专家委员会”算起,我国的考级工作已走过了18个年头。考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促进业余钢琴教育、激发学钢琴热潮、发现培养音乐人才,功不可没。

但时至今日,在考级中有一些不好的倾向一直在恶性蔓延,那就是不顾考生真实水平的胡乱“跳级”。用周广仁教授的话说:“这是非常有害的”、“绝对破坏性的做法”。如果孩子在相应的学习阶段没有打好坚实的基本功基础,这个艺术大楼一定盖不高。就是革草的盖起来也不会牢固,很容易倒塌。这种做法必然违背了孩子学琴的初衷,也不会达到如期的学习效果。这就是“欲速则不达”和“拔苗助长”的实际反映。以我的经验,孩子钢琴考级就像文化课的期末考试一样自然,一般有3至4个月的准备时间就足够Yo可分四个阶段进行。1,学会三首考级曲目和基本练习;2,乐曲弹熟并背过乐谱;3,艺术加工处理;4,模拟考试锻炼或开演奏会交流。在通常的情况下,学生都会顺利通过,有的还会取得良好、优秀的好成绩。如果你请的这位老师,不重视孩子的钢琴基本功训练和有计划的安排系列钢琴教材,一味追求为考级而考级,那肯定是错误的,家长要及时提出意见或更换老师。

其实解决上述顽疾,国外早有成熟的经验,例如英国和加拿大等国在考级中的“视奏”项目,就是孩子真实水平的试金石。这一招完全可以扼制那些不负责任,投机取巧的乱跳级。使考级沿着健康的轨道更好的发展。大家都期盼着,我国能早日从钢琴大国变为钢琴强国,从而打造出“中国钢琴学派”,自立于世界钢琴艺术之林。

上一篇:德彪西的钢琴前奏曲解读(六) 下一篇:钢琴笔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