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时间:2022-10-19 04:12:59

论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构建

[摘要]取得时效制度是民法时效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我国民法通则及最新的物权法只规定了诉讼时效即消灭时效,均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文章对取得时效制度的含义、立法模式、构成要件和适用范围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构建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

[关键词]取得时效制度;立法模式;构成要件;适用范围

[作者简介]张亚利,湖南文理学院法学院讲师,法学硕士,湖南 常德415000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2-0103-03

一、取得时效制度的法律界说

取得时效,是指无权占有人以行使所有权或其他物权的意思公然、和平和持续占有他人的物达到一定期间,而取得所占有物的所有权或其他权利的制度。取得时效制度最早始于罗马《十二表法》。该法第6表第3条规定:“凡占有土地(包括房屋)二年,其他物品一年的,即因时效取得所有权。”这也可称作最古时效或市民法上的取得时效。此后,罗马法不断地对取得时效制度进行修改和完善。现在不少国家的民法都仿效了罗马法中的取得时效制度,在各自的民法典中对取得时效作了明确规定,如法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等。

二、构建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必要性

(一)维护既存的社会秩序,确定财产归属

规定取得时效的目的在于防止权利归属的不确定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秩序的不稳定,实现社会利益的统一。尽管现代社会由于财产法律的完善,财产处于无主状态的现象大大减少,但在现实社会中因产权归属发生的纠纷仍然屡见不鲜,尤其在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登记错误以及登记不完整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各种产权纠纷的发生,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难以建立真正的财产秩序。建立取得时效制度可以解决这一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二)促进物尽其用,发挥财产的利用效率

现代社会自然资源日益紧缺,民事立法的目的既要保护权利人的所有权又要提高物的利用效率。换言之,法律的根本作用之一是在保证良好经济秩序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时效的确立通过保护占有人将其转化为真正的权利人,占有人通过对占有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而取得财产权,能使占有人敢于将占有物投入流通,加速财产流转。

(三)促进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权利人对其物拥有绝对的支配权,不允许任何人以何种方式干涉其行使权利。如果权利人长期不行使其权利,而法律永久地承认其效力,允许权利人去冲击既成的经济关系或其他社会关系,势必破坏这些关系的稳定性,这与法治本意相违背。取得时效制度建立的目正是为了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督促义务人及时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构建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可行性

(一)取得时效制度的立法模式

根据法律规定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不同方式,不同立法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主要有单行模式、分立模式和统一模式三种。

1.单行模式。单行模式是指不在民法典中规定时效,而是通过制定单行法对时效问题加以专门规定。这一模式主要为没有统一民法典的英美法系所采取。

2.分立模式。分立模式是指虽然同时保留使用“时效”这一名称,但是在立法上把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分别规定在民法典的不同位置,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就是依照这种模式对时效制度加以规定的。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取得时效作为权利产生的一种方式,在物权法领域找到了位置,体现出其个性从而被赞为最为允洽;缺点在于太过忽略取得时效与消灭时效的共性,为避免重复规定共同适用的规则,从而又不得不采用“准用”的立法技术。

3.统一模式。统一模式是指在民法典总则中确立一项时效制度,再在时效制度之下分别规定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优点在于把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都提高到作为民法的一项基本制度的地位,使得取得时效和消灭时效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避免一些共用规则的重复规定或准用规定,便于适用和学习。

我国现行民事立法未规定取得时效制度,笔者建议改采分立并存的时效立法模式,即将取得时效放在物权编所有权部分予以规定,而不应该是单纯的某种立法模式,以保证法律体系融洽。

(二)构建我国取得时效制度的思路

1.取得时效制度的构成要件。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取得时效制度在我国具有很好的制度空间,这种制度空间的有效性最终是依赖于取得时效制度的设计技巧,而取得时效制度的构成要件是制约该制度是否生效的关键。笔者认为,我国的取得时效制度应包括以下构成要件:

(1)占有应为自主、和平、公然、善意的占有。所谓占有,是指对于物有事实上的管领之力。这里的管领力就是对物具有实际上的控制与支配。当然单纯的占有并不能构成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占有,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占有仍应符合下列条件:1)自主占有,是指以自己所有的意思而占有标的物,这是取得时效的核心要件。2)和平占有,是指占有人非以暴力或胁迫的手段取得或维持的占有,即不带有瑕疵的占有。和平占有仅需对标的物的所有人为和平即可,而对第三人即使有胁迫,仍为和平占有。3)公然占有,是指不带隐秘瑕疵的占有,即将对标的物的占有事实向社会公开,不加隐瞒。4)善意占有,是指占有人不知其无占有权利的占有。行为人“无法知道”或“不应知道”其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或其行为相对人缺乏合法权利,应推定为善意,如果能证明行为人“明知”,则判定为恶意;对于“应当知道而不知”(即过失)的情形,要区别对待:如果行为人因欠缺一般普通人的注意,为重大过失,依“重大过失属于恶意”规则,推定为恶意;若因“欠缺有一般知识、经验的人诚实处理事务时所需的注意”为一般过失;而若缺乏谨慎、勤勉和精细的注意,为轻微过失。这两种情形可不认定为恶意。由此,善意的概念可界定为“行为人无法知道、不应知道或因轻微、一般过失而不知其法律行为缺乏权利基础的主观状态”。

(2)占有需经过一定期间。取得时效制度的基本精神,在于保护永续的占有事实。因此,占有须经过法律规定的期间,是取得时效的又一要件。取得时效期间的长短,应根据财产权利的种类和性质而定。各国民法对取得时效期间作出了不同的规定,如法国民法典根据所有权人是否属于财产所在地的辖区,规定在本辖区的取得时效期间为10年,不在本辖区的为20年;德国规定动产为10年。总之,究竟应该规定一个多长的期间,既要考虑公平和效率,还要考虑占有物的性质及各国社会发展状况等等。因此,笔者认为,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基于物的种类、效用、占有人主观上是否为善意,以及现代经济生活发展需要的不同,而进行相应规定,例如:动产的取得时效期间以规定为10年为

宜,但占有人占有之始为善意且无过失的,期间为5年;不动产的占有取得时效和登记取得时效以规定为20年为宜,但占有人或登记之始为善意,期间为10年;所有权以外的时效取得期间,准用动产或者不动产的时效取得期间。

(3)占有的标的物需为他人之物。按照大陆法系各国民法,因时效取得的所有权标的物需为他人的动产或不动产。自己的动产或不动产不产生时效取得的问题;无主的动产或不动产因适用先占规定,也同样不产生时效取得的问题。须注意的是,按照判例与学说理论,无论分别共有物还是共同共有物,均可为时效取得的客体。即共有物的所有权虽属于共有人全体,但是如果其中一个共有人以单独所有的意思而占有共有物时,也可依取得时效取得其所有权。

2.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

(1)动产取得时效适用范围。动产是指性质不须破坏、变更而能够移动其位置的财产。对于动产,只要符合取得时效的构成要件,占有人即可依取得时效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但是,某些动产虽能移动,但因价值较高,故在交易习惯上对其转让较慎重,这些动产主要包括汽车、船舶、航空器等。对于这些价值巨大的动产来说规定和一般动产相同的时效期间,显然不利于保护原所有人的权益。笔者认为对于这些动产的取得时效不应笼统规定适用取得时效的一般条件,其期间上要长于普通动产的取得时效期间,以保护原权利人的合法利益。这是因为在我国现阶段,就公民的财产而言,如果某个公民拥有汽车、船舶或航空器等财产,则这些财产几乎是其大部分家当,若在较短的期间内变成了别人的财产,将会使原拥有该动产的公民倾家荡产,这在心理上难以接受,有违法律的公平正义,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2)不动产取得时效适用范围。不动产是指性质上不能移动其位置,或非经破坏、变更则不能移动其位置的物。对于不动产的时效取得,主要是土地和土地之上建筑物的时效取得。1)土地所有权的时效取得。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实行国有和集体所有,私人不能取得土地的所有权,因而土地所有权依取得时效而取得的情况极少,但对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土地所有权纠纷还是很有意义的。例如,如果两个集体因界限不明,对某块土地的所有权有争议,这时就可以利用取得时效制度来确定土地的所有权。对此我国法律也作出过规定,如1995年颁布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21条规定:“农民集体连续使用其他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己满二十年的,应视为现使用者所有。”2)建筑物所有权的时效取得。取得时效有其适用的余地,按照是否在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建筑物可分为已登记的建筑物和未登记的建筑物。因其登记与否,在适用取得时效上有显著的区别。对于未登记建筑物的所有权取得时效,占有人以自主占有的意思,占有他人未经登记的建筑物达一定期间,有权请求登记为该建筑物的所有权人;对他人已登记的建筑物是否可以适用取得时效,这是有争议的,存在两种立法体例。其一为肯定主义,德国、瑞士、奥地利、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典中,不动产所有权依时效取得仅限于他人未登记的不动产;其二为否定主义,以日本民法典为典型。笔者认为,从取得时效制度的宗旨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实情况,应采否定主义,不以未登记的建筑物为限。

(3)用益物权的取得时效适用范围。用益物权是指对他人所有的物,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他物权。近现代民法用益物权制度,是一种以利用为本位的法律制度,其重要使命在于促成社会财富的充分利用。1)土地承包经营权可适用取得时效。针对我国的国情,笔者认为,在土地承包经营权领域内,取得时效制度具有广阔适用的空间。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年来,许多农民主要是年轻人,离土进城,务工经商,而且多年不归,从而导致大量耕地弃荒、撂荒,土地利用率低下。但也不乏一些撂荒土地又被一些无地或少地农户重新耕作使用,并在若干年后已形成事实使用状态,土地还成为其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只有使怠于行使权利的农地使用权人丧失其久不行使的权利,通过公权力对土地权利的归属重新作出强制性的物权配置,才符合物权的社会化趋势,从而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协调发展。以取得时效制度来重新确定土地的使用权主体,正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2)宅基地土地使用权应属于取得时效制度的适用范围。建筑物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紧密联系,如果房屋所有权人丧失它基地使用权,那么房屋所有权也就徒有其名。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房屋所有权主体与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必须一致,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房地一同转让的原则,即房产与地产在交易中必须共同作为交易标的,而不宜分别对待。笔者认为,不动产所有权无论登记与否均可因时效而取得;而房屋等建筑物所有权须依托于宅基地使用权上,若承认房屋所有权之取得时效,又否认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时效,显然有悖于法律逻辑。由此,宅基地使用权无论登记与否均应纳入取得时效的客体范畴,唯有如此,才能维护物权法体系的完整性和逻辑的严密性。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民商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李建华,彭诚信.民法总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2.

[3]张义华.物权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4]李宜琛.民法总则[M].台北:国立编译馆,1977.

[5]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6]梁慧星.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董学立,孙贞.取得时效制度中的善意与恶意[J].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6).

[8]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9]喻文莉.取得时效之客体研究[J].法律科学,2003,(2).

上一篇:传统风险转移模式及我国立法之重构 下一篇:论交通肇事案件的新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