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创建之探讨

时间:2022-10-19 03:38:29

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创建之探讨

摘要:本文在积极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建设,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的管理目标,重点针对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的搭建与启动运行方面提出了探讨与研究,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仅供同类医院参考借鉴。

关键词:医院 全成本核算 流程与模式

全成本核算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是对医院工资成本、医疗消耗和管理费用等全部成本项目进行会计归集,从而确定部门学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工资成本比例和管理费用标准,借以进行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制定合理的消耗以及合适的经济指标,从而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加强医院全成本核算模式的构建,对于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起到重要意义。

一、全成本核算管理目标

(一)总体目标是

通过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逐步实现医院成本费用精细化控制、经济社会效益均衡化增长、经费资产一体化管理、工作平台信息化运行、管理绩效系统化考评。

(二)具体目标是

通过成本管控,切实算准收入、算全成本、算清费用、算实收益,确保医院各类经济指标落实。

二、全成本核算管理内容

全成本核算包括院级成本核算和部门级成本核算两部分。

(一)院级成本核算内容

院级成本核算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收益等,重点制作月医疗成本报表、季度会计报表。

(二)部门级成本核算内容

部门级成本核算主要包括医疗业务、药品器材、行政管理等部门的成本核算等。

医疗业务部门(部门室或班组)的成本核算包括医疗收入、医疗成本、医疗收益;药品器材部门(包括各药库、药房和药材管理部门)的成本核算包括药品收入、药品成本、药品收益;行政管理部门的成本核算主要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如各种行政消耗、人力成本、设备成本、材料及低值易耗品成本等。

三、全成本核算管理原则

全成本核算管理应当在遵循“集中统一、分工合理、部门学规范、效益优先”的总体原则下,根据经济业务不同类型,综合应用下列一般性原则:

(一)实际成本原则

成本计算必须按实际发生额进行核算,不得以估价成本、计划成本代替实际成本。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当期已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当期收付,均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三)配比性原则

为准确计算一定会计期间内的赢利或亏损,医疗收入与医疗服务成本应当匹配。

(四)可比性原则

医院会计核算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核算资料。

(五)一致性原则

医院进行成本核算时采用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六)分开核算原则

实行警地分开、医药分开核算,合理划分人员的医疗和药品成本。

四、全成本核算基础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充分认清全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防止存在“小富即安图安逸”、“与己无关怕麻烦”、“利益受损有抵触”等错误思想,从部门主任、护士长入手做好动员教育,院领导定点包片到部门室帮建,和大家面对面思想碰撞,开辟院报专栏广泛宣传造势,增强了大家的“危机意识”、“认同意识”和“大局意识”,营造出人人有责、各负其责、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确保了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按照“权在党委、事在部门、钱在财务”的原则,成立全成本核算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便于协调管理。

财经管理。由财务供应部门和经管部门按职责要求分别负责院、部门级成本核算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由人事部门负责对医院现役人员、合同制人员及返聘人员、临时劳动用工人员分别进行统筹管理,完成人力资源信息的录入和调配工作。

物流管理。由药品采购中心、器械部门、物资办公室各自分工负责,完成物资出入库及报销工作。

信息管理。由信息部门具体负责,统一管理全院的医疗、护理、办公等所有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三)加大宣传、精心培训

充分利用院报、局域网、宣传橱窗和医院简报,大力宣传成本核算管理知识。要精心组织培训,组织财务、经管和信息部门主管人员联合进行全成本核算业务培训,邀请军地专家举办讲座,讲解管理流程,传授工作方法,确保核算人员了解工作程序,熟悉操作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赴全成本核算先进单位参观见学,有效提升了全成本核算骨干队伍综合素质,熟悉核算内容,掌握核算方法,全面提高成本核算管理水平。

(四)理清经费、核清资产

一是进行经费清理。此项工作由财务部门牵头,各相关单位协助完成。经费清理主要包括债权、债务和经费家底清查。

二是进行资产清查。此项工作由财务部门供应牵头,各相关单位协助完成。重点是在摸清现有资产底数,重点对新增资产、待报废资产要认真核查。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医疗设备、一般设备等固定资产和药品、医疗物资、非卫生物资等实物资产,资产清理应采取自查与核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核实固定资产。房屋、建筑物主要由营房部门组织自查,主要界定其产权归属,核对建筑物的权属资料,查清结构面积、建筑年代、质量状况、使用单位(部门)、工程造价;医疗设备由器械部门牵头,组织各使用部门进行登记,查清医疗设备的品名、数量、规格型号、购入时间、原值、使用年限、责任人、残值率、运行状况、来源渠道等;计算机、复印机、空调、营产营具等一般设备和其他设备由使用部门自查登记,清查内容同医疗设备。

盘点库存物资。主要由库房和医院业务部门室对库存物资进行分类整理、编码编号、按序存放。查清品名数量、规格型号、使用效期、进销价、供应商、来源渠道等情况。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办公室组织专门人员,对自查情况进行检查核对、签字确认。对核查确认后资产,实行计价挂账,建立“三账一卡”管理制度,即医院财务部门资产总账、管理部门资产分类账、使用部门台账和固定资产登记卡,对发生的盘盈、盘亏,要按照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保证核算的准确性,防止资产流失。

三是制订内部价格。此项工作由各分管业务部门室草拟收费标准后,报职能部门室统一报批完成。制定原则:凡是国家有规定价格的按照政府价和政府指导价执行,凡是国家没有指导价的按照医院内部部门室或部门在相互提供技术和物资服务保障过程中,卫生资源再生产、再制作、再转移消耗物资和劳务核定价格。

五、全成本核算强调的几点问题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从讲政治和对医院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把推行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在组织、人员、技术上确保全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要建立健全机制。各单位针对本单位的实际,对医院的资产、设备、器械、药品及消耗性材料、管理和发生的一切费用计算办法进行统一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职责权限、规范业务流程,并报办公室统一认定,使各项成本控制措施制度化、标准化、具体化。三是要搞好协调配合。各部门、各部门室都要指定专人负责,积极支持和配合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支出各个环节的控制,相互之间加强沟通、配合,形成管理合力,确保全成本核算管理试点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取得实质性成果。四是要提高人员素质。全成本核算管理专业性、政策性、综合性很强,管理的范围、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求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娴熟的业务技能,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知识。相关业务管理人员要积极适应全成本核算管理的新要求,主动加强学习,深入研究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勤奋敬业、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提高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丽华.医院全成本核算浅析.金融经济, 2010,(10)下

[2]韩东平. 财务管理学【M】.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06)

[3]向东.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辽宁经济, 2010,(01)

上一篇:浅论江苏再担保试行信用违约掉期产品业务的可... 下一篇:干休所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