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总承包财务核算业务分析

时间:2022-05-08 08:46:22

工程总承包财务核算业务分析

摘要:目前国内煤炭行业工程项目,大部分采取工程总承包形式,勘察设计单位一般通过总承包方式建立直属项目部负责主体工程施工,将工程整体打包建设移交。在这种项目管理模式下, 经常会出现应收账款过大,库存商品过多、工程竣工结算毛利中有余额等问题,影响了财务核算和工程业务的管理,本文通过财务具体核算业务,对出现的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的解决办法,旨在使财务核算如何更好的满足工程经营管理。

关键词:应收账款 库存商品 工程毛利

工程总承包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近年来不断发展完善,已经被许多大型和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业主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管理承包商如何进行财务管理,是财务核算更优化,为工程建设提供更有利的保障值得深入探讨,下面从我的经历对工程财务核算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往来帐余额的产生

财务核算涉及工程往来帐科目主要有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五个科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是总包方和业主发生业务关系的反映,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是总包方和分包方发生业务关系的反映,四个科目余额的大小都与发票直接相关,四个科目在财务上是这样反映的:

(一)涉及业主的往来核算

收到业主工程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向业主开具发票:

借:预收账款

应收账款

贷:工程结算(在异地开具的建安发票)

主营业务收入(自行开具的设备发票 设计发票)

应交税金——进项税

向业主收回剩余工程款和质保金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二)涉及分包的财务核算

向分包商付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收到分包发票

借:工程施工(建安发票 我院代扣代缴开具的一税两票)

库存商品(收到分包设备发票)

应交税金——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应付账款

支付工程尾款与质保金

借:应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是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分别记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借贷双方的发生额必然相等,它是试算平衡的理论依据,也是财务记账的原理,无论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最终都必须平衡闭合。从应收、应付、预收、预付的余额的产生看,其产生的问题与发票环节密切相关,主要问题有未及时向业主开具发票,未及时向分包商催要发票,发票的开具是等待业主催要时,才急迫地去现场与施工地税务接触开具发票,被动地向设备分包商催要发票,这就会造成财务核算业务与工程实际结算业务发生脱节,最后造成的结果是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账款等往来科目余额过高,反映出确认收入不及时、资金回笼过慢,带来了许多财务风险。

在财务机构中设置成立工程财务科,设置专门的财务人员负责工程的财务核算,对每一个新上的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建立起可操纵的计划,在工程实际开工建设时,根据客观实际对计划进行灵活调整,按照财务核算的要求把实际出现的问题在前期解决掉,防治因问题的出现致使财务核算与实际经营脱离。

二、库存商品的产生

一般勘察设计单位都不是生产企业,没有实物库,所采购的工程设备都是运到现场就安装使用了,从财务账面看只存在一个形式的仓库。库存商品的管理主要就是入库、出库、成本结转,具体从会计分录看下:

向分包商采购工程设备,我院收到设备发票: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应付账款

财务这笔账核算完,设备发到工程现场,由技术人员验收合格后,实际上我们就完成了入库,我们的库存就产生了。

向业主开具设备发票:

借:银行存款

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销项税

同时做出库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工程设备

贷:库存商品

向业主开具设备发票的同时,我们就同时完成了设备出库工作,入库减去出库余额就是我们库存商品余额。从实际情况看,库存额较高,说明入库金额高,出库金额少,从结算角度看,向业主开具的发票少,分包来的发票多,两者不配比产生的。

这个问题解决要从合同签订时就明确,在合同中进行约定。首先在总包合同中,明确提供增值税发票的日期,按一定比例或按工程进度,分季度、半年度、年度向业主开具设备发票。在设备采购合同中,按照总包合同要求,在采购合同明确提供发票的日期,并与付款额联系起来进行适当约定。

三、工程进度结算

这里主要是对建筑安装进行进度结算,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工程核算按照两条线走:其一,实际成本费用和向业主开具的建安发票,在工程施工和工程结算中归集;其二,工程收入成本的确认,按工程进度确认,与发票无关。工程进度表由工程现场向财务部提供,财务部按照一定方法按进度确认收入与成本,具体核算如下:

实际发生票据归集:

借:工程施工(分包发票 实际发生的材料及差旅费用等)

贷:工程结算(为业主开具的工程发票)

财务收入成本的确认(按工程进度表):

借:主营业务成本

工程施工——工程毛利

贷:主营业务收入

及时清理工程发票和各项费用,工程验收移交后,取得结算报告,财务可以进行工程结算处理:

借:工程结算

贷: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工程毛利(借或贷)0

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对冲后,工程结算完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正式闭合。这个环节如果选择的方法不合理,就会造成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有余额

工程竣工后(即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科目对冲后),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有时会有余额,举例用分录补充一下:

确认收入时:(假设)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

工程竣工后,工程结算科目与工程施工科目对冲:

第一种情况:

借:工程结算 6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8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200

第二种情况:

借:工程结算 6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53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700

结果:

第一种情况:科目余额表中,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借方300。

第二种情况:科目余额表中,工程施工-合同毛利科目贷方200。

工程全部完工,工程结算与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合同毛利对冲。且冲抵后余额为零才为正确。可是突然出现余额是为什么?

首先要说明的是:“工程施工”科目在工程项目完工结算后与“工程结算”科目对冲后应为零,“合同毛利”对冲后有余额应是核算中出现了差错。

原因是:“工程结算”科目登记的是已结算的合同价款,而“主营业务收入”是按完工进度确认的合同价款,故当项目峻工结算时,这两个科目余额(发生额)应是相等的;同样道理,“主营业务成本”是按完工进度确认的,而完工进度是根据“工程施工—合同成本”来确定的,故这两个科目累计数应该是相等的,我们来看第一个分录:

确认收入时:(假设)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0

这里“工程施工—合同毛利”500是倒挤出来的,也就是主营业务收入5000-主营业务成本4500得出的,而根据前面我的分析,工程峻工后,“主营业务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成本”=4500元,“主营业务收入”=“工程结算”=5000元,这样做出的对冲分录就应是:

借:工程结算 500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4500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 500

实际上这笔对冲的分录只是为了会计分录上的平衡关系,工程峻工后把这个项目结平而已,另外“工程施工—合同成本”在最后对冲分录前的余额可反映该工程共发生了多少成本,“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在最后对冲分录前的借方或贷方余额则反映该工程赚了多少(借方余额)或是赔了多少(贷方余额),注意我这里说的是与“工程结算”对冲前的余额,对冲后是没有余额的。

“工程施工—合同毛利”在峻工结算后有余额一定是工程结算数与确认的收入金额不一致, 或是确认的主营业务成本与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不一致所导致的,建议做为会计差错进行更正,借方余额可以冲减该工程的主营业务收入,若是贷方余额可以冲减该工程的主营业务成本。

综上所述,在实际财务核算和工程管理中,财务核算是工程管理的集中反映,而合理工程管理又是财务核算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承,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管理中某个环节的中断,或是不合理,就会使管理受限,业务在运行中不够流畅。

参考文献:

[1]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

[2]企业会计准则.2010版

[3]财务与会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4]财会通讯.江西财经学院

[5]企业会计准则

上一篇:浅谈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换及提升 下一篇:基于财务信息共享的一卡通平台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