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尿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操作规范

时间:2022-10-19 03:08:53

气囊尿管在临床应用中的操作规范

【关键词】气囊尿管;临床应用

气囊尿管放置是临床基础护理常见操作之一,常规需要留尿管少则1~3 d,多则6~7 d甚至半月以上,在临床正确使用气囊尿管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在工作中对气囊尿管选择,插管方法,深度,注水量多少等问题进行观察总结,提出应注意的几点看法。

1准备工作

1.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此项操作与疾病的关系,使其能积极配合以达到预期目的。

1.2根据患者性别病情选择适宜的尿管,成年男性一般用F12-16,女性用F16-18,对初次留置导尿者不宜用过粗导管,心梗患者宜用细些尿管,以减少阻力,避免阿斯综合征[1]。常规检查导管是否完好无损,气囊是否漏气,有无抽吸不畅等现象。

2操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2.1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动作要轻柔,遇有阻力不能前进时,不应盲目插入,特别是患有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除选择较小型尿管还可自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石蜡油起作用,利多卡因黏膜麻醉,可以减轻疼痛以及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便于顺利插入尿管,见尿后注水充盈气囊,然后将尿管缓缓外牵拉至遇有阻力为止。

2.2插尿管的深度,由于气囊导管的头部到气囊的距离为5~6 cm,应见尿后再将尿管插入6 cm以上,这样气囊才不会损伤患者的尿道,成年女性的插管深度为10~12 cm,成年男性为26~28 cm,无菌生理盐水5~10 ml后立即回抽,若能抽出等量的液体,则表示尿管的头部在合适的位置[2]。

2.3气囊内注入最好注入注射用水,因气体易弥漫漏气,生理盐水易结晶,气囊不易恢复原状,造成拔管困难。常规成年男性10~15 ml,女性注入15~20 ml。注入过少易尿道口溢尿或尿管脱出。注入时推注速度宜慢,有阻力或患者有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 并抽吸已注入的盐水。重新调整尿管深度后再注入。小剂量注入固定,可避免气囊回缩不良,故采用小剂量注入固定较好,男性10~12 ml,女性12~15 ml。

3留置期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观察尿液排出是否通畅,防止受压,保持尿道清洁,每天必须进行会阴护理,特别是尿道口周围不应有血迹,分泌物,对留置导尿患者在许可的情况下,鼓励多饮水,进行生理性膀胱冲洗。每天饮水量≥2 000~2 500 ml,一般不主张膀胱冲洗。留置导尿引发尿路感染主要是逆行感染,并以尿道炎性反应为主,但实际上又无法冲洗尿道,所以除非有证据存在膀胱炎性反应需要冲洗外,不应冲洗膀胱,必须膀胱冲洗者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最好应用三腔尿管,或者利用输液器在尿管末端消毒后穿刺滴入,以便保持整个系统密闭性。

4拔管护理

留置导尿时间较长时气囊的顺应性变差,弹性回缩力下降,抽空气囊内的盐水后,囊壁外周凹凸不平,有皱折,若以传统的方式拔管,粗糙面可擦伤尿管黏膜,使患者感到灼痛不适,甚至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道狭窄。改进拔管方法:拔管时,在抽空的气囊内注入1 ml生理盐水,使气囊略隆起,外周皱折消失,尿管气囊直径与尿道的直径基本相符,患者无特殊不适。

留置导尿术是医院常用的处置之一,而尿路感染占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的40%,其中70%与尿管使用有关。因此,临床医护人员高度重视操作规程,操作方法,注射留置气囊尿管易出现的各种问题,避免操作失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陈丽娜.气囊尿管在留置导尿中应注意的几点.医学创新研究,2006.

2李丽萍,李刚.气囊尿管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方法探讨.新疆医学杂志,2006,36:108-109.

3马岩,张宝恩,范雪梅.社区超高龄男性留置导尿难点及对策.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6,9:663-72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肿瘤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费用及效果分析 下一篇:38例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消渴降脂汤治疗疗效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