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镜头”

时间:2022-10-19 03:05:53

北京“长镜头”

四月中下旬的北京属于电影。2014年4月16日至4月23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作为近年来国际电影节中最受关注的一支新军,今年是北京电影节第四次举办。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在“三把火”之后的第四个年头,北京电影节也开始面临更多挑战。

本届北京电影节进展平稳,不少板块在细节层面都有所进步,例如项目创投,入围项目的数量和品质都明显胜过前几年。放映环节同样较前几届为佳。也有更多国产、合拍新片选择在北京电影节平台上举行新闻等宣传活动,这对于电影节的长远发展相当有益。

应该说,经过前三届的积累,北京电影节的平台格局已基本搭建完成,活动设置已具有一定覆盖度,符合国际标准的各常规单元也均已齐备。各路业内人士和相关媒体已渐渐习惯了这个在上半年密集的电影节日程中最新加入的活动,正如电影节开幕时一家网络媒体在报道中的戏言:清明和五一之间的距离,因北京电影节的举办而再一次延长。

“习惯”之后,才是挑战真正开始之时。如果把电影节的经营比作一场国际象棋棋局的话,平台搭建完成只是摆出了开局,接下来旷日持久的中局才是制胜关键。对于观众来说,电影节是个风光无限的秀场,但对主办方而言,电影节这场“秀”绝对是场持久战。套用《一代宗师》里的一句台词来说:明星、红毯这些大众所热衷的焦点是电影节的“面子”,而支撑其长治久安的则是对业界实际交流、交易的促进,对新生力量的扶持推介等专业层面的“里子”。

“面子”或可凭短期内的资源优势一蹴而就,而“里子”只能文火慢炖,几十年如一日――当前国际范围上的一线电影节,除了天时地利的风云际会,其活动自身也最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持续积累。因此对于北京电影节来说,在经历了开头三把火的光鲜亮丽之后,当前或许是时候冷静下来了,其本身也需要某种祛魅――相比眼前的种种繁华和对单纯数据的迷恋,电影节需要把更多精力转向“内功”的修炼,需要进一步找到并提炼出自身特色,这才是真正的着眼长远,正所谓:“刚柔相济,方得治道”。

上一篇:浅谈中学美术教学方法 下一篇:试论高效课堂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