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9 03:02:42

初探物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听到学生有这样的反映,上课讲的内容听听都能听懂,但一到解题就无从下手。这是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是学生在学习中对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从而无法理清概念间联系。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是要根据物理概念的特点,在概念的引入、加深及概念间的联系上多作探讨,努力把概念讲清楚,讲深刻。如何通过概念教学,使学生形成深刻的物理概念和较完整的概念体系,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物理概念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概念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讲物理概念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

例如讲“导体的电阻”时,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留意观察: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强度决定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并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V与电流强度I之比值是一个恒量。其次,换另一个导体做实验,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对另一个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另一个恒量。由实验可知,对任一导体,电压V与电流强度I之比是一个恒量,用R来表示,这个恒量就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那么R表示导体的什么性质呢?再进行直观教学,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加上电压V时,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分别为I甲和I乙,我们发现,当R甲>R乙时,I甲<I乙,这就说明R这个恒量可以用来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从而得出结论:R是表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公式R=V/I量度,这时必须进一步揭示本质:导体的电阻不是决定于电压和电流强度而是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对同一导体来说,不管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数值如何,电阻的大小总是不变的,这就抓住了电阻概念的本质。

通过直观形象教学,抓住现象的本质,物理概念也就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了。

二、破难点,抓关键,强化概念

概念是反映物质的本质属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的概念,难度比较大,这就需要突破难点,抓住关键。例如磁感应强度这个概念,通常用B=R/IL来表示,我们决不能受数学公式的影响误地认为B跟F成正比,跟IL成反比,因而得出F越大,B越大,F等于零,B也等于零的错误结论。一定要明确比值F/IL是表示磁场强弱的一个物理量,与F及IL不存在正比、反比关系,B是由磁场本身性质决定的,与试验电流通电导线受力的大小、通电导线的长度及电流强度大小无关,突破了这一难点,这样就可避免学生产生“通电导线不受力的作用时磁感应强度等于零”的错误概念。

三、分层次,抓阶段,完善概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讲物理概念,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注意形成概念的阶段性。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是从简单到复,逐步加深。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很透彻,所以讲概念要循序渐进,不能越等而进、不能操之过急。例如“力”的概念,初中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到高中才进一步把力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联系起来,指出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强调力的矢量性,由重力到弹力、摩擦力,进而到万有引力。由力学中的常见三种力到热学中的分子力;由电场力到磁场力;由宏观上的引力到微观里的核力;由物体直接接触的相互作用到物体与物体不直接接触而通过场发生相互作用,我们讲力的概念、就要依据教材,依据学生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如果试图在初中或高一就过早地要求学生对力的概念有全面透彻的理解。就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会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只有分层次、抓阶段、才会不断深化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四、巧设疑,抓练习,巩固概念

通过置疑法,给出对物理概念的错误说法,经过辩析,进一步揭示概念的内涵,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运用已经掌握的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使概念的掌握更加精确与透彻。从这个意义上说,练习也是形成概念的延续。

例如对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概念,我们可以设疑: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就一定大吗?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就一定大吗?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吗?加速度为零速度就一定为零吗?

学生只有运用物理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概念,解答练习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说习题练习是巩固概念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但习题的选择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使教学有法。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从概念的本身的待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不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技巧、概念教学一定会有所突破,教学质量也会不断提高。

上一篇:改进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一点尝试 下一篇:浅谈关于做好幼儿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