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探析

时间:2022-10-19 02:51:19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探析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以及新课标的实施,小学教育模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让小学教学面临着许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应用题的教学问题最为突出。学生往往能够轻松地掌握单个知识点,但是在应用题解答上不能够灵活将各个知识点综合运用,逐渐的,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解答就产生了厌烦情绪,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题教学;基本途径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受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影响,不能够灵活地运用知识点进行解答,久而久之会产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厌烦情绪,这会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造成影响。对于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教学,应该掌握科学的教学途径,一般有:通过贴近生活实例辅助培养解题能力,加强对应用题审题能力的培养,增强解题技巧等。

一、通过贴近生活的数学实例培养学生解数学应用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用到数学知识,但是,目前大多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几乎看不到贴近实际生活的例题。学生在解答数学应用题时,面对不了解的领域,小学生没有足够的社会经历,造成解题困难,甚至缺乏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要多列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应用例题,帮助学生理解题目意思,运用生活知识解答实际问题。运用贴近生活的应用例题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逐渐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模型。这些生活例题有时会让学生感到有趣,大大激发了学生解题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应用题的编写,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也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例:王老师家有六只母鸡,平均每只母鸡一天可以下一个鸡蛋,王老师家里一天需要吃掉2个,原本王老师家储存的鸡蛋数量为21个,问:五天以后,王老师家剩多少个鸡蛋?对于这一道数学应用题来说,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都可以接触到,所以学生对于这方面的应用题第一有解答的兴趣,第二在解答难度上也会大大降低。学生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数学,数学可以解答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二、培养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审题能力

解答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审题,审题能让学生对应用题更好地理解,一般情况下,审题如果做得好,应用题的解答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在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除了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外,还应该培养学生对应用题题目的理解能力。在培养审题能力过程中,要教导学生找出题目中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关系,合理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审题能力,就能提高学生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继而提升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及解题技巧

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技巧有很多,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应用题例子为例,分析其中一种解题技巧。例题:甲乙两个人从两地同时相向出发,他们在距离中点2公里处正好碰面,已知甲从出发点到乙的出发点需要花费3小时,乙从出发点到甲的出发点需要2.5个小时,问:甲乙两人最初相距多远?

对于这道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列方程,但是列方程前还要分析题目中已知条件和问题的关系,以及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第一眼看到题目时,有的可能会觉得没有地方着手,那是由于这个题目很抽象。所要讲的解题技巧就是通过画图,变抽象为形象。通过画图,我们可以直接地看出甲乙两人的位置关系,看出需要计算得出两者间速度并进行比较,判断相遇点离谁的距离更近,找到问题关键所在,进而就可以列方程了:设两地相距x米,

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应用题题型进行分类总结,寻找解题的共同点,对解题的技巧也要进行总结,方便以后解题中能够灵活运用。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应用题教学,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途径,如,利用贴近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提升整个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扈善国.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4(10):189-190.

[2]苗海涛.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分析[J].学园,2013,25(16):139-140.

[3]杨坤.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基本途径[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22(7):74-75.

上一篇: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 下一篇:传统文化与作文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