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教研课改工作落到实处

时间:2022-10-19 02:17:28

如何把教研课改工作落到实处

新课改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开始进行实验的,而我省高中在2010年9月才开始进行。作为一名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为此我感到痛心和汗颜。我认为新课改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原来老式“满堂灌”的教学,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是培养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一届届毕业生就像活字印刷一样,表面看起来,毕业的学生是换了一届一届,但实际上效果是一样的,培养的毕业生都是些不会动手动脑,只知被动接受的书呆子。这些毕业生又像老师已把他的脑海里输入固定程序的机器人,只知按固定的程序行动,是不知创新的工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人才,已被全球化的滚滚大潮所淹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发展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就得从教师做起,从教育改革做起。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省本来就晚起步了9年,但实际上又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到现在仍没有起步,但是老式填鸭式的“满堂灌”,仍抱着旧教案吃老本,不思进取。究其原因多种多样

一是认识不到位,认识不到新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实效性。

二是有惰性思想,认为老式教学省事,省心,省力,嫌新课改操心,受累。

三是能力有限,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自己还不懂课堂的创新。

四是顽固不化,骄傲自大,认为老式教学,成绩也得说得过去。对新课改抵触。

这里我不想过多的透析原因,我想更重要的是针对问题,拿出措施,抓落实,见实效。

措施一:也是首要措施,就是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如果教师本人认识不到新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他们就不会行动起来,那么新课改也就无从谈起。

措施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使老师了解新课改。

措施三:树立典型,榜样带动。每科安排一位体现新课改理念的公开课,在全校范围内做示范,让那些还没有行动起来的老师和自己做一下对比,在见识之后,他们就会认识到原来别人都以为学生为主体了,而自己还霸占着课堂,在课堂上还充当着霸主的角色。学校什么都不用说,落伍的教师自己就进行深刻的反省了,这对他们是一种震撼,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督促。

措施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比武大赛。参赛人员产生方式:备课组先组内比赛,选出优胜者参赛。参赛人员做好课后再在组内讨论,吸取集体的智慧,进行更改后,才能参赛。使参赛课更优质,更让观者眼前一亮。这不仅仅是为了大赛获胜,更重要的是起到示范作用,警醒落后。

措施五:“选修课”实行走班制。所谓选修课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本。可目前这件事都被老师武断的包办了,是老师先确定好选什么,就给学生讲什么,就给学生上什么课。学生的自主性又被老师越俎代庖了。而“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就是所有的选修都开课,由同科教师各教一科,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实行走班制。因为选修题根本就不考知识本身,而是考查能力,而走班制选课正是在学生喜好的基础上进行的,那么学生的兴趣就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效果自然显而易见。

措施六:每个教室都必须配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或电子白板。厌学已是一种教育普遍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从小学就开始厌学了,上课不是发呆、睡觉、就是说话,干些与课堂无关的的事。那必须想各种办法把他们拉回课堂,而多媒体教学形象化,生动化就起到吸引学生眼球,把学生拉回课堂的作用。

措施七:开展各种形式的扎实有效的教研活动。目前教研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十分严重。到教研活动的时间,有的是聚在一起拉家常,闲聊天后,一会就散了;有的是聚在一起拼一套试题,就散了;有的是干脆也不召集教研会,直接由备课组长填份会议记录,完事大吉。为此就要建立领导包组的监督机制,每组有一名包组领导参与会议,进行聆听和指导,而且记录本必须有包组领导签字。并有巡视人员随时检查,记录本也要有巡视人员的签字。这样就避免了应付现象。

措施八:包组领导听“推门课”。目前有些老师职业倦怠,不思进取,吃老本的现象十分严重,上课应付,缺乏创新,死气沉沉。针对这种现象,“推门课”就尤为重要了。“推门课”包组领导随时随地推门进去就听课,不要提前通知,不给准备时间,这样更真实,更能发现存在得问题。以评课的方式及时解决。

措施九:“请见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就是请一些一线的知名教师,到学校讲示范课、演讲、作报告、并请他们听课进行指导。(只讲理论的专家学者除外,因为对教学工作没有太大的帮助)。所谓“走出去”就是参加各地区各部门组织的评优课、观摩课、研讨课等。符合条件的可参赛,提升自己。不符合条件的可观摩,开拓眼界,取长补短。这样虽然会产生一些费用,但投入是为了产出。而且一次投入,影响终生。

措施十:开展各种形式的“过关课”,每个老师都要做符合新课改理念的过关课。“过关课”评价的最主要的标准,就是是否以学生为主体,是否使学生都动起来。

有些人会疑惑的问,你说这么多,那么请问新课改的模式到底是什么?我给的回答就是新课改实际上是没有固定模式的,一旦确定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把它固定死了,就不叫新课改了,因为新课改本身就需要创新。但它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那就是想尽一切的办法让学生的思维行动起来,以学生为主体。打个比方说,这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一样,他到底属于哪个门派?他那个门派都不是,他是一个集百家之长,又有自己开创新招的综合体。如果你非要把他固定成哪个门派,那么他就不是高手,因为总有一个门派能制住他。同样他也有一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宗旨,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打赢对方。

新课程改革的滚滚大潮,势不可挡,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是弄潮儿,要有一种“乘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拼搏精神,在改革的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名师。

上一篇:扣准知识跳动的脉搏 下一篇:提高初中英语背诵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