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致过敏性紫癜4例分析

时间:2022-10-19 02:14:28

肺炎支原体致过敏性紫癜4例分析

【摘 要】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MP)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4例支原体感染致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资料。结果 实验室检查MP-IgM可确诊近期MP感染,治疗中应用大环内脂内药物可控制感染,并减少皮诊反复。结论 过敏性紫癜少数为MP感染,早期确诊可使治疗时间减少,防止并发症。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MP);过敏性紫癜

近年来,随着病原学变迁,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重要病原之一,其肺外症状也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但支原体所致过敏性紫癜并不多见,现将来我院治疗的4例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例分别为:①男孩,9岁,秋季发病,生病4 d入院。②男孩,10岁,秋季发病,发病2 d入院。③男孩,9岁,冬季发病,发病1周后入院。④女孩,12岁,初春发病,发病2 d后入院。住院28~40 d,均无接触特殊药物、食物及花粉史。

1.2 临床表现及体征4例均有1~2月前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咳嗽,其中3例入院后有发热T 37.5℃~39℃,持续3~7 d不等,4例咳嗽自发病至入院5~10 d,肺部均有干 音,无水泡音,典型双下肢对称性皮疹。其中12岁女孩全病程仅表现为皮疹反复,另3例伴有关节肿痛及腹痛,3 d内症状缓解。

1.3实验室检查[1]1例冷凝集实验1∶32(+),另外3例冷凝集试验1∶32(+)、MP-IgM 1∶160、血常规WBC(4.8~6.9)×109/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抗“O”及肥达外裴氏反应阴性。

1.4治疗及预后早期用广谱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未见热退,查MP-IgM阳性改用阿奇霉素,2 d后退热,巩固2 d后改罗红霉素口服。其余治疗同紫癜,腹痛给以654-Ⅱ静滴,并可减少皮疹反复,4例病程均长于1个月,估计与早期感染未及时控制有关,无一例出现紫癜性肾炎。

2讨论

过敏性紫癜病因大部分为感染所致,相关感染有细菌、病毒或寄生虫[2]。本组4例患者查出支原体抗体阳性,并除外其他原因所致过敏,有前驱感染症状,故考虑过敏性紫癜为支原体感染所致,其特点均为病程相对延长,未发生紫癜性肾炎。在此提醒大家,过敏性紫癜可能由支原体感染引起,注意查MP-IgM,以确保治疗

及时。

参考文献

1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0

2王慕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67

(收稿日期:2008-01-18)

上一篇:低血糖并发颈椎病1例 下一篇:活血化瘀药对高原地区高血压患者降压作用和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