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余华小说《第七天》中的人物命运

时间:2022-10-19 02:04:10

浅析余华小说《第七天》中的人物命运

摘 要 余华的长篇小说《第七天》是继《兄弟》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杨飞,作为一名公司的小职员,死后七天的经历,也就是七天的游魂经历。从整个叙事的角度上来说,小说本身体现出了一种来自民间的习俗――头七!即,每个人在死亡之后,都会以游魂的形式存在于现实世界里七天的时间,在这七天的时间里,游魂必须走完作为实体的人时所经过的路程和经历,这在民间的说法叫“把生前阳间的脚印都要捡走”,否则,这个人是不能够参加轮回的,将永远不能超生。

关键词 人物 命运 荒诞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Yu Hua's novel "seventh day" is a masterpiece after "Brothers", "Brothers" after the novel tells the story of the hero Yang Fei, as an office clerk, after the death of seven-day experience, which is seven days souls exper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narrative, the novel itself reflects one from folk customs - the first seven! That is, each person after death, will be in the form of disembodied spirits exist in the real world seven times in seven days time, as human souls must be completed when the entity through which the journey and experience, which in the folk the statement called "lifetime sun between the footprints have seized", otherwise, this person is not able to participate in reincarnation, will never be able to bounce back.

Key words characters; fates; absurdity

1 虚无之中的真实

作为小说的主人公杨飞在文本一开篇的时候就被作者安排出场,而这一简单的出场,就让其置身于荒谬之中,也让读者感到荒诞异常。

首先主人公杨飞在自己的出租屋内醒来,发现自己的面目全非,短暂的失忆之后,他接到一个电话,通知自己去火葬场火化。于是,他拿上那张贴在门口的票号,茫茫然地开始走向那个叫“殡仪馆”的地方,参加自己的火化。无论如何,小说开篇到这里,虽然简单交代了人物、时间、背景,但这无疑已经定下了后面全篇的调子:绝望和荒谬。从主人公杨飞茫茫然地接到电话和茫茫然走向那个自己的必去之地,都在很大的程度上阐明了主人公作为个体存在之下的对命运的茫然和无法掌控。文本进行到这里的时候,都没有交代主人公的死因,更加体现了作为一个单纯个体的渺小与无法捉摸。即,一切都是未知的,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从隐性的条件来看,读者大约可以猜到模糊的事实是,主人公面目全非,隐约的道路堵塞,醒来之前的轰隆隆,其生前可能遭遇了车祸、爆炸、跳楼等等恶性的死亡方式。

按照常规来讲,“死亡之后将进入一片混沌与虚无之中”“彼终脱离尘世,来往西方极乐”以及“天堂之门为你打开,圣父在那里等你,你将只有幸福和快乐”等等,不难看出,上述所表达的观点,都多少和宗教与“宿命论”有关,即,强调世界与生命的不可知性、神秘性。然而,作者在这时笔锋一转,让主人公来到了殡仪馆,那么,读者这时透过主人公的眼睛,看到了一片真实的世界。首先,门口取票排号的“普通”与“贵宾”,座位的塑料与沙发,穿着的简陋与华丽,讨论骨灰盒的便宜与价值连城,墓地的廉价与豪华,服务员的态度的转变等等。

从第一章来看,作者与以往一样,坚决而又生硬地定下了接下来的文本基调,即,无论什么人,终将在这扭曲、荒唐、绝望的另一个世界里穿行,它仍和我们原来的真实世界一样,充满了血腥、暴力、冷漠与孤独。与此同时,文本主人公杨飞的出走就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和理由,即在茫茫然的存在之下,他仍然没有摆脱掉原有的那种绝望情绪,仿佛一瞬之间自己还存在于原有的世界之中,人还是原来的人,遭遇还是原来的遭遇,这种无奈的和无力的存在状态是与原来毫无差别的。那么,事实的命运反差和扭曲就出现在这里,即,活着与死亡相同。这大大强化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于绝望的荒诞中一直存在。

2 灵魂的回顾

“三种单纯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着一个人活着。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于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把我伸展到绝望边缘的深深的苦海上东抛西掷,使我的生活没有定向”。

按照民俗的说法“七日游历”来讲,主人公真正开始他的“游历”是在第二章,也就是说,与他挚爱的前妻再一次相遇。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开始这一章写作的时候,笔触就渐渐生出温暖。在同样都是小人物悲剧命运的框架之下,人与人之间仅存的那些信任与情感,无疑把整部小说慢慢扭转到朴素与温情上来。在这里,不可忽视的一条线索即是,杨飞在生前寻找出走的父亲,而这一线索并未在他的虚无世界里中断,而是一个灵魂回顾的主题以及简单的主要目的。但,从情节上来看,我们却不能忽略的一个事实,即杨飞的死与其前妻的自杀身亡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主人公杨飞在寻找父亲的途中,来到父亲和他常去的餐馆吃饭,在看报纸的过程当中无意发现自己挚爱的前妻死于自杀。命运的巧合在于,在杨飞执着的悲痛当中,餐馆发生了爆炸,而他,也死于其中。

通常来讲,线性线索的转折就是这样出现,并且是合情合理的。读者在阅读作品的时候,可以做出大胆的假设,即,主线仍然不变,杨飞寻找出走的父亲,但不去那家会发生爆炸的餐馆,或者,在去发生爆炸餐馆的同时,那张其前妻死亡的报道不被他看见,亦或者是,他去了餐馆,看了报道,但不深陷前妻的死亡悲痛之中,他都不会死。从这一点上来看,主人公杨飞的死亡是与他存在这个世界的相关的人和事件密切相关的,他死得并不离奇,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

呈现在文本当中的情感爆发,就是主人公杨飞在回顾生命历程开始的时候与前妻的再一次相遇。其前妻在他茫茫然呼喊当中,把主人公拉回了真实与虚无的交替状态之中。这里命运的不可捉摸空前膨胀,一切看似是意外,但这意外终归都是一种可以解释的必然。李青正在回望的时候,找到了主人公杨飞,本来简单的个人回顾瞬间就变成了两个人共同的心路历程。李青没有惊讶,即使是惊讶也是一闪而过。她只是简单地悲叹命运的作弄,完全没有想到杨飞会这么快来到这里,实际上,这里又是哪里呢?显然,还是虚无之地。她熟练地给杨飞做简单的整容,两人一起回到主人公的出租屋,并在一天一夜之间,说尽了他们在一起的种种。情节发展到这里,无疑是温情的开始。于是,在李青匆匆离开主人公杨飞去火化的时候,主人公便把读者拉回到了现实,即,在现实当中,他与这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是如何相遇,他们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做了详细的交代。这在文本的第二章的后半部分里,都是真实的,他所叙述的和回忆的都是现实世界,即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并且是主人公作为第一参与者直接参与的事情。

3 偶然直指的必然

有很多的评论批评文本在第四章开始的时候,作者大量地植入新闻事件,企图“以虚无事实的人物阐述,来批评现实世界里的现实社会”“以大量的悲剧事实,营造绝望扭曲的氛围”“让人在宿命论当中不可自拔,黑暗的情绪无限蔓延”。还有很多的评论批评作者这样做的目的,“看似一个长篇,实际上还是短篇的堆砌,从第四章开始,主人公就弱化了其在文本当中的作用,他作为一名冷漠的看客,只是冰冷地叙述了看到的事实,并没有参与其中,这让人大失所望”。

事实上,在同样叙述苦难的时候,《第七天》这部作品并不像《活着》或者《在细雨中呼喊》中那样,让人只是感到除了绝望还是绝望,除了冰冷还是冰冷,而对于当下的苦难生活,作者已经变得仁慈了很多,这种温情里的悲悯在回顾父亲的第三章里表现淋漓尽致。以此同时,在人和鬼魂两个互为镜像的世界里,作者前后塑造了两个近乎天堂的地方,一个是杨飞小时候生活的铁路边的养父死亡职工宿舍,那里因为父爱的温暖而变得温情脉脉,整个叙述的基调与颜色都是朴素的、温暖的,而且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与此在现实生活中小人物式的幸福归宿相映照的则是,虚无世界里的“死无葬身之地”,那里是灵魂的天堂,人人死而平等,没有有毒食品的恐慌,因为死后不用吃东西,只要做出吃的动作即可。所有的鬼魂在那里无欲无求,连那对结了近十年恩怨的警察和娼妓也能在那里化干戈为玉帛,天天坐在一起下棋。作者余华虽然在叙述的过程当中一再强调生命的殊途同归――死亡,但他在这部作品当中,在荒芜的绝望当中,留给了读者们和那些他笔下的人物们一种莫大悲悯的希望,这种希望也不再是冰冷的,而是有温度的,也正是这样的温度里,构筑了对当下的人、人生、生活的最仁慈的、理想化的希望构想。只有在这样的近乎天堂式的“死无葬身之地”的归宿里,人的灵魂才能真正得到安息和超脱。这也是《第七天》作者超越自我的地方所在,余华彻头彻尾的冰冷到现在的温情转变,也给了先锋小说不可多得的创作范例与经验,与此同时,我们看到了作家们留给人间的莫大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作家出版社,2010.

[2] 胡山林.文学与人生[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 胡适.人生大策略[M].湖北文艺出版社,1989.

上一篇:小学生家庭体育开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下一篇:发展性学业评价在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